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林宇伴随着窗外鸟儿的啼叫声醒来。这是他穿越到曹操身上的第五天,也是他开始系统了解曹操家族背景的日子。
昨天完成了初步谋划后,他深刻认识到,若想在这个时代立足并改变历史,首先必须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家族环境。曹家在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曹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他家族成员又有哪些值得依靠的力量?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一解答。
"公子,晨食已备好。"王青轻声进门通报。
"知道了,稍后便去。"林宇起身穿衣,心中思索着如何利用今天的时间收集更多关于家族的信息。
用完早餐,林宇找到了曹府的老管家刘叔。这位年近六旬的老人在曹家服侍了三代人,对曹家的历史最为熟悉。
"刘叔,今日可有闲暇?孩儿想向您请教一些事情。"林宇恭敬地行礼道。
老管家惊讶地看了林宇一眼,似乎没想到平日里活泼顽皮的少主突然如此稳重有礼。"少主请讲,老奴定知无不言。"
"孩儿近来读书,对家族历史颇感兴趣,不知刘叔可否为我讲讲曹家先祖的事迹?"林宇一脸求知若渴的表情。
刘叔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领着林宇来到府中的祠堂,指着牌位开始讲述:"我们曹家祖上可追溯到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的兄长曹参。曹参跟随高祖刘邦征战天下,后来官至丞相,封平阳侯。"
林宇点头表示理解。他在现代时研究过曹操的家族史,知道曹家确实源自汉高祖时期的曹参,是名副其实的汉室功臣之后。不过,从曹参到曹操的几代间,家族经历了起伏,到曹操父亲这一代,虽仍属官宦世家,但已不是最顶级的豪门。
"后来呢?从曹参到我祖父这一代,家族经历了哪些变迁?"林宇继续问道。
刘叔叹了口气:"家族兴衰,本是常事。曹参之后,家族虽有起伏,但一直在朝中有人为官。到了老爷的父亲曹腾这一代,家族又有了起色。老爷的父亲曹腾官至大长秋,是孝桓帝的宦官,位高权重。"
"宦官?"林宇故作惊讶状。他当然知道曹操的祖父曹腾是宦官出身,这在历史上是明确记载的,但这个问题必须问清楚,因为它关系到曹家的政治立场。
"是的,少主可能不太了解。大长秋是掌管皇帝起居的太监头目,位高权重。不过,老爷的父亲与一般宦官不同,他为人正直,深得桓帝信任,在朝中颇有威望。"刘叔解释道,眼中流露出对先代主人的敬意。
林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解释了为什么曹嵩能被汝南袁氏的女儿看中,成为养子,并娶得夏侯家的女儿为妻。虽然曹腾是宦官,但地位和声望使得曹家能与这些名门联姻。
"那我父亲又是如何..."林宇试探性地问道。
刘叔明白了林宇的疑惑,解释道:"老爷其实是曹腾的养子,本姓夏侯,出自汝南袁氏。袁氏将其过继给曹腾为子,故而姓曹。老爷幼时便聪慧过人,得到良好教育,年轻时就在朝中任职,现为司空,位列三公。"
林宇恍然大悟,原来曹嵩是袁氏的子弟,被过继给了曹腾。这使得曹家与袁氏、夏侯家都有血缘关系,这些关系在未来的权力斗争中肯定会产生影响。
"那我母亲呢?她出身何处?"林宇继续问道。
"夫人出自陈留夏侯家,家族显赫,与老爷本是同宗。夏侯家世代忠良,出了不少文臣武将。夫人的兄长夏侯庄,现在就在军中任职,是位很有前途的将领。他的儿子夏侯惇和夏侯渊,虽然年幼,但已展现出非凡的武艺天赋。"刘叔答道。
林宇点头称是。夏侯惇和夏侯渊在历史上将成为曹操的得力大将,能提前认识并培养他们对未来至关重要。
"刘叔,我父亲在朝中的处境如何?与那些大人物关系怎样?"林宇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刘叔犹豫了一下,看了看四周无人,才压低声音道:"少主问得深啊。老爷在朝中位高权重,但局势复杂。如今朝中宦官与外戚争斗不休,老爷因祖上曾是宦官,与宦官集团有些联系,但又因出自袁氏,与外戚也有血缘。老爷一直小心周旋,既不深入党争,也不彻底独立,保持平衡之道。"
林宇听完,心中更加清晰了。曹嵩的政治立场谨慎中立,这既是一种保身之道,也限制了家族进一步发展的可能。看来父亲是个惜命的聪明人,但或许缺乏更大的政治野心和魄力。
"那父亲与何进、董卓这些人的关系如何?"林宇又问道,这两个人物将在未来的政治风暴中扮演重要角色。
刘叔摇摇头:"何进是外戚之首,与老爷关系一般,并无深交。至于那边塞的董卓,老爷几乎没有往来。不过..."刘叔欲言又止。
"刘叔但说无妨。"林宇鼓励道。
"不过外面有传言,说董卓这人野心勃勃,手握重兵,觊觎中枢。老爷私下里也对董卓颇为忌惮。"刘叔低声道。
林宇心中了然,曹嵩的政治嗅觉还是敏锐的,能预感到董卓的威胁。这对他未来的计划有所帮助。
"多谢刘叔解惑。对了,家族中还有哪些重要成员,是孩儿应当了解的?"林宇最后问道。
"少主的堂兄弟曹洪,现在也在军中任职,与夫人的兄长夏侯庄同属骠骑将军部下。还有您的弟弟曹德,如夫人所说,现在跟着舅舅夏侯庄学习武艺,与表弟夏侯惇、夏侯渊一同训练。此外,老爷还有几位远房族人,大多在地方上为官或经商,家族聚会时才会见到。"刘叔详细答道。
林宇感激地向刘叔行礼:"多谢刘叔详解,孩儿受益匪浅。"
离开祠堂后,林宇决定去寻找父亲曹嵩,进一步了解当前的家族状况。他来到书房外,听到里面有谈话声,便静静等候。不一会儿,一位衣着华贵的中年男子从书房出来,与曹嵩告别后离去。
"孟德,进来吧。"曹嵩注意到站在门外的林宇,招呼道。
林宇走进书房,恭敬行礼:"父亲。"
曹嵩示意他坐下:"刚才看到你在祠堂与刘管家长谈,可是有什么事?"
"孩儿近日读书明理,对家族历史起了兴趣,故向刘叔请教。"林宇如实回答。
曹嵩惊讶地挑了挑眉,但很快露出欣慰的笑容:"能知道自己从何处来,是好事。学习祖先的智慧,理解家族的传统,对你日后为人处世大有裨益。"
林宇点头称是,然后试探着问道:"父亲,刚才那位是?"
"哦,那是你舅舅夏侯庄的故交,特来传信说你舅舅近日将到洛阳述职,顺便看望我们。"曹嵩解释道。
"舅舅要来?那可太好了!"林宇表现出适当的惊喜。夏侯庄在军中也有一定地位,能见到他对了解夏侯家的情况很有帮助,也能接触到表弟夏侯惇和夏侯渊。
曹嵩欣慰地看着儿子,继续道:"你近日变化很大,为父很是欣慰。既然你对家族历史感兴趣,不如我来为你详细讲解一番。"
接下来的两个时辰里,林宇听曹嵩讲述了更多关于曹家的历史和现状。曹嵩的视角与刘叔有所不同,更加注重政治层面的考量,让林宇对家族的处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曹嵩告诉林宇,曹家虽有宦官背景,但他本人一直努力塑造正统儒家形象,与名士交好,希望逐渐淡化这一背景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他也借助与袁氏的关系,与一些外戚保持联系,但从不深入党争。
"乱世将至,明哲保身最重要。"曹嵩语重心长地说,"我曹家虽非顶级豪门,但只要稳步前行,保持中立,总能在风暴中屹立不倒。"
林宇听出了父亲的处世哲学——谨慎、中庸、避祸。这与历史上曹操激进进取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也解释了为什么在董卓之乱中,曹嵩最终没能保全性命,因为他低估了乱世的残酷程度。
"父亲教诲甚是。不过,孩儿有一疑问:若天下大乱,朝廷无力保护百姓,我曹家又该如何自处?"林宇小心地提出质疑。
曹嵩沉思片刻,目光深邃:"你年纪虽小,却能看到这一层,很是难得。"他顿了顿,继续道,"确实,若真到那一步,单靠明哲保身是不够的。我已有所准备,在颍川老家置办了良田千亩,修建了坚固庄园,若洛阳局势恶化,全族可暂避于彼。另外,我也在暗中结交各方将领,以备不时之需。"
林宇微微点头,心中对父亲的评价有所提升。曹嵩虽谨慎保守,但并非无远见,已经为可能的动乱做了一些准备。不过,这些准备在历史的洪流面前仍显不足。
"父亲远见卓识,孩儿敬佩。只是...孩儿听闻黄巾道近来在民间广收信徒,可有此事?"林宇试探着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曹嵩神色一凛,审视着儿子:"你从何处听说此事?"
"前日在东观,偶听几位学者议论。"林宇搪塞道。
曹嵩微微颔首:"此事确有耳闻。太平道张角确实在暗中发展势力,朝廷已有所警觉,但尚未大规模行动。"他略作停顿,又道,"此事机密,你不可对外人提起。"
"孩儿明白。"林宇恭敬地应道,心中却在思考父亲对时局的判断是否准确。
谈话结束后,林宇告退离开。他决定去拜访母亲夏侯氏,从她那里了解更多关于夏侯家的情况。
夏侯氏正在绣房中与几位侍女闲谈,见林宇来访,顿时笑颜如花:"孟德来了?快坐下。听说你今日忙着询问家族之事,可是有什么疑问想问母亲?"
林宇行礼坐下,心中感慨母亲的消息如此灵通。"母亲英明。孩儿确实想了解更多关于母家夏侯氏的事情。"
夏侯氏温柔一笑,示意侍女退下,才开始讲述:"夏侯家与曹家同出一源,都是汉室功臣之后......"
林宇听得专注。夏侯惇和夏侯渊将来会成为曹操帐下的重要将领,前者勇猛忠诚,后者足智多谋,若能从小培养感情,未来必能成为得力助手。
"母亲,舅舅们在军中的处境如何?朝中那些大人物待他们怎样?"林宇问道。
夏侯氏眼中闪过一丝精明:"我儿竟关心起这等事务来了?"她审视了林宇一番,才继续道,"你舅舅在军中颇受重用,但也面临不少挑战。如今朝中党争激烈,军中将领多依附各方势力。你舅舅夏侯庄性情刚直,不善权谋,有时会吃亏。"
林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来夏侯氏对政治也有自己的见解,并非只是一个深居闺中的贵族妇人。
"母亲,舅舅们与何进、董卓这些人走得近吗?"林宇试探性地问道。
夏侯氏警惕地看了林宇一眼:"何进是外戚之首,对我夏侯家倒也客气,毕竟军中精锐不少出自我夏侯家。至于董卓..."她压低声音,"那是个野心家,你舅舅们都不愿与他过多来往。不过,董卓手握重兵,在边疆很有实力,朝中不少人都对他忌惮三分。"
林宇点头称是,心中对母亲的政治敏锐度刮目相看。
"孩儿明白了。对了,听说舅公要来洛阳?"林宇转向另一个话题。
"是的,你舅公要来述职,顺便看看我们。到时候,他可能会带你弟弟一起来。"夏侯氏答道,脸上露出思念之色。
"弟弟近来可好?"林宇问道,对这位历史上几乎没有记载的兄弟颇感好奇。
"还好,比以前强壮了许多。你舅舅说他虽不如你聪慧,但性格坚韧,习武很有天赋。"夏侯氏答道,眼中流露出一丝骄傲。
林宇记下这一信息。曹德在历史上默默无闻,但若他真有习武天赋,未来或许能成为一名得力将领,为曹魏政权效力。
与母亲道别后,林宇决定去府中藏书阁查阅一些家谱和历史文献,进一步了解曹家和夏侯家的渊源。在那里,他意外遇到了一位年约四十的儒雅男子,正在查阅古籍。
"公子是曹司空的公子吧?在下杨修,与令尊有些交情,今日特来借阅几本典籍。"男子主动打招呼道。
林宇心中一惊。杨修?那个未来被曹操处死的才子杨修?不过很快他就冷静下来,眼前这人年纪对不上,应该是杨修的父亲杨彪。
"在下曹操,字孟德。见过杨伯父。"林宇恭敬行礼。
杨彪笑着点头:"小公子气度不凡,看来曹司空教子有方啊。"
两人攀谈起来,林宇得知杨彪确实是当朝名士,与曹嵩有学术上的往来。谈话间,杨彪提到了不少朝中轶事,使林宇对当前的政治格局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如今朝中,宦官与外戚相争已到白热化阶段。何进倚仗外戚之势,欲除宦官;宦官则结党营私,把持朝政。陛下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杨彪叹息道,"老夫只愿埋首典籍,不问世事,但眼看天下将乱,心中不免忧虑。"
林宇点头表示理解:"先生忧国忧民,令人敬佩。只是乱世将至,读书人该如何自处?"
杨彪意味深长地看了林宇一眼:"小公子问得好。乱世之中,读书人有三条路:一是明哲保身,远离是非;二是选择明主,辅佐一方;三是自立门户,成就一番事业。老夫选择了第一条,但未必适合所有人。"
林宇若有所思地点头。这番话颇有深意,似乎杨彪已看出他非池中之物。
"多谢先生指点。若有机会,孩儿还想向先生请教。"林宇恭敬地说。
"随时欢迎。令尊常说你聪明过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杨彪笑道,拱手告辞。
杨彪离开后,林宇在藏书阁中找到了几本关于曹家和夏侯家的族谱和传记,带回房间仔细研读。从这些资料中,他了解到更多关于家族的历史渊源和重要人物。
夜深人静时,林宇将今日所学整理成笔记,记录在他的密码竹简上:
家族背景分析
1. 曹家源流:
- 始祖为汉初名臣曹参,封平阳侯,历史悠久。
- 祖父曹腾为宦官出身,官至大长秋,在朝中有一定影响力。
- 父亲曹嵩实为养子,本姓夏侯,出自汝南袁氏,现任司空。
- 家族虽非顶级豪门,但在官宦世家中有一席之地。
2. 母族夏侯氏:
- 陈留夏侯家,名门望族,与曹家本是同源。
- 舅舅夏侯庄,军中将领,勇猛忠诚。
- 夏侯家在军中势力不小,可为日后所用。
3. 政治立场:
- 父亲曹嵩谨慎中立,既不深入党争,也不得罪任何一方。
- 注重家族安全,已在颍川置办退路,有一定远见。
- 与外戚何进关系一般,对宦官有所依赖但不算亲近。
- 对董卓有所忌惮,预感其可能威胁朝廷。
4. 直系亲属:
- 母亲夏侯氏,政治敏感度高,对时局有独到见解。
- 弟弟曹德,现随舅舅夏侯庄习武,性格坚韧,或有武将潜质。
- 堂兄弟曹洪,军中任职,可为日后得力助手。
- 其他远房族人散布各地,多为地方官员或商贾。
5. 家族资源:
- 在洛阳有一定社会地位和人脉。
- 在颍川有大量田产和庄园,可作退路。
- 与一些名士如杨彪等有交往,在士林中有一定声望。
- 通过夏侯家在军中有一些影响力,但尚未形成强大军事后盾。
6. 家族优劣势:
- 优势:家世清白,人脉广泛,在朝中有一定地位,子弟多有才干。
- 劣势:政治立场不够鲜明,缺乏强大靠山,军事力量薄弱,在乱世中抗风险能力不足。
7. 未来策略:
- 近期:加强与夏侯家的联系。
- 中期:逐渐引导父亲曹嵩调整政治立场,为未来可能的动荡做更充分准备。
- 远期:整合家族资源,建立自己的班底,为将来崛起奠定基础。
- 重点关注:黄巾起义爆发后的朝廷反应,董卓入京前的局势变化,何进与宦官斗争的走向。
写完这些,林宇又思索了一会儿,补充了一段对曹嵩的个人评价:
曹嵩个人特点
1. 性格:谨慎、保守、注重家族安全,缺乏冒险精神。
2. 能力:治学有方,为官清廉,但缺乏军事才能和应对乱世的魄力。
3. 政治手腕:善于平衡各方关系,但缺乏远大抱负和深谋远虑。
4. 对我的态度:关爱有加,重视教育,希望我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发展。
5. 可塑性:年纪已大,观念固化,难以彻底改变,但可在某些方面施加影响。
最后,林宇在竹简上写下了一个重要的计划:
近期家族行动计划
1. 与舅舅夏侯庄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了解军中情况。
2. 向父亲曹嵩适度透露对时局的忧虑,影响其决策方向。
3. 关注母亲夏侯氏的政治见解,借助其在家族中的影响力。
4. 与弟弟曹德建立良好关系,培养未来的得力助手。
5. 通过杨彪等名士,了解更多朝中动态和士人动向。
6. 研究家族谱系,找出潜在的有用远亲,为将来网罗人才做准备。
7. 说服父亲增强家族防卫力量,为可能的动乱做准备。
写完这一切,林宇长舒一口气,将密码竹简妥善收藏。通过今天的探询,他对曹家的处境和家族关系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为未来的行动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他知道,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家族将是他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依靠。只有充分了解并善用家族资源,才能在动荡中站稳脚跟,进而实现改变历史的宏伟目标。
林宇躺在床上,回想着今天所了解的一切,心中已有了更加清晰的方向。他期待着几天后舅舅夏侯庄的到来,那将是他进一步了解军中情况、扩展家族影响力的好机会。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自己的根基,才能更好地创造未来..."带着这样的想法,林宇缓缓进入梦乡。
---
三天后,如约而至的夏侯庄带着曹德和他的儿子夏侯惇、夏侯渊来到了曹府。林宇第一次见到了历史上将成为赫赫有名的"盲目之虎"夏侯惇,此时的他还只是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但眼神中已有不凡的英气,身姿灵活,显然习武有成。夏侯渊比夏侯惇还小一岁,却已展现出沉稳的性格和敏锐的观察力。
夏侯庄一家的到来,为林宇了解家族背景和军中情况提供了绝佳机会。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不仅与舅舅夏侯庄建立了良好关系,还与两位表弟夏侯惇和夏侯渊结下了深厚友谊,并通过舅舅了解到了更多关于朝廷和军队的内幕,为自己的未来计划增添了更多实用信息。
夏侯庄告诉林宇,他此次来洛阳是为了述职,顺便看看家人。他带来了曹德,并表示希望林宇能与他一起学习武艺,共同进步。林宇欣然同意,并表示自己也很想学习武艺,以便更好地了解军中情况。
夏侯庄对林宇的提议表示赞赏,并表示会尽力帮助他。他还告诉林宇,夏侯惇和夏侯渊都是很有前途的年轻将领,将来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林宇对夏侯庄的建议表示感谢,并表示自己会努力学习,不辜负他的期望。他还向夏侯庄询问了更多关于朝廷和军队的内幕,夏侯庄都一一耐心解答。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林宇与夏侯惇和夏侯渊一起学习武艺,夏侯庄则与林宇的父亲曹嵩一起讨论政治局势。林宇通过这些交流,对家族的处境和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夏侯庄还告诉林宇,他会在洛阳多停留一段时间,以便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情况。林宇表示欢迎,并表示自己会尽力帮助他。
这次家族团聚,不仅让林宇对曹家的过去和现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他未来的计划埋下了重要的伏笔。他知道,在即将到来的动荡时代,这些家族关系将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