第3章 巧计破局,渐得人心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晨曦初破,淡薄的微光好似细密的金线,艰难地穿透云层,丝丝缕缕地洒落在沈家宅院。

院中的薄雾还未散尽,缭绕在雕花回廊与错落绿植间,仿若一层轻柔的薄纱,给这深宅大院添了几分朦胧与神秘,宛如仙境隐匿于俗世,看似静谧祥和,实则暗流涌动、危机西伏,恰似平静湖面下藏着无数暗礁。

艾筝一夜浅眠却毫无倦色,眸中光芒锐利如鹰,在这朦胧晨光里,仿若一把出鞘的利刃,寒光隐现,今日,她要主动出击,绝不让那几个妾室的阴谋得逞。

用过早膳,艾筝正翻着账本思索对策,屋内静谧得只剩纸张摩挲声,仿若静谧深海,幽深得让人不敢大声喘气。

突然,喜儿匆匆进门,喘着气道:“小姐,翠玉和墨香去老夫人院里了,瞧模样准是去告状。”

艾筝搁下账本,神色从容,心里冷哼:“来得正好。”

她不慌不忙整理裙摆,带上喜儿,慢悠悠朝老夫人院子走去。

沿途,石板路两旁的花卉沾着露水,娇艳欲滴,却无心欣赏。

路过一处池塘,水面微光粼粼,偶有锦鲤游过,搅起几圈涟漪,旋即又恢复平静,仿若什么都没发生过;那平静的水面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天空与绿树,却照不出人心的诡谲。

可艾筝心里清楚,老夫人院里此刻定是暗潮汹涌。

行至院门口,还未踏入,便听见里头翠玉娇柔做作的哭诉声:“老夫人呐,夫人昨儿个对妾室们横眉冷对,还私下克扣份例,这般行事,哪有主母风范……”艾筝嘴角勾起不易察觉的弧度,抬步迈进。

老夫人的院子里,松柏常青,投下斑驳阴影,日光透过枝叶缝隙,洒下细碎光影,似在窥视着这场纷争,宛如无数双好奇的眼睛,见证着宅院里的明争暗斗。

艾筝屈膝行礼:“婆母安好。”

屋内瞬间安静,翠玉和墨香交换个心虚眼神,老夫人则脸色一沉:“艾筝,你来得正好,有人告你状呢,你可有话说?”

艾筝垂眸,一副委屈模样,眼眶泛红,声音却软糯清晰:“婆母明鉴,儿媳自问尽心尽力操持诸事,克扣份例一事更是无中生有。”

说着,她从袖间掏出几张纸,呈给老夫人,“这是妾室们月例领取的明细,儿媳还特意做了标注,翠玉妹妹上月支取银钱超了例,去绸缎庄买料子;墨香妹妹拿月例换了金饰,账目一清二楚。

儿媳想着都是一家人,未曾声张,怎成了恶人?”

老夫人接过明细查看,脸色愈发难看,怒目瞪向翠玉二人:“果真如此?

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污蔑主母!”

翠玉二人吓得瘫倒在地,磕头求饶。

艾筝心中畅快,脸上却仍带着温婉笑意,轻声劝道:“婆母息怒,妹妹们许是一时糊涂,往后多加教导便是。”

老夫人冷哼一声:“这次便依你,若再有下次,绝不轻饶!”

经此一事,老夫人对艾筝多了几分认可,暗忖这媳妇管家理事确有一套。

解决妾室告状风波,艾筝未停歇,转头扎进沈家铺子事宜。

彼时烈日高悬,炙烤着热闹街市,沈家铺子隐匿在熙攘商街之中。

烈日好似一个熊熊燃烧的大火炉,源源不断地倾泻热浪,烘得空气都扭曲变形,街市仿若一锅沸腾的热粥,嘈杂而滚烫。

艾筝邀沈辞同去巡视,沿街铺子人来人往,看似热闹,实则伙计懒散、货物积压。

热浪滚滚,裹挟着尘土与嘈杂声,烘得人心焦。

沈辞蹙眉:“不曾想铺子经营这般糟。”

艾筝浅笑安抚:“相公莫急,我己有计较。”

她先是制定新规,伙计按劳取酬,表现优者赏银;又重新规划货物陈列,引入当季新奇物件。

几日下来,铺子生意渐有起色,伙计们干劲十足,客流量大增。

账本上的数字愈发喜人,街头巷尾的喧嚣声、讨价还价声,此刻都成了悦耳乐章,仿佛奏响了一曲商业复苏的凯歌。

账房先生乐得合不拢嘴,逢人便夸夫人手段高明。

沈辞满心佩服,望着艾筝越发移不开眼:“筝儿,幸得你聪慧,沈家产业有救了。”

艾筝红了红脸:“相公谬赞,这也是为咱们小家着想。”

忙碌之余,艾筝不忘差喜儿给家中送些滋补好物,附上书信,言辞恳切叮嘱家人诸事小心。

夜里,月色如水,清冷光辉洒在窗台,艾筝独坐窗前梳理账目。

窗外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似在低语着白日的辛劳,宛如知心老友轻拍肩膀,给予慰藉。

沈辞悄然走近,从身后环住她,轻声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艾筝靠在他怀中,疲惫稍减,轻声叹道:“不辛苦,只要能护住家人,守住咱们这一方安稳,做什么都值得。”

此刻,沈家上下对艾筝态度悄然转变,下人们恭敬有加,铺子伙计心怀感激,老夫人虽未多言夸赞,却也不再无端刁难。

艾筝知晓前路漫漫,危机仍潜伏暗处,可眼下这小小胜利,给足她底气。

待烛火渐熄,她闭眼睡去,养精蓄锐,预备迎接后续未知挑战,守护好这重生挣来的安稳,让家人无忧、让自己在沈家彻底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