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这怎么可能会输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陛下,昨日,曹操将一七星宝刀献于臣下。

我自知此等宝刀非我所能享,于是将其带来献于陛下。”

众大臣纷纷将目光看向董卓好似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

知道刺董内情的大臣们带有疑惑的目光看向王允,只见王允的脸色变得煞白,身体止不住的在颤抖。

大家将目光转向献刀的曹操身上,看着此人低头肃穆的站着好似刚才的事情与其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眼神能杀人的话,那将是成千上万的剑光从众位大臣的目中向曹操射去。

更有甚者低声:“***小人。”

“陛下,董相国献宝有功,应当重赏。”

朝中一官员在众人愣神之际一记彩虹屁拍出。

此时己经被惊的手足无措的小皇帝开口道:“相国,相国......”“陛下此宝并非在下所有,所以此赏不应在我,请陛下赏曹操,封其为讨逆将军。”

(历史上,孙策投奔袁术后,因进贡丰厚被朝廷册封为了讨逆将军。

)“便依董相国所言,封曹操为讨逆将军。”

“谢陛下。

谢相国。”

曹操从群臣队列的末尾中出来。

“陛下,袁绍等人假借天子命令,实行篡逆之举,请陛下下旨准老臣代天子讨逆。”

“朕闻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逆贼袁绍,袁术等人,假借朕之名义,行祸乱朝纲之举,擅起兵戈,祸害百姓。

此非朕之所愿见。

今特诏告天下,命丞相董卓,率正义之师,讨逆除奸。”

“袁隗,袁大人,你看此诏可否。”

董相国看向袁隗。

“我袁家世受汉恩,世为汉臣,对大汉的忠心天地可鉴。”

“哦,那你的意思是袁绍,袁术是真的有天子的旨意,奉旨来讨,本大人是那逆贼?”

“天子是否有旨意非我所知,此事你应当问陛下。”

董卓转过头来看向坐在龙椅上的少年天子。

天子站起身来,“没有,没有,我怎么会给他们......”“当然,那是当然的,老臣肯定是信陛下的,老臣懂,陛下是知道我的忠心的。”

天子听完此话大感安定,随后带有厌恶的眼光看向袁隗。

“袁大人,你听到了?

此事现在你怎么看?”

“袁绍,袁术二人假借天子名义,为此二人自己所为与我袁家毫无干系。”

“好,袁大人公正廉明,不包庇,此为汉臣之楷模。

记下袁隗大人说袁绍,袁术此二人假借袁家名义行倒行逆施之举,自即日起逐出袁家,从家族族谱除名。”

“袁大人,你看如此可好?”

“哼。”

袁隗扭过头去,不去看那笑意堆满满脸的董老贼。

“陛下,臣之义子吕布骁勇善战,天下无敌。

此次讨贼是臣的重要臂力,俗话说宝刀配英雄。

臣请将七星宝刀赐予吕布。”

吕布接过宝刀,欣喜之色溢于言表。

“谢过义父。”

“要谢陛下,此刀是陛下看你骁勇特赐予你,以激励你杀敌立功,报效国家。

万不可愧对了陛下。”

“谢过陛下,臣必定不让陛下失望。”

“起身吧。”

刘协看看吕布转头再看看董卓,今天的董老贼好像不是那么讨厌了。

“司徒大人,我听说你家有一把祖传宝刀也叫七星宝刀。”

董卓走到王允身边问道。

“果然被发现了吗。”

曹操身躯一震。

“曹贼把我出卖了吗,董卓知道我资助曹操刺杀他的事了吗?”

王允心中想着,头上的冷汗呲呲的往外冒。

“老臣家中确有一把七星宝刀。”

“那司徒大人,等我这次讨伐袁绍他们回来之后,我带着义子奉先要去府上叨扰一下,看看是孟德献的这把宝刀厉害还是司徒大人的厉害。”

“不必了,那肯定是相国大人你这把厉害,小老儿家的那把徒有虚名,徒有虚名。”

“哎,不试试怎么知道呢,就这么说定了,等我凯旋归来。”

......“徐荣,你此次在汴水大破敌军,当记一大功,等此次打退袁绍等人的叛军,回朝封赏。”

“谢相国。”

“徐荣不愧为打败过前期曹操,猛将孙坚,只不可惜最后被自己部下给坑了。

这一世可以好好用用。”

董相国看着这位后世名声不显,但实力非凡的将才心中想到。

“报,联盟在酸枣驻扎的东郡太守桥瑁被杀,酸枣叛军己撤。”

“酸枣中鲍信与张邈刚战败,只有刘岱与袁遗,其中刘岱与桥瑁有旧怨,是刘岱杀的?”

董相国自己分析了一遍之后向报信的士兵问道。

“相国大人料事如神,正是刘岱所杀。”

议事厅内的诸将敬佩的看着董卓,谋士们则是有些不可置信。

‘我料事如神个屁啊,都是三国在后世被列为了丛书必读系列。

你跟我一样受过九年义务教育你也能行。

’董相国面色如常的想道。

“现在只剩下,驻守在河内的袁绍以及驻守在鲁阳的袁术。

你们认为下边这仗该怎么打?”

“末将认为,袁绍如果出兵的话只能走孟津关与小平津关,袁术来攻的话只能走大谷关与伊阙关。

现只需在关口加强防守以逸待劳等叛军来攻时将其歼灭。”

徐荣刚打完胜仗此时势头正式,众人听到其建议便没有再开口,纷纷将目光看向了董卓等待其拿主意。

“李傕郭汜(校尉)听命,你二人带领本部兵马驻守孟津关,多派探马密切关注袁绍动向,如其出兵攻打只需拖住,派人汇报。”

“徐荣听命,今日休整,明日带领本部兵马前往伊阙关。

战场上你自行决定,如需支援派人回报。”

“末将遵命。”

徐荣听到这给自己完全主事之命激动不己。

众将有感意外的看着董卓与徐荣。

‘这派遣自己的嫡系李郭倒也无可厚非,可是派遣徐荣不派我,这怎么能忍。

’“义父,布愿领本部兵马驻守大谷关。”

“奉先,不要急,你就留在我身边到时候自有你大展身手。”

“那小平津关与大谷关谁人去驻守。”

董卓看向那位发问的雄壮将领,脑中浮现出此人正是后边被孙坚斩杀的华雄都督。

这一世你就跟在我身边吧,离那孙坚远点吧。

“袁绍如果出兵必定不会舍近求远去将后背留给我们,所以其出兵最有可能会攻击孟津关。”

“至于大谷关,此处多山地易守难攻也不会是首选。

董承(校尉)你带领本部兵马去驻守只需守住就行。”

众将听完董卓命令纷纷退出议事厅各自去做准备。

独自坐在厅内的董卓‘我一个后世的纯牛马,懂个屁的打仗,难道我要首接告诉你们王匡会打孟津,孙坚会攻伊阙关。

只要按照董老贼之前的部署,把后边的坑避开这还怎么可能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