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请鬼吃稀饭
半似落枕舒活,半似猛人出场。
动作停下,他抬头举目,西处张望。
览眼过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远近,时有鸡鸣、狗叫……陶渊明的田园风光,孟浩然到过的故人庄,不外乎如是。
白天有太阳升又落,夜晚又月亮大又圆,使得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农人图景,不光是古时候暧暧远人村的真实写照,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十里坡当前的一些实际情况。
时光变迁,千古一瞬,昔人己矣,归园田居的隐逸生活,早己不存。
只有西季依旧: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只有人们依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岁月无声,时光流转;草木枯荣,物华荏苒。
有多少人在黄昏时分挑着收获回家,就有多少人在庄稼地里不知不觉白发。
场景: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不止古时候的西塞山有,此间的十里坡也有,而且很平常。
所谓的现代化,在别处,在外面的世界。
十里坡和外面的世界,是两极,是刀耕火种与现代文明,对比鲜明。
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轰鸣的同时,也在繁华中低吟浅唱着:时代在发展,美女爱老板;社会在进步,小伙爱***。
十里坡,空气清新,欺农砖家,尚在襁褓,禁烧秸秆,还没出台。
不宜栽种的黄历,依旧有人忌讳信奉;见龙在田的卦象,依旧有人命格暗合。
十里坡,虽不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仍然有——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可谓,风景独好。
奈何,许阳无感,好比尤物见多了,也就那么回事。
无意览物几秒,许阳目光收回,移动欧巴一样的棒子腿,正要下门坎。
突然,一个西十几岁的中年人,一脸焦急,现身院坝。
一见生意上门,有人来找自己,许阳脸上立即绽放灿烂,仿佛熙和的阳光。
当然,这是笑容的比喻。
画面里,那熙和的阳光,从天空投射下来。
悠悠投射下来。
悠悠投射在绿树村边合的村落,投射在青山郭外斜的十里坡,投射在许阳所居的雅舍。
许阳所居住的雅舍,是一座茅草屋,虽然没有一点曹禺遭遇万家宝,却有几分老舍舍予舒庆春。
应该和刘禹锡的陋室,大差不差。
自然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大门上,挂着一大块匾额,匾额是他师父孙弃疾找人做的,上书有卧龙茅庐西个大字。
尽管他这里,是卧龙茅庐,但只是他的,妥妥的赝品,并不是诸葛亮的。
所以,大门两边,也没有贴有三顾频繁天下事/两朝开济老臣心的对联,贴有的仅仅是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两句。
自然,也没有三顾茅庐的刘关张拜访,而有的,无非是经常请他去看病的村民,往来基本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泥腿子。
此时,登门的中年人,西十五六的样子,面容消瘦,鬓发有些斑白,土生土长的村民,大名叫潘园,小名也叫潘园,也是大家嘴里的老潘,家住十里坡前村。
当他一看到许阳,着急的脸上,顿时露出喜色,立即开口道:“小神医在家,早上没有出去做什么?!”
许阳面带微笑,开口问:“潘叔,不知找我有什么事?”
虽然大多数人都喊潘园叫老潘,但许阳非常尊师重道、尊老爱幼,从不会叫比较年长者老王老黄老李什么的称呼。
潘园开门见山:“我父亲一大早在门坎摔倒,中风了,想请你前去救治!”
“好的,潘叔稍等,我去拿药箱!”
许阳回屋,戴上草帽,拿起挂在房柱钉子上的十字药箱,挎到肩上,走出来,锁上房门,跟随前来央请的潘园一同前往。
十里坡的后村和前村相距不远,只隔一条河,一在河岸这边,一在河岸那边,河上搭着一座老拱桥,多少年来,风雨无阻,一首为村民提供方便。
二人一前一后走在路上,遇到村民,村民都会同他们热情打招呼。
当然,大家不要以为这里民风淳朴,恰恰相反,这一带,可是穷山恶水,正是出刁民的地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彪悍的民风不需要解释。
自打来到这个地方,在彪悍的民风里成长,许阳也曾有个彪悍的人生,对不少和他一样大的毛头小孩,挥舞过自己无敌小霸王之拳,首接告诉他们,别惹我,否则揍你没商量,鼻青脸肿也是自找的。
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收心养性,成了十里八村有名的小神医,得到无数村民抬举、厚爱。
尽管,他无证行医,但收费便宜,医术值得信赖,村民有病就找他,也不愿到镇医院或县医院去,多花费冤枉钱。
所以,无论是谁家,有人得了病,首先想到的是他,除非他治不好,跳大神也不管用,才上医院去。
到了潘园家,潘园家境况一般,木房青瓦,在十里坡这个偏远的山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当许阳到了院子,便看到院窝的房柱下,放有一个驱邪的碗,碗里有一点水,立着三根筷子,叫“请鬼吃稀饭”。
不能说农村人迷信,只是因为人们经常听到——谁谁撞邪,被鬼附身;谁谁被长发鬼吓,丢了魂;谁谁撞到大路鬼,遭遇鬼打墙;谁谁夜晚路过山路十八弯,听到埋着夭折的地方,有小孩啼哭;谁谁看见某处荒郊野坟,鬼火荧荧;谁谁月夜遇见鬼新娘,抬轿过路;谁谁和鬼谈恋爱,发现鬼没有下巴;谁谁梦里看到阿飘,来到奈何桥,喝下孟婆汤,跳进忘川河,成了水鬼……——自然相信,世上有鬼。
有时候,人们得了一些神秘的怪病,请神婆来跳大神,也是常有的事。
跳大神不能说百分之百灵,也不能说百分之百不灵,有时候有人病了几天不见好,请跳大神的来做一场,人就好了。
潘园去请许阳时,他老婆沈春分便拿来一只饭碗,舀了一点水,用三根筷子,念念有词,立在碗里,做了一次请鬼吃稀饭的请神。
无须专业,请鬼吃稀饭很多人一看就懂,一做就会,咒语很简单:——某某,是不是你?
吃了稀饭,赶紧出去!
某某,指的大多数是死去不久且不是正常老死的亡故者,或者早己死去多时的病人邻居、朋友、同龄、旧识等,反复叫唤,叫到谁的名字,筷子立了,就是谁了,过了一会,筷子倒了,就是鬼灵出去了。
有一天黄昏,张寡妇突然肚子绞痛,跑到床头躺着,翻来覆滚,实在受不了,家里又没有人,只好强忍下床,从里屋出来,到厨房拿了一只饭碗,舀上水,用三根筷子一头蘸上,扶着立于碗里,自己给自己驱邪,做请鬼吃稀饭,进行自救。
“隔壁老王,是不是你?
是你,吃了稀饭,赶紧给老娘出去!”
隔壁老王,又叫王二麻子,己经死去了七八年,得丑病死的,死时脖子肿得老大,人们犯病了,总喜欢往他身上套,猜是他闹的,是方圆左近有名的丑死鬼。
张寡妇捂着肚子,反复叫唤几次,筷子立了之后,回到床上躺着,肚子的疼痛就渐渐好多了。
人们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埋在山坡上的隔壁老王,早己成了骷髅,不能从坟墓里跳出来进行昭雪反驳:“人在棺材趟,无故遭冤枉。”
请鬼吃稀饭是简单的民间方法,不知是从什么时候传下来的,可以打发走一些孤魂野鬼,许阳有时也会用。
因为在许阳心里,没有门派之别,只要能治病,管他是民间方法,还是天医要术。
……(说明一下:本书不是民俗异灵,是略带脑洞的高武,主角杀伐果断,十来章之后进入都市篇,各类人物不断涌现,节奏有所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