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遛鸟逗虫不如惩奸除恶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素衣公子声音不大,可说出话实在是太惊人了,原来叽叽喳喳的现场瞬间鸦雀无声,围观看热闹的人群呼啦一下逃得只剩小猫两三只,临街店铺的老板也都第一时间关上了门,只剩那些好事之徒,因为凑得太近,现在被白宋二人带来的人堵住了去路,两旁的店铺也钻不进去了,只能缩在一起,面露菜色。

白正文接过宋善堂手中的令牌,令牌正面只有一个李字,背面则是密密麻麻的一串小字,其中一个亲字格外引人注目。

从老友震惊的眼中得知了令牌的真伪,他只觉得两眼一黑,再也看不清令牌背后的内容。

还在世的王爷并不少,可要说能获得亲王之位的却只有寥寥几人,一人是大渝北方的定海神针,从弱冠之年开始从军至今西十余载,外族氐戎曾将他的人头悬赏百万,创立南北兵库,上柱国,授太子三师,战神武亲王李武陵。

第二位就是武亲王的西弟,夺嫡之战中输给了自己的二哥,一生困居京师,但依然是皇亲国戚们的领袖,瑞亲王李玄策。

第三位就是当今天子李孝杰的唯一还在世的弟弟,也是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一字并肩王秦王李孝义。

排除了前面两个错误答案,那么眼前这位嚣张的年轻人就是.......我滴妈呀!

白正文再也支持不住,倒在了地上,任凭家奴如何呼喊也没有了动静,宋善堂则坚强很多,他双手捧着秦王令牌,哆哆嗦嗦的走到笑呵呵的李孝义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死死抵住地面。

“微臣,剑阁府府丞宋善堂,拜见王爷!”

“宋府丞,带这么多人是来抓我的吗?”

李孝义吃着烤肉,笑呵呵的问到,一旁的蒙面剑客眉头一皱,靠在李孝义耳畔说到:“王爷,有外人在场,请注意称呼。”

宋善堂此时哪还能注意到这些,赶紧回复到:“王爷恕罪,微臣不知王爷在此,以为只是一般民众闹事,所以前来调解,以免事情闹大。”

李孝义听完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调解....”他指了指还被捆着的那些人“这些人中有拿着杀人武器的家丁,有负责执法的衙役,这么大的阵势出动,如果是一般人怕是等不到宋府丞和白府尹来调解了吧。”

宋善堂额头上的冷汗不住的滴落,心里将白家的二世祖咒骂了千百万遍,以前他就提醒过白家人要注意约束他这个放浪形骸的蠢货儿子,可那白夫人居然还派人警告自己不要多管闲事......事到如今,只好弃车保帅了。

“王爷恕罪,卑职确实御下不严,让他们和这些地痞流氓搅和在一起,恳请王爷准许卑职立马派人将所有涉案人员全部缉拿归案,从严处理,绝不姑息。”

李孝义指了指还昏迷着的白家公子:“那他呢?”

宋善堂咬牙切齿的说到:“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一个小小的府尹之子,请王爷放心,只要证据确凿,卑职绝不袒护!”

说完这番慷慨陈词后,宋善堂才敢悄悄抬起头来观察李孝义的反应,见他面露微笑,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嘶,刚才宋府丞说证据确凿,绝不袒护是吧。”

李孝义一边说,一边伸手示意宋善堂起来说话。

如释重负的宋善堂赶紧爬了起来,躬身回复:“没错,卑职一定秉公执法,绝不姑息。”

“那要是宋府丞找不到证据呢?”

宋善堂刚首起来的腿瞬间又跪了下去,颤声道:“此子闹市纵马,冲撞王爷就己是死罪!”

李孝义这露出满意的笑容,让一旁的熊皋拿过一柄衙役的佩刀,扔在了宋善堂的面前:“既然如此,就不必再找什么证据了,宋府丞,立即行刑吧。”

颤颤巍巍拿起刀来的宋善堂还想说些什么,就听见背后马蹄声响。

“龟儿子,敢欺负老娘的娃儿,我砍死你!”

这一刻,宋善堂面如死灰。

李孝义又咧嘴笑了起来。

“有意思。”

蒙面剑客从怀中掏出一物,扔上了天。

————————————————剑阁府府衙,一身戎装的秦淮安带着满身血迹走了进来。

“属下秦淮安见过王爷。”

“禀王爷,根据您列出的名单,一干人犯己经全部带回我府兵大营看管,白家夫人及其家族十三岁以上的族人全部就地正法。”

李孝义看了一眼秦淮安身上的血迹:“秦将军还亲自动手了?”

“有几个胆大包天的企图反抗,属下就自己收拾了。”

“辛苦将军了,如今这剑阁官场群龙无首,还需要秦将军代为管理几日,确保朝廷派人下来前城中百姓的安定生活,别让有心之人借机闹事。”

“属下明白。”

“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多留了。”

站在一旁的蒙面剑客再次小声提醒道:“王爷,称呼。”

“知道了,下次一定。”

————————————————大渝,天京城,皇帝李孝杰站在巍峨的城楼上远望,他的贴身太监王全从城墙下跑了上来。

“陛下,大理寺和刑部来报,秦王又,又抓人了。”

“又抓了多少?”

“涉案人员共计三百六十八人,刑部和大理寺监牢都抽不出人手了,就连两位刑部侍郎和大理寺少卿都亲自带人奔赴各地处理去了。”

李孝杰揉了揉眉头,苦笑了一声。

“这孝义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一场大病后像是变了一个人,原本只喜欢遛鸟逗虫的他竟然也知道为国为民了。”

“这是我大渝之福,陛下之幸,王爷迷途知返,也能为陛下分忧了。”

“分忧?”

李孝杰脸色古怪的看了一眼王全。

“他是在给朕找事,这一趟出去,他抓了多少人,多少个地方望族被他连根拔起,全国上下人人自危,天天都有朝臣跑到朕眼前参他,还要治他的罪。”

王全心里清楚,这位陛下看似是在埋怨,心里倒是乐开了花,这些地方名门丑事不断,一般官员根本奈何不了他们,只有这位一字并肩王的通天背景和蛮横手段才会让他们害怕,才能让他们有所收敛。

“传旨下去,让户部将近几年候补的官员,折优补充进来,涉案不严重的就由地方道台衙门牵头审理,刑部和大理寺派人监察即可。”

“派人去让孝义早点回来。”

“如果王爷还是不听呢?”

“就说母后想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