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往燕京
他找了诸多借口,诸如体验生活、适应环境之类,但实则是怀着结识杨蜜的心思。
虽说杨蜜此刻忙碌非常,艺考之前未必能碰面,但万一呢?
早结识早下手,若是等到艺考当日,面对众多竞争者,想要相识可就难了。
虽说日后是同班同学,但人家日程繁忙,怕是无暇顾及。
李泽生本不想让父母同行,毕竟他心理年龄己三十有余,自理能力不成问题。
但在父母眼中,他不过是个 17 岁的孩子,从未离开过他们身边,自是放心不下,执意相伴。
李泽生心中暗自叹息,也罢,就当是多陪陪父母。
上大学后,怕是只有过年才有时间回家。
假期定要西处奔波寻找剧组面试,若运气好进组拍戏,还得想法子赚钱,自是无暇归家,毕业后更是忙碌非常。
一家人在燕京电影学院附近的酒店订了两个标间,包月只需 6000 元,还包含早餐。
李泽生觉得甚是划算,环境也颇为不错。
前世,6000 元在燕京怕是连偏远地段的房子都租不到。
可惜,家中虽条件优渥,但想要在燕京买房却仍有难度。
李泽生深知,必须想法子赚钱。
好歹自己是重生之人,若不利用此优势,怕是会被网友诟病:都重生了还不去开公司,却跑来混娱乐圈,弃书!
以往看华娱小说时,看到此类书评,李泽生便觉无语。
去开公司那便是商战文了,喜欢商战的读者明知是娱乐文还非要阅读,完了还吐槽作者选择娱乐圈没前途,实在令人费解。
若是不喜欢,左上角点击关闭便是,何必浪费时间打字吐槽。
虽说李泽生也曾幻想过重生穿越之事,相信大多数网友亦有此念头,但又有几人会真的去记彩票号码呢?
前世的他毫无准备,只记得前世看跑男时提及的一次弃奖事件,奖金高达 1282 万元。
李泽生当时还特意查证,确有其事,发生在 08 年粤省莞城,中奖者买了两注,总计中奖 2565 万。
凭借重生这一“金手指”,李泽生清晰地记起了彩票号码。
虽说彩票之事充满不确定性,但试试无妨,不过区区 10 元而己。
球赛亦是一条生财之道,06 年有世界杯,几场精彩赛事的结果他仍记忆犹新。
只是大陆难以寻觅靠谱的博彩公司,不过高考结束后倒是可以前往港城一试。
晚饭后,李泽生告知父母一声,便打算前往网吧查询资料。
前世毫无规划,如今只能临时抱佛脚,看看能否寻得机会。
在附近寻得一家网吧,李泽生抬头望见柜台上方“禁止未成年人上网”的标识,这才猛地想起自己年仅 17 岁。
所幸此时管理并非十分严格,又或许是网管小姐姐被他的帅气所吸引,在他表明自己是艺考生前来查询资料后,便为他开了一台电脑。
05 年此时并无大事发生,股市亦较为平稳。
李泽生在网吧耗费数小时,唯一的收获便是比特币。
此刻比特币售价仅 100 多元一个,他记得前世其价格飙升至六万多,足足翻了 600 倍。
只是即便现在购买,怕是也要许久才能盈利,况且以他的资金,也买不起几个。
父母每月给他 5000 元生活费,总不能日日吃泡面度日,只能少量分批购买。
此外,苹果、BAT 这些股票亦是不错的投资选择,只是收益周期较长。
李泽生回到酒店,躺在床上,思绪如麻,苦苦思索着赚钱之法。
他计划 09 年大学毕业后自己拍摄电影,那时几百万尚可拍出不错的作品,再过几年,成本怕是要上千万。
印象中低成本高票房的电影有《疯狂的石头》《人在囧途》《失恋 33 天》等。
《疯狂的赛车》成本便高达 1000 万,《疯狂的石头》怕是赶不上了,但《人在囧途》《失恋 33 天》定要全力争取。
这两部电影于 11 年上映,剧本创作想必更早,他必须早做筹备,实在不行便拉投资也要将其拍出。
又或者效仿他人,邀请杨蜜拍摄《鲨滩》?
独自花费三万元拍摄自是不可能,但若是召集一众学校同学,将成本控制在 100 万以内绝非难事。
甚至可将其作为毕业作品,让学校负责特效制作。
写小说亦是一条途径,虽说难以赚得盆满钵满,但关键在于版权。
所幸前世李泽生闲暇颇多,喜爱的电影电视皆反复观看,如今回忆起具体台词与画面并非难事,将其文字化应当可行。
例如《仙剑》《三生三世》,还有《致青春》与《那些年》……只是他尚未踏入大学,便写怀念青春的小说,未免有些怪异。
至于那两本盗墓小说,李泽生未曾阅读,自是无能为力。
思索良久,李泽生决定先着手创作《火星救援》。
这部小说篇幅不长,将背景改为国内,细节无需完全还原,还可出版盈利。
还有《地心引力》,虽无原著小说,但可改编成小说。
《流浪地球》《三体》等还是罢了,总要给他人留些机会。
抄袭国外作品压力尚小,国内的还是算了,若非囊中羞涩,李泽生也不会打《人在囧途》《失恋 33 天》的主意。
他不过是凭借记忆将画面转化为文字,充其量算是小说化的剧本。
若要将纯文字小说照搬,他尚无此等能力。
唉,文抄公也并非易事。
写歌唱歌亦是可行之策,虽说音乐盈利微薄,但积少成多,还能积攒名气。
李泽生满心无奈,本想着早日在燕京买房,如今看来,怕是遥遥无期。
不涉足电影行业显然不行,演员薪酬终究有限,与自己投资当导演相比,简首是天壤之别。
看看吴晶,一部《战狼 2》便狂揽 20 多亿。
前世众多艺人转行当导演并非毫无缘由,难道真如他们所言:我只是想将脑海中的构想拍成作品呈现给观众?
说到底,还不是为了名利。
李泽生在床上辗转反侧,许久之后,终于为自己规划好了未来的道路。
每月购买 10 个比特币,同时创作小说出版,积极寻找剧组拍戏,趁机学习电影拍摄技巧。
06 年前往港城玩球赛,毕业前拍摄《鲨滩》上映回本,顺便检验自己的导演能力。
09 年务必存够 500 万,拍摄《人在囧途》。
前世《人在囧途》成本仅 700 万,自己只要精心绘制分镜头,严格把控作废镜头数量,理应能降低成本,若能使用数字摄像机拍摄则更佳。
只要这部电影问世,日后便可高枕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