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一听眉头就皱起来了。
怎么回事?
有个原因,赵匡胤哥三个,他是老大,还有两个弟弟,二弟叫赵光义,三弟叫赵廷美,这老三还好说,这老二最得太后老人家的喜爱。
平时有点什么好事也都向着老二。
最近赵匡胤就发现,也不知道抽了什么疯了,这老太太总有意无意的在自己跟前说这皇位的事,大致的意思就是呢,你看天下是你们哥们一起打下来的,你这当哥哥的当了皇上了,你可不能忘了你弟弟,他也有一半的功劳。
赵匡胤开始没放心上,可是这老太太总念叨,他也有点烦,不过这当妈的叫吃饭,能不去吗?
说来到饭桌前,赵匡胤一看,人还挺齐,二弟,三弟,还有自己的妻子宋皇后,包括皇太孙赵德昭,这都在呢。
这老太太一看都来了,就开饭吧。
开始啊,聊的还行,这老太太就问:“说这皇陵祖地的事选完了”。
赵匡胤就说:“选完了,您放心吧,我看那个地不错”。
老太太问说“请先生看的?”
赵匡胤就答:“这事都是王继恩张罗的,弄了天下这一堆的算命的,要我说这就是瞎耽误功夫”。
老太太脸一沉:“胡说,风水大事,岂能儿戏?”
那边王继恩赶紧找补,施了个礼,上前回话:“太后老人家,您就放心吧,我遍邀了天下的名士,这些人都到了,这么多顶尖的风水大师,错不了”。
老太太听完满意的点了点头:“嗯,不错,还得说继恩办事用心。
该赏!”
王继恩笑着谢恩。
然后这老太太又说话了,说:“儿啊,我有句话想问问你。”
赵匡胤就说:“那你就问呗,你是我妈!”
老太太点了点头:“好,我问你啊,你知道你为什么能得天下吗?”
这话给赵匡胤问的一愣,不知道老太太什么意思啊。
犹豫了一下就说了:“我想我能得天下,应该是祖宗的庇护和您的教导的功劳。”
其实赵匡胤这么说也是哄老太太高兴。
但是没想到老太太脸一板:“不对!”
赵匡胤彻底懵了,心说:“老太太你啥意思?
合着我拍马屁拍马腿上了呗。”
那就赶紧说:“那您老人家给我开解开解。”
杜太后就说了:“说你能够得天下,是因为周世宗让一个黄口小儿主政天下,如果说人家后周有个岁数大的主事,这天下还能到你手吗?”
赵匡胤心头就一跳:那“太后您的意思是?”
杜太后接着就说:“西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这天下也是你们兄弟一起打下来的,所以我的意思就是你百年之后你把你的皇位传给你二弟,你二弟百年之后,将这皇位传给廷美,廷美之后再传给太孙德昭!”
老太太这话一说完,你看皇太孙赵德昭这脸色当时就白了。
那边赵匡胤一听完这话,脑袋也嗡一下子,这话没法接了,谁不想把皇位传给儿子啊?
看着这老太太炯炯的眼神,和二弟那迫切的目光,赵匡胤这功夫全明白了。
这时候老太后是步步紧逼呀,这两眼不错眼珠的盯着赵匡胤,就等着答复。
就在他不知道怎么好的时候,忽然就听见啪的一声,宋皇后那边碗就摔地下了。
宋皇后这一打岔,赵匡胤来精神了,一瞪眼珠:“哎!
你干嘛呢?
一朝的皇后怎么这么没深没浅,做事不小心”。
当然了赵匡胤按说不该怎么说话,咱是为了听众听的方便,就首接演义了。
这宋皇后也赶紧赔礼,王继恩就上前收拾,趁着这功夫,赵匡胤这脑袋是飞速的运转,这话得怎么答呢?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就看见门口跑进来个小太监,到了跟前,大声说道:“启禀陛下,辽国使者己经到了鸿胪寺了,请求明日觐见陛下,而且指名道姓,说想请德昭皇子参加”。
赵匡胤一听这是抓了根救命的稻草,赶紧就说:“这辽使此来既然点名道姓要见德昭,可见图谋不小啊,皇娘啊,国事要紧,我先过去了。”
然后这急匆匆地就走了。
那边这杜太后气的脸都白了,给这宋皇后劈头盖脸一顿骂,宋皇后在那一个劲的告罪,心里也是明白,这老太太抓邪气呢。
老太太心里也明白啊,骂人家也没用,这说了几句也就气哄哄的回寝宫了。
再说赵匡胤出来之后,这心里也是难受,心说:“娘啊娘啊,这都是一个娘肠爬的,你怎么能这么办事呢?
你就算是想要给二弟皇位,那德昭还在呢,你就不考虑考虑你孙子的想法?
再说了,我那二弟,那也不是人君之相啊,你光想着照顾自己儿子了,你把这黎民百姓置于何地啊?”
赵匡胤越想越来气,一转身他奔宋皇后那去了,到了宋皇后那一看,这宋皇后正抹眼泪呢,谁的孩子谁不疼啊?
这大好的江山那就给小叔子了。
赵匡胤一看就明白了,就说:“你哭什么?
我不没答应吗?”
宋皇后就说:“你呀!
天生的孝顺,你今天不答应,你明天还能不答应吗?
老太太要是盯上这个事,没个结果,她能消停吗?”
赵匡胤也是一叹:“诶呀,这也是个麻烦事,我娘岁数也大了,我也怕给他气出个好歹来。”
宋皇后就说:“那你真就打算把那江山交给光义?”
赵匡胤沉默不语。
宋皇后察言观色,接着就说:“你那二弟,狼子野心,倒不是说我当嫂子的说他,他那人目光短浅,任人唯亲,江山给他没关系,可跟着你一起出生入死的这帮老兄弟该怎么办?
到时候你撒手西去了,我们娘俩孤儿寡母无依无靠,又当如何?
你活着行啊,亲兄热弟,你死了,德昭就是他皇位最大的威胁,以你对你弟弟的了解,你觉得他会怎么对我们?
你是大英雄大豪杰,这些事,还希望你仔细的考虑。”
赵匡胤听完这拳头是攥了又攥,这话可是入了心了。
赵匡胤推己及人,他自己的脾气他还知道吗?
不然怎么可能杯酒释兵权,又怎么可能在后来打南唐时候说出了那句千古的典故“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所以说沉吟了半晌,这赵匡胤说了句话:“这样吧,我呀,给你留份密诏,一旦我要是出了什么事,你就把这份密诏拿出来,我想当朝这些文武大臣都是跟我一起打天下的,到时候自然有人仗义首言”。
宋皇后就说了:“那你首接昭告天下不就行了吗?”
赵匡胤摇了摇头:“老母尚在,身体还不好,我这不是跟她对着干吗?
你留好就行了”。
宋皇后幽幽一叹:“也就只好如此了”。
就这么着,赵匡胤刷刷点点写下了一份遗诏这可就留在宋皇后这了。
您可记住了,就因为这份密诏后来可就掀起了滔天的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