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胖婶
杨尚清不禁轻轻读了出来:“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书桌正对着的内墙上是一幅较大的画作,正是模仿徐悲鸿老师的经典驷马图。
大床正对是一道***门,大门两侧做了一道格挡,上面是传统推拉窗户,窗台上放着一些常用的小玩意。
出来就是稍大的一间客厅,客厅也是在靠近西卧这边一道***门,客厅里面还联通着一个小房间是小米的房间。
客厅的正中挂着伟人的画像,靠近小米卧室的一侧放着一高一矮两个橱柜,高度上面***门,下面是五层抽屉,矮的下面***门,上面两个抽屉,上面放着两个枣红色的暖壶。
再过来是一个园制餐桌,靠窗一个木制沙发,正中还有一个柴火炉子,又黑灰色的管道联通各个房间,伟人画像的右斜下方是两个冰箱大小带着些许古典风味的五层书柜。
“咚咚……咚”几声像莫斯电码一样的敲门声响起,打断了杨尚清的思考。
“那姐姐来了,清哥哥,我去开门……”杨尚清还没有动作,小米咕噜噜从床上爬下来,话还没说完,像个小陀螺,风风火火就跑到外面去了。
“慢点跑,别摔了”杨尚清赶忙跟上。
还没走两步,么门帘就被掀开,露出一大一小两个身影,紧跟着一位衣着朴素,端着砂锅身形微胖的妇人跨进屋来,开口便问:“刚刚听到屋内笑闹之声,我就知道小杨你醒来了,来来来,我昨天刚好买了一只老母鸡,正好给你补补。”
边说便将砂锅放到了柴火炉上,熟练的从橱柜拿出西双碗筷,摆上了饭桌,又拿了一只勺子,将鸡肉鸡汤盛入其中,只是杨尚清发现其中一只碗中好像没什么肉,只有几个土豆块。
杨尚清看这情况,也知道两家平时来往比较频繁,招呼两小只上了饭桌。
“赵姨,我这还没好利索,太油腻不好,我来给你拨拉两块肉。”
李娜很懂事地说道“妈妈,我也不太饿,我也给你两块。”
“我也要,我也要……”小米左右瞅瞅,高高的举起手,像是课堂要抢答问题的学生“哈哈哈……”不知什么触动了赵婶,她笑得前仰后合,首拍大腿“小杨啊,平时胖婶胖婶的,怎么发了高烧,脑子烧胡了,还赵姨,哈哈……”边说边笑,惹得两小只也跟着笑个不停。
杨尚清大囧,前身干的好事。
杨尚清刚想说点什么。
胖婶大手一挥:“而且我挺喜欢胖婶这个称呼,给人亲切感,可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还有,你们几个臭小子,我不需要你们发扬什么风格,锅里面还有很多,我等会等李娜他爸回来一起吃。”
“快吃,快吃,一会凉了就不好吃了。”
两小只早就等不及了,见状连忙开动。
杨尚清笑了笑,边吃边对胖婶道:“我李叔还在办公呐。”
“可不是,自从上个月光明日报发表那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后》评论员文章后,三天两头的学习会,也不知道有什么好开的,上级一声令下,跟着党走,冲着红旗冲就是了。”
“哈哈,胖婶,这篇报导里面可是有着大文章,船大难掉头,治大国如烹小鲜,更何况是治理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国家政策的调整往往要先统一党内外各种声音,这就是先吹吹风嘞,放心吧,好日子在后面呐.。”
胖婶见杨尚清神色专注,不像是随意说说,沉吟片刻,开言道:“小杨,啊!
胖婶说不出那么多大道理,但胖婶就认准一句话,为人民服务,而且你说得对,只要全国人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总会越来越好的。”
杨尚清笑着点点头,放下己经吃完的碗筷,目光却停留在夜己发黄的墙壁,而此刻灯光下映照的几条身影,却是显得那么团结,那么紧密。
话说话赶,督促两小只吃完,洗净碗筷,胖婶就先回去了,李娜和小米玩了一会,看了一会书也回去了。
督促小米洗漱完,泡泡脚收拾好就安排睡觉了。
可能是白天睡得多,也可能是第一天穿越,这一夜,杨尚清只觉得难以入眠。
望着黑黑的屋顶开始回想起《大江大河》的剧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每一个阶层的人都在努力绽放自己,正是这些勇立潮头者,书写着这个时代的澎湃汹涌。
40年的改革浪潮推动着时代巨轮壮阔前行,被命运眷顾的时代弄潮儿在向着大江大河奔腾不息,不舍昼夜,通过宋运辉、雷东宝、杨巡等一个个人物的命运与成长,他们的人生轨迹,每一次重要抉择,都与时代的变化紧密交织,有人被淘汰,就有人成为弄潮儿。
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三个人物三条线,情节推进采取花开三朵各表一枝的方式,时而交互,时而分述,把那个年代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社会生活画卷一页一页展开给我们看,带给我们无限的感慨和无尽的思索。
从小家境优越留学归来的梁思申,,江湖气足讲义气但却束缚在中国传统女性理念的韦春红,一辈子胆小谨慎略为懦弱的宋家父母,温柔能干内热外冷的宋运萍,平凡可爱但不思进取的程开颜,头脑灵活理性聪明的任遐迩,心高气傲单纯的女大学生杨俪……想着想着,杨尚清沉沉睡去……一颗流星划过明亮的夜空,似乎昭示着什么。
夜色渐浓,整个晋陵县城渐渐归于宁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