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桶金

大浪淘沙 黄文新 2024-12-13 15:30:58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这个一般是以前大户人家给管家们打的。”

  “应该不止一副吧?”

  乌乌泱泱的路人堆中间,突然给一个人让了路。

  来的人四十岁上下,穿了一身半旧的劳保服,脚上是一双绿胶鞋。

  一口很浓重的南方口音。

  “老板好眼力,这一套是五把。”

  说着黄文新把五把算盘都从帆布袋子里掏了出来。

  从上到下排开。

  人群嗡一声,炸锅一样。

  这么好的东西,居然有五把?

  劳保哥扭脸朝后面一点,上来一个高中生模样戴黑框眼镜的小孩。

  递来一把放大镜。

  劳保哥把袖子挽了挽,蹲在路边,拿放大镜挨个看珠子。

  怕的是掺进去两颗假的,这东西就不上价了。

  只是这一抖手,却露出来手腕上的一块明晃晃劳力士金表。

  黄文新朝黄皮子对眼神。

  黄皮子收到信号,皱眉摇摇头。

  他也不认识这是哪来的主顾。

  这潘家园人流量这么大,三教九流都来看热闹。

  每天都有新的老板光顾,也有老东西打眼。

  他从来没见过劳保服,和算盘小哥一样,都是生面孔。

  一时黄皮子倒是有点后悔,刚才提柳五爷的事。

  这人要是奔着柳五爷来的,不是把卖算盘的孩子害了吗。

  赶紧上前搭腔:

  “这位老板贵姓?”

  黄文新听到黄皮子开口,顺势把万宝路散了两根。

  劳保哥和高中生都没接。

  “鄙人姓李。”

  说完把放大镜也收了起来,很满意地点点头。

  “不瞒两位老板说,鄙人在榕城有个小店。”

  “有一位老相识特意让我找找算盘戥子这东西,想改改他家里的风水。”

  “刚才提到的柳五爷,不知道能否割爱。”

  “这几件,我全部拿了,保证不会在市场上流出来。”

  黄皮子一听这人介绍来历,神经就放松了下来。

  甭管真假,至少不是砸场子的。

  还没等说话,却见隔壁卖牛角、虎鞭、大力丸的老王哈哈大笑:

  “李老板,你听这黄皮子扯淡呢!”

  “柳五爷是什么人物,在前门做买卖的体面人,多长时间不来咱们潘家园了。”

  “也就黄皮子,当年不知道哪里淘换来一个错金银的马鞍,被柳五爷看上了。”

  “以后不管是谁来,都把这位爷扯进来拉大旗。”

  “您看上只管问,不用怕。”

  劳保哥也笑了。

  此时围着的路人越来越多。

  大家都抻脖子等着看成交价。

  按理说买主已经露了这东西下家有用,黄文新大可以绷价。

  但是今天是他第一次在潘家园亮相。

  就算少赚点,也得把招牌打出去。

  “李哥,我年纪轻,没想到第一次跑江湖就碰到识货的贵人了。”

  “家大人给我拿了这个,当以后做古玩的本钱。”

  “临行前也跟我说了个价。”

  说完伸出食指比了个1。

  “一千块钱,您五把全拿走。”

  在1990年,一千块钱,几乎是普通工人小半年的工资了。

  可以买三辆自行车,或者两台索尼牌的黑白电视机。

  购买力还是很可观的。

  李老板没有墨迹,直接从裤兜掏出来一个鳄鱼皮夹子。

  数了十张崭新的百元大钞递给黄文新。

  高中生模样的小孩推了推眼镜,嘴角抽搐地婉拒了黄文新递来的帆布包。

  然后像变戏法一样,不知从哪里扯出来一个皮箱子,里面铺着好几块红色天鹅绒布。

  小心翼翼的把五把算盘都收了进去。

  成交十分顺利,前后也就半个小时。

  黄文新认真地把十张四人头的头发丝都捻了一遍。

  黄皮子也从裤兜里拿了一个小的紫外验钞灯,帮黄文新查看了,都是真的。

  穿劳保服的李老板看到他们当面验钞,也没恼,反而连连点头,说应该的。

  “我们最近都在劲松的客来宾馆。”

  “小兄弟要是有什么不放心的,随时来找我,我叫李茂昌。”

  黄文新大方的和李茂昌握了握手。

  这人出手十分大方,眼力也准。

  就算故作低调,穿一身便宜货。

  可是人的气质是掩盖不住的。

  至少是个常年混迹古玩圈的小老板。

  但奇怪的是,李茂昌的右手,全部是粗糙的老茧。

  和常干农活的老把式不同,他们是握锄头的部位才有。

  李茂昌的整只手掌,全都都已经茧化了。

  黄文新内心奇怪,面上没露出来半点,笑得十分真诚:

  “好说,李老板,祝您发大财。”

  李茂昌和高中生收到货后,没有继续逛地摊,一路朝出口走去。

  路人也都散了。

  黄文新目送两个人的背影,若有所思。

  一般长江以南做古玩生意的,这个年代都会去杭城淘货。

  那边的规模完全不输潘家园。

  千里迢迢来北方找算盘,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

  正寻思着,后背被黄皮子拍了一下。

  “好小子,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想我当年,一宗买卖能卖一千块的时候,都他妈四十了。”

  黄文新被拍回了神,赶紧把之前说好的五块钱管理费塞在黄皮子手上。

  他正需要一个在潘家园摸爬滚打的老人,打听消息。

  谦虚几句,再加上会来事儿。

  一根烟的功夫,就和黄皮子打热了。

  听到是本家,黄文新马上改口叫了叔。

  哄得黄皮子龇着牙花子乐。

  虽然只有个把小时的交情,黄皮子却打心眼里喜欢这小子。

  他这半辈子,因为投机倒把蹲了几年局子,落下病根,没有子女缘了。

  眼下虽然政策好了,钱也赚了不少。

  但是除了老家一个老娘,还是孤家寡人的过日子。

  和黄文新聊的投契,他就起了个收徒弟的心思。

  只是不知道人家看得上看不上。

  “小黄啊,你是这就回沈北,还是再看看?”

  “不急,好不容易出来见见世面,我打算多待一阵子再走。”

  听说黄文新还要在京城待几天,黄皮子更高兴了。

  一边哼铁血丹心,一边把摊子都收了。

  “走,咱爷俩喝两口去。”

  “你不急的话,周六早上三点,还过来。”

  “我带你逛逛鬼市,那才有高货呢。”

  黄文新很痛快地唉了一声答应了。

  “行,黄叔,带我见见世面。”

  “今天得了利市,咱吃涮羊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