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便跟着顾维邕和谢纪桓去了顾淑妃宫里吃点心。
今日的中秋宫宴格外隆重,为了英国公和楚国公的凯旋接风洗尘。
可从晌午盼到黄昏时分,将士们进京的消息始终没有传来。
宫宴的时辰将近,顾淑妃显然有些担忧,坐立不安,“怎得大哥还没有消息,不是说今日一早便能回长安城吗?”
顾维邕虽然表面上没什么,心中也是担心父亲的,却依旧安慰顾淑妃,“姑母无须担忧,可能是路上耽搁了,吃几个时辰也是有的。”
其实今日晨起时宋篇心中便隐约觉着不对劲,可又说不上哪儿不对。
一同进宫的母亲也并无平日里参加宫宴的喜悦,反倒是有些凝重,这并不像她。
难道母亲一早便知道大军今日是赶不回长安城的?
见气氛有些凝重,宋篇笑着撒娇般道:“阿邕,你陪我玩叶子牌嘛。”
顾维邕心中有些乱。
楚国公府在朝堂中本就饱受争议,如今大军未曾归来,怕是又要遭弹劾了。
“阿邕?”
宋篇凑上前去。
眼前明媚的少女,双眸明亮清澈,干净地仿佛冬日里透亮的晶冰,让他几乎无法控制内心的悸动。
“维邕,你就陪她玩吧,不然她得缠着你一晚上。”
谢纪桓半开玩笑,他也觉着顾维邕今日有些古怪。
顾维邕回过神来,温和的笑了笑,“好。”
慈宁宫楚国公夫人来的略晚些,也去了太后宫中请安。
“平阳啊,这英国公和楚国公为何还未曾抵达京城?”
太后心中也有些不安。
长公主察觉身边的楚国公夫人有些紧张,神情也不大自然,两人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眼底的笑意。
长公主面不改色,将情绪掩藏起来,“母后不必担忧,大军日夜兼程赶回来,拖几个时辰也是常事。”
见平阳长公主如此气定神闲,太后也便没有太多过问,只是对皇后道:“宫宴都妥当了?”
张皇后恭敬地回禀,“回母后,一切妥当。”
太后对这位皇后还是十分放心的,一抬手,“好,那便先去宫宴罢,若是两位国公爷赶来,坐下便是,哀家也没那么多规矩。”
众人都随着太后起身,走出了宫。
长公主拉住楚国公夫人没有跟出去。
太后见状问身边的侍女,“平阳为何留下?”
侍女一五一十道:“长公主想着等郡主和两位小公爷从淑妃宫里回来,再一道去。”
太后只当两人心中为国公担忧,并没有多说,“由她去罢。”
待众人走后,楚国公夫人赶忙问道:“平阳,可是出什么事儿了?”
长公主环顾西周,确认了周围都宫人,这才将她拉到角落,压低声音道:“今日来的时候皇嫂同我说,皇兄早得知燕王的消息,可奈何他始终不相信燕王会反。
今日的宫宴的确是燕王提的,平日里不大参与朝政的明川郡王和平南郡王都来了,还请了中书令和左相,还有……”她再次看了看周围,见没人才悄声道:“承恩伯。”
楚国公夫人挑眉,诧异道:“承恩伯一介商贾,怎可出席宫宴?”
长公主蹙眉,似乎也有同样的疑惑,“皇嫂说是燕王提出来请的。
想来这背后的钱财是承恩伯给燕王的。”
“还好早些发现,只要国公爷不回来,一切都不会发生的吧。”
长公主望着大殿的方向,轻叹了口气,“但愿,这朱红色的宫墙困住了多少人,竟还有这么多人想要进来,谁又知这宫墙内的艰辛啊。”
“今晚若平安度过,日后总有法子。”
宫宴按照惯例,皇帝李旭和张皇后要先行向太后敬酒,以尽孝道。
紧接着,便是众嫔妃,亲王,朝臣们向太后与帝后行礼。
几次三番下来也花费了不少时间。
皇帝李旭不住的朝城门的方向看去,燕王李术亦是如此,两人都盼着大军抵达,只不过两人的担忧并不相同。
见大军迟迟未来,长公主心中渐渐安定下来,想来是齐国公拦住了大军,今夜总算是能平安。
“报!”
外头守卫来报,“陛下,英国公己经到了城门口,请求入宫觐见。”
长公主紧紧握着手中的酒盏,努力隐藏着那一丝慌乱。
楚国公夫人求助般看向她,眼神中透着惊恐和不安。
这时候回来定是齐国公拦了,却没拦住。
皇帝李旭自然是龙颜大悦。
“英国公是平阳的驸马,又屡次为我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皇帝可得要好好赏赐。”
太后本因大军未曾及时归来感到不安,如今一口气总算是顺了。
“那是自然。”
不用太后提,皇帝向来奖罚分明。
英国公风尘仆仆,进了大殿对长公主微微摇了摇头,便向皇帝述职。
太后身边的贴身宫女名上官婉儿,一首在默默观察着大殿中的情形。
她自幼宫中长大,天资聪颖,敏锐地察觉到了长公主和楚国公夫人的不安,也察觉了燕王李术的反常。
这些天宫中消息不断,本就让她起了疑,如今更是确信自己的猜测恐怕是对的。
酒过三巡,婉儿见太后兴致并不高,便灵机一动,附在太后耳边道:“娘娘,太平郡主说想见您,有件宝物要献予您呢。”
“有这事?”
太后向来是宠溺太平,对她也是百依百顺,再者宫宴千篇一律,无趣的很,便道:“英国公凯旋而归,应当好好庆祝。
哀家累了,宫宴继续。”
婉儿陪着太后回了慈宁宫,却并未见到宋篇。
“婉儿,你不是说太平在等着哀家吗?”
太后兴许是真的有些累了,说话也有气无力的。
婉儿让自己平静下来,扯了个谎,“郡主怕不是在淑妃宫里忘了时辰,奴婢这就去淑妃宫中将郡主请来。”
“你去罢。”
太后在榻上合眼小憩。
“郡主,郡主你行行好,就帮帮我吧。”
上官婉儿努力让自己表现的轻松平常,“我见太后娘娘精神不大好,拿你做借口,说你有宝物要献给太后,让太后回宫找你,这回还真得请你去解围了。”
上官婉儿自幼便在太后身边,同宋篇一同长大,自是熟知她的脾性,“郡主,上回的画本我写出来了。”
“依你。”
宋篇两眼放光,“不过你这胆子是越来越大了,那你出出主意,我有什么要献给祖母。”
“听说郡主刚从异国得了个琉璃钗,是个稀罕物件,倒不如献给太后娘娘,让娘娘也高兴高兴。”
宋篇猜到她打钗子的主意,笑着道:“那你的画本可要快些写。
对了,你们回来时我爹可到了?”
上官婉儿眼中闪过一丝慌乱,“是,英国公回来了,楚国公还未曾到。”
“为何,婉儿你可知?”
顾淑妃担忧兄长。
“淑妃娘娘宽心,楚国公福大命大,不会有事的,郡主快些随我来吧。”
上官婉儿只想赶紧带着太平走,“二位小公爷,太后娘娘许久未见,甚是想念,也请随奴婢一道。”
顾维邕心中着急,觉着不对劲,“姑姑,我还是得去宫宴,父亲未曾回来相必己经让陛下失望,我若是再缺席,怕是对陛下不敬了。”
婉儿蹙眉,似乎是在想办法阻拦,“陛下宽厚,不会苛责的,顾小公爷不必担忧。”
顾维邕摇了摇头,思虑再三,“楚国公府树大招风,我还是礼数做全些。”
他执意如此,婉儿没有阻拦,她要做的是保太后和太平的平安,其他人并没有这般重要。
“篇篇。”
顾维邕临走前又折返回来。
宋篇见他眼眶微红,只以为是他着急的,“阿邕,顾伯伯兴许真的是路上耽搁了,别着急。”
“花灯我做好了,待出宫我便给你。”
顾维邕深深看了一眼谢纪桓,“你照顾好她……”“郡主,快些吧,不然太后真的要责罚了。”
婉儿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有些恍惚,真的要变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