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章程志远站在风洞实验室的观察窗前,凝视着里面正在进行的测试。

六台高速摄像机从不同角度记录着模型表面的气流变化,计算机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复杂的数据流。

他的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框。

"还是不行,"他喃喃自语,"RCS值还是比预期高出15%。

"助理工程师小王小心翼翼地靠近:"程总,军方代表已经到了会议室,说想了解项目进展。

"程志远深吸一口气,摘下眼镜揉了揉发红的眼睛。

连续72小时的工作让他的太阳穴突突跳动,但更让他头疼的是眼前的技术瓶颈。

"告诉他们我十分钟后到。

"他走向洗手间,冰冷的水拍在脸上,镜中的自己双眼布满血丝,下巴上冒出了青黑的胡茬。

四十三岁,却已经有不少白发掺杂在黑发中。

自从三个月前接下"凌云计划"总设计师的重任,他几乎没睡过一个整觉。

会议室里,三位身着军装的代表已经等候多时。

为首的张上校是空军装备部的资深专家,曾参与过多个战机项目的验收工作。

"程总师,我们开门见山吧,"张上校的声音不带任何感***彩,"按照计划节点,下个月应该进行首次全尺寸样机测试,但听说你们连基本的技术指标都还没达到?

"程志远的手指在桌下微微收紧,但面上保持着平静:"张上校,研发第六代战机本身就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们在隐身性能、超音速巡航和智能飞控三大核心领域都遇到了预料之外的技术难题。

""预料之外?

"张上校挑眉,"国家投入了天文数字的经费,调集了最优秀的专家,不是来听预料之外这种借口的。

程总师,你应该清楚这个项目对国防安全的意义。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程志远感到背后渗出冷汗,但他强迫自己保持镇定:"我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项目的意义。

但科学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确实遇到了一些基础物理层面的限制。

""那就突破这些限制!

"张上校猛地拍桌,"美国人已经在阿拉斯加部署了F-X,我们的领空安全受到直接威胁!

程总师,我给你两周时间,如果还看不到实质性进展,总部会考虑重组项目团队。

"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