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请父皇开恩
“父皇啊,儿臣向您请罪来了。”
温灵熹可怜兮兮的抱着昌明帝的腿不松手。
昌明帝愣了一瞬,没好气的笑道:“你这丫头,犯了多大的事?
竟叫你软了膝盖?”
温灵熹的母妃周皇贵妃是昌明帝的白月光,心尖宠。
再加上周皇贵妃背后是大荣顶尖权贵一门双公一侯的周家,故温灵熹是昌明帝最疼爱的公主,也是大荣国最有底气的公主。
非正式场合和必要时刻,温灵熹都不曾认认真真地给昌明帝行过礼的,更别说如眼下这般给昌明帝下跪了。
“父皇,灵熹有错,灵熹不该跟母妃讨论今年的新科进士。”
“哦?
熹儿的意思是?”
温灵熹看了薛规一眼,又道:“女儿并无和薛探花结两姓之好的想法。”
“嗯?!!”
昌明帝闻言微微蹙眉,扫了退至一旁的薛规一眼,招呼温灵熹起身。
“陛下,皇贵妃娘娘过来了。”
守在门外的李公公禀报的声音刚落下,周皇贵妃就出现在了乾天殿门口。
昌明帝连忙站起来走向周皇贵妃,伸手牵起周皇贵妃的手,将人带到了书案后坐下。
“可是追着熹儿来的?”
周皇贵妃睨了温灵熹一眼,笑道:“可不是嘛,陛下,你是不知道,薛探花的母亲此时正在皇宫外闹腾呢!”
“哦?
这是怎么回事?”
周皇贵妃轻叹一声说:“还不是你把薛探花召进宫来闲聊,薛探花的母亲以为咱们熹儿要拆散薛探花夫妻呢。”
薛规闻言惊的白了脸,连忙跪下磕头:“陛下、皇贵妃娘娘,为臣的母亲是无知的乡下妇人,粗鄙又不知礼数,还请陛下、皇贵妃娘娘和灵熹公主宽恕。”
“哼!
粗鄙?
不知礼数?
薛规,你母亲是粗鄙不知礼数还是不将朕放在眼里?”
“陛下!
微臣的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她真的是不知礼数,她没有什么坏心思的。”
“竟然敢跑来皇城城门口闹事,这简首就是藐视皇威,李顺!”
“奴才在。”
“叫你干儿子去瞧瞧去,看看薛规母亲是如何在皇城门口闹的!”
薛规战战兢兢地磕着响头,不停地求情。
“父皇,说来是女儿引出的事端,这才叫薛探花的母亲误会了,我看不如让薛探花赶紧出宫去吧,叫他同他母亲好好解释解释。”
薛规抬头感激地看了温灵熹一眼, 顺着温灵熹地话说:“三公主心善,陛下,求陛下看在三公主的面子上饶过微臣的母亲吧。”
手被周皇贵妃捏了捏,昌明帝会意,冷哼一声问温灵熹。
“熹儿啊,你说想怎么处罚薛母?”
薛母是一定要罚的,至于怎么罚她温灵熹在乾天殿的路上就想好了。
“父皇,母妃,既然薛母粗鄙且不知礼数,那不如叫母妃派个女使前去薛府教教她道理和礼仪吧。”
昌明帝闻言点点头:“薛规,你如今大小也是个官了,若你母亲一首这般,日后还怎么和各家的官夫人打交道?
朕觉得灵熹公主的提议甚好,你说呢?”
“微臣自然是愿意的,有宫中的女使姑姑来我家教导微臣的母亲,是微臣及微臣母亲的大幸。”
“很好,另外,你母亲惹 出来的事,需你们来解决,朕不希望听到不利于皇室的流言。”
“是!”
昌明帝冲薛规摆了摆手:“如此,你便出宫去吧。”
薛规看向周皇贵妃。
“晚些时候女使便去了,你准备出一间屋子来给她和两个小宫女居住。”
“微臣遵命,微臣告退。”
待薛规离开后,温灵熹靠在周皇贵妃身上说:“幸好父皇没有二话不说的就给我赐下赐婚圣旨,啧啧,有这样一个母亲,即便他没有成家,我也是不嫁他呢。”
周皇贵妃伸手摸了摸温灵熹的头发,笑道:“怕什么,我们灵熹是大荣尊贵的公主,是你父皇最疼爱的女儿,谁敢欺负我们灵熹?!”
“对,有父皇给你撑腰,区区一个乡下老妇,敢奈你何?”
温灵熹闻言红了眼。
待她这么好的父皇母妃啊,此生,她定要扭转乾坤,护你们一世平安。
“陛下。”
李顺公公快步走进乾天殿:“陛下,灵犀公主宫里的丹红姑娘前来禀报,说太后娘娘的人带着对薛探花母亲的斥责书、赐婚懿旨以及一张休书往宫外去了。”
暗道一声“来了”,温灵熹再次给昌明帝跪了下来:“父皇,女儿先前只是瞧着薛规不错,可并没有非要嫁他的意思啊,况且他早己娶妻生子,怎能配得上女儿?!”
温灵熹在来乾天殿的路上就让跟着她的丹红改道去慈仁宫盯着了。
昌明帝点了点头,亲手将温灵熹扶了起来,然后看向李顺。
“顺子,叫龙影卫前去拦一下,再给太后带句话,就说朕看不上薛规,是不会叫他尚公主的,灵熹的婚事以后再说。”
李顺领命出去,打了个手势,两蒙面黑衣人从房顶上飞落而下立在他身前抱拳。
把昌明帝的话转告给两黑衣人,见两人向宫外飞掠而去,李顺才又进了大殿。
“陛下,龙影卫副首领和影三去了。”
昌明帝笑道:“他两人轻功不错,熹儿放心就是了。”
温灵熹谢过昌明帝。
盏茶的功夫,两黑衣蒙面人闪身进了殿内。
“可是把人拦下来了?”
“是,不过赵嬷嬷说皇后娘娘家的一位堂侄子同那薛探花有些交情,和马大人家的公子提过薛探花,说薛探花年少有为、品行上佳,是个不错的驸马人选。”
“朕知道了,你们退下吧。”
两黑衣蒙面人得令后退出了大殿,昌明帝看了一眼沙漏说:“该用晚膳了,爱妃和熹儿陪朕用完膳再回去吧。”
周皇贵妃伸手拉住昌明帝的手摇了摇头:“臣妾叫小厨房做了杏仁豆腐、鲍鱼炖海参和春笋烧酱肉,才不要留下吃红烧肉呢。”
昌明帝比较喜欢吃肥一些的肉,今天他点了红烧肉,而周皇贵妃则不爱吃肥肉。
“昌明帝无奈地笑了笑,叫李顺吩咐下去,把红烧肉、葱白烧扇贝肉、蛋羹和鲜虾红汤送去昭华宫,他今日还是歇在昭华宫,就在昭华宫用晚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