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医院走廊的血色口罩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消毒水的气味在鼻腔结成薄霜,林渊蹲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面前摆着187箱口罩——剩下的13箱被他单独码在墙角,纸箱侧面用马克笔写着“社区医院专用”。

凌晨六点的阳光斜穿过玻璃窗,在“宏达劳保”的出货单上投下齿轮状光斑,与系统logo的轮廓分毫不差。

“小林,又来送口罩啦?”

护士站的张姐端着治疗盘路过,口罩上方的眼睛弯成月牙,“你妈妈今天能吃流食了,多亏你上次捐的蛋白粉。”

他扯出个笑容,指尖划过出货单上的“1.2元/包”成本价。

三天前冒死囤下的200箱口罩,此刻正以5.8元/包的价格被陆续提走,手机里的银行余额像苏醒的溪流,从-12.3元开始疯狂上涨。

但他不敢松懈,因为周明轩的索赔期限,还剩62小时。

“让让!

让让!”

急促的脚步声打破寂静,三个戴金链的男人挤开人群,袖口的新纪元袖扣在晨光中格外刺眼。

林渊后颈一凉,红色预警的电流声在耳内炸响——是第2章追击他的黄牛,此刻正盯着他面前的口罩箱。

“这口罩,我们全要了。”

为首的男人甩出一叠现金,“2块5一包,打包带走。”

林渊数着对方袖口的污渍,想起批发市场监控里他们殴打王建国的画面。

系统界面悄然弹出银色弹窗:“黄牛真实报价:10元/包,目标收购量150箱。”

他指尖摩挲着母亲的记账本,突然抓起扩音器:“医用口罩,5.8元/包,每人限购两箱!”

走廊瞬间沸腾。

住院的老人、陪护的家属、甚至穿白大褂的医生都围拢过来,黄牛的叫骂声被淹没在扫码付款的提示音里。

林渊注意到人群中闪过香奈儿套装的影子——苏晴正倚在消防栓旁,腕间的仿卡地亚手镯裂出的缝隙里,露出半截养老院手环。

“给我三箱。”

苏晴的声音混着消毒水味传来,指甲在手机屏幕上敲出急促的点,“周明轩要开慈善晚会,缺口罩。”

林渊盯着她手机背面的催缴单,截止日期正是今天。

三年前分手时的对话突然涌来:“我妈说,戴上卡地亚的女人才不会吃苦。”

此刻她的手镯在灯光下泛着塑料光泽,和夜市摊20块的仿品毫无二致。

“17.4元。”

林渊递过口罩,故意忽略系统弹窗的银色闪光——那显示苏晴的账户余额只剩87.5元,“周少的慈善晚会,还差这点口罩钱?”

苏晴的指尖在二维码上停顿三秒,突然压低声音:“他父亲停了我爸的护工费,就因为我给你发了条消息。”

养老院手环的金属扣硌痛她的手腕,“林渊,我——”“苏晴!”

周明轩的声音从电梯口传来,定制皮鞋在地面敲出冷硬的节奏,“你在和乞丐做生意?”

林渊站起身,注意到对方袖扣换成了镶钻款,与第1章的齿轮标志截然不同。

系统界面疯狂闪烁,红色预警显示“周明轩携带录音设备,正在收集囤货证据”。

他突然举起手机,对准正在扫码的张姐:“张姐,您上次说社区老人缺口罩,是这儿吗?”

镜头扫过墙角的13箱口罩,纸箱上“社区医院专用”的字样格外醒目。

张姐心领神会地配合:“是啊,小林说低于成本价卖给我们,每箱还附赠消毒片呢!”

弹幕般的付款提示音里,周明轩的录音笔突然掉落,滚进了苏晴的高跟鞋底。

“原来周少关心慈善。”

林渊捡起录音笔,指尖划过“新纪元慈善基金”的logo,“我这儿还剩三箱,您要吗?

17.4元,和苏晴一样的价格。”

周明轩的脸在瞬间涨红,视线掠过苏晴手腕的裂痕,最终落在林渊磨破的袖口。

他突然冷笑:“你以为靠这点小恩小惠,就能洗掉***的罪名?”

走廊的电视突然播放早间新闻:“口罩价格周涨10倍,某外卖员涉嫌垄断货源——”画面切换到批发市场,王建国的采访被剪辑得支离破碎,“他抵押了母亲的夜市摊位,这种行为和黄牛有什么区别?”

林渊的耳鸣突然加剧,分装口罩时的场景在眼前重叠:错把社区的2箱混入售卖堆,发现时己卖出17箱。

他默默从利润里抽出204元,重新买了2箱口罩——此刻正躺在社区医院的库房,标签上是母亲手写的“平安”。

“各位!”

林渊举起出货单和抵押合同,手机同步首播,“这是口罩的成本单,1.2元/包,我卖5.8元。

如果这算***,那周明轩家族的新纪元资本,2块8收购口罩卖10元,又算什么?”

弹幕瞬间爆炸,有人翻出周明轩的玛莎拉蒂车祸视频,有人贴出新纪元资本的物资垄断记录。

苏晴的手机突然震动,养老院发来消息:“苏建国先生的护工费己到账,感谢您的支付。”

她抬头望向林渊,发现他的记账本里,夹着张20元的夜市手镯收据——那是她三年前买仿品时的票据。

“叮——”银行到账通知响起,余额从127,652.3元跳到187,652.3元。

小数点后两位是母亲的生日,5月23日。

林渊盯着数字,想起母亲在卤蛋摊说的话:“钱要像卤汤,慢慢熬才香。”

周明轩的手机在此时响起,是父亲的怒骂:“谁让你得罪社区医院的?

慈善晚会的口罩被截胡了!”

他盯着林渊面前的口罩箱,突然注意到每个纸箱角落的齿轮logo——和自家集团的标志一模一样。

“我们走。”

周明轩扯住苏晴的手腕,却看见她正在删除举报信草稿,“你别忘了,你爸的换肾手术还等着我的捐款!”

苏晴的手镯在拉扯中掉落,露出内侧的刻字:“晴晴别怕”——那是母亲临终前用口红写的。

林渊弯腰捡起,金属表面映出他三天未睡的脸,突然想起系统设置里的“情感记忆保护”,那些被删除的求婚视频,此刻正以碎片形式在脑海闪现。

“苏晴,你当年送我的二手iPhone,我还留着。”

林渊递还手镯,指尖掠过她手腕的伤疤,“包装盒里的纸条,我每天都带在身上。”

苏晴猛地抬头,发现他口袋里露出半截纸条,泛黄的边缘写着:“等我赚够钱,一定给你买真的卡地亚。”

那是2019年的夏天,他在夜市摆卤蛋摊,她蹲在旁边数硬币的夜晚。

“周少,慢走。”

林渊转向首播镜头,“接下来,我会把10%的利润捐给社区医院,用于购买平价药箱。

如果还有人说我***——”他举起母亲的记账本,“我母亲在夜市卖了十年卤蛋,她教会我,赚良心钱,睡得安稳。”

弹幕突然被“良心外卖员”刷屏,周明轩的身影在咒骂声中狼狈离去。

林渊靠在墙上,听着系统界面的提示音:“道德值提升至25%,解锁‘人际共感’功能,可感知他人情绪波动。”

他望向苏晴的背影,发现她的焦虑值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下午三点,最后一箱口罩被社区志愿者提走。

林渊坐在母亲的病床前,看着她吃下半碗卤蛋粥,记账本上新增了一条:口罩利润分配总成本:24000元总销售额:116000元(5.8元/包×20000包)净利润:92000元社区捐赠:9200元周明轩索赔准备金:50000元母亲护工费(三个月):9000元剩余:23800元系统界面弹出新的银色弹窗:“显卡需求周增300%,矿场用电数据异常,建议实地调研。”

齿轮光斑落在母亲的卤蛋锅上,与她新画的商标重叠——两个小人,一个送外卖,一个摆卤蛋摊。

“小渊,你的雨衣破了。”

母亲突然指着他的肩膀,“明天让妈给你补补,还是缝你喜欢的卤蛋图案。”

他低头,发现雨衣裂缝处露出的皮肤,不知何时印上了淡淡的齿轮印记——和系统弹窗的加载动画一模一样。

苏晴的手镯裂痕、周明轩的袖扣、王建国的纹身,在脑海中连成一片,指向新纪元资本那深不可测的齿轮。

但此刻,他更在意的是母亲碗里的卤蛋香,和手机里未读的短信——苏晴发来的,只有短短一句:“周明轩的爷爷,是‘社会责任补偿计划’的创始人。”

走廊传来黄牛的叫骂声,却被护士的呵斥打断。

林渊望向窗外,暴雨又至,却不再像第1章那样冰冷。

系统界面的能量条显示37%,比三天前多了12%——那是他捐出口罩、守住良心的回报。

第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