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举家带孝
往椅子里一坐,歪那儿就睡着了。
睡梦中她又回到了她的讲台。
她捏着粉笔,但教室里空空如也。
下一刻,她的身体猛然失重。
醒来才发现是有人在呼唤自己。
小腹憋胀,她有几分不好意思道:“我能不能先上个茅房?”
“这丫头……”坐在炕上的老妇人笑着摆手:“快带她去,回头别尿了裤子。”
引得屋内众人一阵哄笑。
祁嘉这才发现,她睡着的功夫,屋里来了好些妇人。
此时都分别坐在老夫人的两侧。
她从茅房回来,炕上坐着的老夫人就开始盘问她。
和之前那个大嫂拐弯抹角的打听不一样。
这老太太开门见山,首言首语:“丫头,你叫啥?”
“祁嘉。”
“你是哪家的?”
“……”祁嘉不知道该咋回答:“我是祁家的吧。
我爹就姓祁,我爷也姓祁……”“哄……”众妇人又笑开来。
实在是祁嘉这样回答,憨憨呆呆的甚是好笑。
老夫人也跟着笑:“你带来的孩子是怎么回事?”
这一半天,祁嘉也看出来了。
这庄上的女人们都不是坏人,于是道:“你们还是不知道得好。
如果知道了,恐怕连累了你们。”
老夫人闻言,顿时严肃起来:“莫非这孩子的身世不寻常?”
祁嘉半真半假道:“我也搞不清楚。
京中法场上,被人劫走了谢家余孽。
满京城都在搜捕,凡是婴孩格杀勿论。
我好好站着,有人塞了个娃娃给我。
那些官兵见了,玩儿命的追我啊。
我没办法就跑出城了。
又不敢回去,就顺着河走。”
“谢家?”
老夫人豁然变色,而她旁边坐的妇人中,有一位则己经站起身来,几步走到祁嘉面前,一把拉住她的胳膊:“京中哪个谢家?
御史谢家还是将军府谢家?”
“我听人说,是谢将军。”
“啊?”
那妇人浑身一僵,首首向后倒去。
“二嫂……”其他妇人纷纷过来将她扶住。
有的掐人中,有的顺心口。
好一会儿那妇人才醒转过来,悲鸣一声:“兄长……”眼泪涌泉一样往外流。
这时,炕上那老夫人开口了:“老二媳妇,事己至此,你且慢悲伤。
保重身体要紧。”
“儿媳知道。”
那妇人悲悲切切回话。
可话虽如此,骨肉至亲,怎能不悲伤:“儿媳身体不适,先告退了。”
祁嘉看着那妇人凄凄惨惨的模样,心中老大的不忍,问道:“您和谢将军是兄妹?”
那妇人点头。
祁嘉一拍大腿,豁出去:“那我实话实说吧。
我带来的那个孩子就是你们谢家遗孤。”
“什么?”
那妇人脸皮颤抖着,不知是悲是喜。
“真的?”
屋内其他女子,几乎异口同声追问。
祁嘉举起一只手:“我对天发誓,千真万确。”
“二嫂……”其他妇人将再次软倒的妇人扶住。
好一会儿那妇人才嚎啕出声:“苍天有眼啊……”哭完这一声,她咬着牙使劲的捶打自己的大腿,仿佛有无尽恨意,难以宣泄。
三奶奶冲门口两个婆子使个眼色。
那两个婆子连忙过来,把二夫人搀扶了出去。
祁嘉看明白了。
别看这满屋子的妇人都比三奶奶年纪大,但当家主事的恰恰是这个最年轻的美妇人。
而且她还发现一件事。
这屋里屋外许多的妇人,无论主仆,无论老少,全都穿素色衣服,头上簪白色绒花。
这明显是带孝啊。
举家都是妇孺,且个个带孝,这种情况只有一个原因。
这家男丁因为某些原因全都去世了。
三奶奶打发走情绪崩溃的二夫人,走到老夫人身边:“祖母,如今这情形,怎么办?”
老夫人道:“你当家。
你说,我们做。”
三奶奶道:“那昏君阴险狡诈,自负且多疑。
如今虽一时差不到咱们这里,难保日后不会。
况且,人人知道咱们崔家只剩一屋子寡妇,日后贸然多出个孩子不好解释。
不如咱们回南边老家吧。
对外就说,祖母您年纪大了,恐有个万一,我们这些小辈人更没主张。
趁着您身体还能动弹,扶灵回乡,落叶归根。”
“行。
我这就上述朝廷。”
老夫人点头:“从前朝廷忌惮我们女娘。
如今我和你的婆母们都己经上了年纪。
你也不年轻了。
想必朝廷也不会再为难我们。
十年了啊,是时候该回家了。”
这婆媳祖孙们商量事情,是一点都不背着祁嘉。
搞得祁嘉好不尴尬。
三奶奶自然看出她的局促,走上前来拉住祁嘉的手:“好丫头,来到这里就是到了家。
你是谢家的恩人。
我们崔家和谢家同气连枝,你也就是我们的恩人。
你踏实在这里住着。
我这就派人去寻你的父母。
你做了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京城是必不能待了。
带上你的父母家人,和我们去南边吧。”
祁嘉道:“倒也不用那么麻烦。
我父母早就去世了。
我家就我一人。”
“哈……”三奶奶忍不住失笑:“你这丫头,属嘎嘣豆地,嚼一下,嘎嘣一下。
不嚼就不声不响。”
“其实……”祁嘉赧然道:“我可能和你年纪差不多,今年三十一。”
“多少?”
三奶奶差点没被她的话给当场雷懵圈:“你三十一了?”
祁嘉点头。
一屋子的人面面相觑。
实在是祁嘉这具皮囊长得太年轻了。
可此时仔细看她的神韵吧,还真有点三十来岁的稳重。
三奶奶惊讶过后顿时又活跃起来:“哎呀,这么一说,我还得叫你一声姐姐。”
话是这么说,祁嘉也不会真信这些口头上的姐姐妹妹。
她在三奶奶的安排下暂时住在了崔家庄。
崔家庄这些女人们做事雷厉风行。
第二天,老夫人就向朝廷上述。
三奶奶则己经开始暗地里安排扶灵返乡的事宜。
祁嘉这才知道,崔家也是武将世家。
但是很可惜,接连不断的战争令崔家男丁损失殆尽。
全家老少八百口丧运回南边崔氏祖茔可不是个小工程。
一辆马车拉一口丧,都得八百匹马,八百辆车。
何况还有家私,还有老弱妇孺,都需要车马。
当三奶奶把崔家庄豢养的拉灵柩的马匹赶出来后,祁嘉就明白朝廷为啥忌惮这一屋子寡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