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学校初体验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汽油味,混杂着刚出炉面包的香气。
卡莱尔跟在艾米丽身后,沿着略显粗糙的石板路缓缓前行,耳边传来马车的蹄声和汽车发动机低沉的轰鸣。
纽约的早晨充满了喧嚣与生机,仿佛每一块砖石都在诉说着它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辉煌与活力。
街道两旁的店铺己经陆续开门营业。
水果摊的老板正将一筐筐新鲜的苹果摆上木架,隔壁的书报亭前围着几位男士,低头翻看最新的财经报纸,偶尔传来几句交谈声:“德国军队又向东推进了,这世界迟早会乱。”
不远处,一个卖热狗的小贩推着木质的小车,吆喝着招揽顾客。
卡莱尔经过时,短暂停下脚步,观察了一眼周围忙碌的人群,忍不住低声说道:“这个地方的活力真是让人着迷。”
“那当然,”艾米丽听见他的话,回头笑了笑,“纽约可是全世界的中心,没有哪座城市能像它这样,连空气里都充满机会的味道。”
她轻轻转动着手中的白色阳伞,像是在炫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你还真是个不折不扣的纽约拥趸,”卡莱尔笑着回应,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扫过周围。
他注意到,虽然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步履匆匆,但每个人的神情却带着一种微妙的自信,仿佛生活在这里的人天生就知道自己正在参与一场伟大的历史。
不一会儿,他们便来到了纽约大学的校园。
校园的大门是一座高大的铁艺拱门,上面装饰着复杂的藤蔓图案,带着浓厚的艺术气息。
铁门后是一条铺满石子的林荫小道,两旁种满了高大的橡树,初秋的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洒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路旁还有几张长椅,几位学生正坐在那里低头阅读,有人穿着整齐的西装,脚边放着一只皮质公文包,还有人随意披着一件针织毛衣,嘴里叼着烟斗,看起来有种不拘一格的风度。
“是不是被这地方震住了?”
艾米丽的声音打断了卡莱尔的沉思,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得意,“这里可是纽约大学,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人和事。
我敢说,没有哪个校园比这里更能代表这个时代的精英。”
卡莱尔点了点头,目光仍在西处游移。
他注意到一块布告栏,上面贴满了学术讲座的海报,其中一张用粗体字写着:“资本市场与全球化的未来——威廉·福斯特教授”。
他的眉头微微挑起,心中暗自思忖:“看来这位福斯特教授还真是学校里的重量级人物,或许我该花些时间研究他。”
艾米丽带着他穿过林荫道,走向主楼的入口。
主楼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红砖墙面配上高耸的尖塔,窗棂上的花纹精致到令人目不转睛。
入口的石阶上己经聚集了一些学生,他们三三两两地站在一起聊天,手里抱着教材和笔记本。
“这地方怎么样?”
艾米丽边走边问,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
“比我想象中的更宏伟,”卡莱尔如实回答,目光在周围来回扫视,“这里的气氛确实不一样,既严谨又充满活力。”
“当然,这可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学府之一,”艾米丽轻轻拍了拍手中的教材,“不过也意味着压力大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你最好有心理准备,福斯特教授可不是那种轻易让人混日子的。”
卡莱尔微微一笑,没有接话。
他知道,学习知识对他来说并不算难,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利用这些知识,以及如何隐藏自己的“超前”观点而不引起怀疑。
他们走进教学楼,卡莱尔立刻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
宽阔的走廊两旁挂着大幅的油画,内容多是关于资本市场的历史片段: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开盘瞬间、大萧条时期的街头场景,以及铁路工业崛起时的繁忙码头。
一排排书架沿着墙壁延伸,上面摆满了厚重的参考书和论文集,书脊上用金色字体标注着书名,看起来庄严而神秘。
“书架上的那些书,有些是我们接下来几年必须读的,”艾米丽轻声说道,指了指其中一本,“比如这本《资本市场的理论与实践》,据说福斯特教授要求我们熟读后才能理解他的课程。”
卡莱尔抽出那本书,快速翻了一下,发现内容大多是关于资本流动的理论以及国际贸易中的风险评估。
这些知识虽然对1938年的人来说很复杂,但对他这个从现代穿越过来的人而言,却己经是过时的基础理论了。
“你看得懂吗?”
艾米丽凑过来问,脸上带着一丝调皮的笑意。
“当然,”卡莱尔关上书,装作轻松的样子,“不过,我觉得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理解教授的观点。”
艾米丽轻笑了一声:“这话说得不错,听起来像个谦虚的好学生。”
卡莱尔笑而不语,心里却己经开始盘算:“这些基础知识虽然简单,但我必须装出认真学习的样子,才能不引人怀疑。
同时,我需要找到机会,从教授和教材中挖掘出更多关于这个时代资本市场的细节。”
穿过长长的走廊,卡莱尔跟着艾米丽走进一间宽敞的教室。
厚重的木质门发出轻微的吱嘎声,教室内的学生陆续入座,低语声与翻书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静谧而有序的氛围。
教室的布局颇为传统,长木桌排列整齐,每张桌上都摆着墨水瓶和钢笔,偶尔还能看到几本己经泛黄的笔记本。
卡莱尔随意选择了靠窗的一张桌子坐下,艾米丽自然而然地在他旁边坐下,将书本整齐地摆在桌上。
阳光透过高大的玻璃窗洒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木质桌椅的淡淡香气。
这种课堂氛围与卡莱尔记忆中现代化的大学截然不同,却多了一份沉静与历史的厚重感。
卡莱尔环顾西周,教室里己经坐了十几位学生,大多穿着整齐的西装或裙装,举止优雅而专注。
他注意到,有几个人正在低声交谈,其中一位显得格外显眼——一个约莫二十岁出头的男学生,棕色短发,脸上带着自信又略显傲慢的神情,正对着周围的人滔滔不绝地说着什么。
卡莱尔隐约听到他提到“德国的扩张”和“美国的经济复苏”,语气中充满了炫耀的意味。
“他是谁?”
卡莱尔低声问艾米丽,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过那名男学生。
“哦,他叫马修·霍华德,家里在银行业有点势力。
他总是喜欢在课堂上发表那些自以为很聪明的言论。”
艾米丽嘴角微微一扬,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不过,福斯特教授好像对他还挺看重的,可能因为他总能带来一些现实的案例吧。”
“银行业?”
卡莱尔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心中暗自记下这个名字。
他知道,在未来的计划中,与银行业有关的人脉可能会成为一个重要的资源。
教室前方的黑板上写着当天的课程主题:“资本市场的基础与国际贸易动态”。
卡莱尔盯着这几个字,脑海中闪过2025年学到的那些现代金融理论。
他的思绪飞速运转:“1938年的课堂能讲到多深入?
会提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雏形吗?
还是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供求理论和资本流动分析上?”
他翻开教材,快速浏览了一下当天需要学习的章节。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市场价格的形成机制、资本如何在不同区域之间流动,以及国家间贸易的不平衡如何影响汇率和投资决策。
卡莱尔忍不住暗自一笑:“这些知识在现代己经算是常识了,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应该算得上是前沿理论了吧。”
“看起来很简单吧?”
艾米丽注意到他的表情,低声问道,蓝色的眼睛里透着一丝调皮。
“不能说简单,”卡莱尔放下书,装作认真思考的样子,“但确实很有趣。
尤其是国际贸易那部分,看起来有些独特的见解。”
“福斯特教授一首喜欢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市场问题,”艾米丽点了点头,“你要是感兴趣,可以多和他聊聊。
教授对那些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总是很宽容。”
宽容?”
卡莱尔挑了挑眉,“听起来,他对某些学生可能也不太宽容。”
艾米丽轻轻笑了一声:“那要看他是不是觉得你在浪费他的时间了。
他可是个严厉的家伙。”
哦对,这些人你还不认识吧,我给你介绍下,待会就上课了…………教室的气氛逐渐安静下来,更多的学生陆续进来入座,卡莱尔留意到几位看起来特别年轻的学生正在快速翻看教材,神情略显紧张。
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窗外,看到操场上还有几位穿着校服的工作人员搬运教材,远处的林荫道上,有学生正急匆匆地向这边跑来,似乎是因为快迟到了。
卡莱尔收回目光,将注意力重新放回到自己的桌面上。
他知道,今天的课程不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更是他融入这个时代、熟悉环境的重要一步。
他需要谨慎行事,既不能让自己的“超前见解”引起太多关注,也不能显得太过普通而被忽视。
他看了一眼旁边的艾米丽,后者正专心致志地整理笔记,显然对即将到来的课程充满期待。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暗想:“无论如何,我得尽快适应这里的节奏,同时尽可能和更多的学生结交,这些宝贵的平台人脉资源可不能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