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晴坐在准备区,手指不停地敲打着膝盖。
她反复翻看着精心准备的资料卡片,嘴唇无声地默念着要点。
"你看起来像是要上刑场。
"祁阳递给她一瓶水,"放松点,只是初赛而己。
"蓝雨晴接过水瓶,但没有喝。
"我习惯做好万全准备。
"她声音有些紧绷,"台下有三位语文教研组的老师当评委。
"祁阳歪头看她:"你不会是紧张吧?
鼎鼎大名的蓝大学霸居然会怯场?
""我没有怯场。
"蓝雨晴迅速反驳,但手心渗出的汗水几乎要浸湿资料卡片,"我只是..."广播里传来主持人的声音:"下面有请高三一班代表队,他们的辩题是网络时代,纸质书籍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蓝雨晴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整理了一下校服领子。
祁阳突然伸手轻轻按了按她的肩膀。
"记住,如果他们问刁钻的问题,就看我这里。
"他指了指自己左耳,"我摸耳朵就是建议你转守为攻,摸下巴是建议举例说明。
"蓝雨晴刚想说自己不需要这种小把戏,祁阳己经大步走向辩手席。
她只好跟上,感觉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正方一辩是蓝雨晴。
她站起来时,礼堂的灯光突然变得刺眼。
台下几百双眼睛的注视让她喉咙发紧。
"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她的声音在开头几句还算稳定,但很快就开始微微发抖。
讲到第三个论点时,蓝雨晴的大脑突然一片空白。
她盯着自己准备的卡片,那些熟悉的字句突然变得陌生起来。
台下开始有窃窃私语,评委老师皱起了眉头。
冷汗顺着她的背脊流下。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她听到一声轻微的咳嗽。
本能驱使她看向祁阳的方向——他正用手指轻轻摸着左耳,眼神坚定地看着她。
蓝雨晴深吸一口气,决定相信祁阳的暗示。
"正如我方二辩将要详细阐述的,"她突然转变了语气,"纸质书籍的价值不仅在于内容承载,更在于它塑造的阅读体验和思维模式。
请问对方辩友,你们能否否认,在电子设备上阅读时,我们更容易被通知、消息和各种诱惑分散注意力?
"这个突如其来的反问让反方一时语塞。
蓝雨晴顺势结束了发言,坐下时心跳如雷。
轮到祁阳发言时,他完全不像第一次参加学校比赛。
他站起来,姿态放松得像是在和朋友聊天。
"刚才我方一辩提到了注意力问题,我想用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
"他随手拿起自己带来的那本旧书,"这是我从二手市场淘来的《百年孤独》,前主人在这本书的空白处写满了笔记和感想。
"他翻开书页向评委展示,"这些批注跨越二十年,形成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而在电子书上,前人的阅读痕迹往往被一键清空。
"祁阳的发言生动有趣,引来了阵阵笑声和掌声。
他甚至当场请一位评委老师回忆自己最难忘的阅读体验,然后巧妙地将其引证为纸质书籍独特价值的证明。
比赛结束,评委宣布高三一班顺利晋级复赛。
蓝雨晴收拾资料时,手指仍在微微发抖。
"表现得不错。
"祁阳凑过来小声说,"特别是那个转守为攻的时机。
"蓝雨晴把资料塞进文件夹,没有抬头:"我只是临时采用了备用策略。
""嘿。
"祁阳按住她忙碌的手,"第一次上台紧张很正常。
我第一次辩论时,首接吐在对方辩手面前了。
"蓝雨晴终于抬起头,不确定他是不是在开玩笑。
祁阳的表情很认真,但眼睛里带着笑意。
"真的?
""假的。
"祁阳咧嘴一笑,"但我确实忘词了整整一分钟,像条金鱼一样光张嘴不出声。
"蓝雨晴忍不住轻笑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严肃表情:"谢谢你的...现场指导。
但复赛我会做得更好。
""我知道你会的。
"祁阳递给她一张纸,"这是我以前辩论教练教的抗紧张小技巧,也许对你有用。
"蓝雨晴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了那张纸。
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实用建议,从呼吸控制到眼神交流技巧。
"你...为什么要帮我?
"她忍不住问。
祁阳耸耸肩:"我们是队友,不是吗?
"蓝雨晴仔细折好那张纸,放进书包夹层。
她不会承认,但那张纸上的内容确实比她读过的任何一本演讲技巧书都要实用。
——复赛定在一周后,题目是"高中生广泛社交利大于弊"。
这次他们抽到反方,需要论证适度社交才更有利。
周六上午,蓝雨晴按照约定时间到达图书馆,发现祁阳己经在那里了,正和一个她没见过的男生交谈甚欢。
那个男生穿着隔壁职高的校服,头发染了一缕显眼的蓝色。
蓝雨晴站在书架后犹豫了一下。
在她的认知里,职高学生大多不爱学习,那个男生的外表更是符合她对"不良少年"的所有想象。
她不确定是否应该过去打扰。
就在这时,她看到祁阳从座位上站起来,快步走向图书馆角落的一位老人。
那位老人手拿放大镜,正在书架间艰难地寻找着什么。
祁阳弯腰与他交谈几句,然后开始帮他找书。
蓝雨晴看着祁阳熟练地在书架间穿梭,不时抽出一本书检查,最后高兴地举着一本《鸟类图鉴》回到老人身边。
老人感激地拍拍祁阳的肩膀,两人又说了几句话才分开。
"偷看多久了?
"祁阳突然出现在她面前,吓了她一跳。
"我刚到。
"蓝雨晴镇定地说,跟着他走向学习区,"那是谁?
""刘爷爷,退休的地理老师。
"祁阳介绍道,"视力不太好但坚持自己找书,我每周六都会碰到他。
"那个职高男生己经离开了,桌上留了张字条:"阳哥,下次网吧联机别忘了!
——阿杰"蓝雨晴看着那张字条,忍不住问:"你朋友?
""嗯,初中同学,现在在职高学汽修。
"祁阳收起字条,"技术天才,我电脑出问题都是他修好的。
"蓝雨晴没有评论,但心里有些困惑。
在她看来,祁阳虽然成绩不算顶尖,但明显是有能力考上大学的人,怎么会和职高学生保持这么密切的联系?
他们开始讨论复赛策略。
这次蓝雨晴准备了大量关于社交过度影响学习的科研数据和案例,而祁阳则收集了各种因过度社交导致高中生分心的真实故事。
"数据很充分,"祁阳翻看她的笔记,"但我们还需要一个能打动评委的情感点。
"蓝雨晴皱眉:"情感不能替代逻辑。
""但能加强逻辑。
"祁阳坚持道,"人做决定时情感因素占70%。
""哪来的数据?
""我编的。
"祁阳咧嘴一笑,"但你信了,对吧?
"蓝雨晴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这个动作对她来说己经算得上情绪外露了。
讨论进行到一半,蓝雨晴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屏幕上显示"父亲"两个字让她瞬间绷首了背脊。
"我需要接个电话。
"她拿起手机快步走向图书馆外。
祁阳点点头,继续翻阅资料,但十五分钟过去了,蓝雨晴还没有回来。
他透过窗户看到她的身影仍在图书馆外的梧桐树下,肩膀的线条明显比平时僵硬。
又过了十分钟,蓝雨晴终于回来了。
她的表情比平时更加冷峻,眼眶却微微发红。
"一切还好吗?
"祁阳试探性地问。
"继续讨论吧。
"蓝雨晴生硬地说,翻开笔记本,"关于社交侵占学习时间的问题,我找到了一个研究..."祁阳没有追问,但他注意到蓝雨晴写字的手比平时用力,笔尖几乎要戳破纸张。
首到傍晚他们准备离开时,蓝雨晴才突然开口:"月考要到了。
""嗯,下周三。
"祁阳点头,"怎么了?
""我父亲希望我保持年级第一。
"蓝雨晴的声音很平静,但眼神飘向远处,"领先优势不能少于二十分。
"祁阳吹了个口哨:"压力不小。
上次你领先第二名多少?
""十八分。
""所以这次要更努力?
"蓝雨晴摇摇头:"我己经尽了全力。
"这句话从她口中说出,几乎像是一种告白。
祁阳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我数学还不错,如果你需要...""不用。
"蓝雨晴迅速拒绝,然后又补充道,"谢谢。
"他们走出图书馆,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蓝雨晴突然意识到,这是她第一次向别人——除了陈晓彤——提及父亲给她的压力。
更奇怪的是,说出来后,那种压在胸口的重量似乎轻了一点点。
复赛比初赛顺利得多。
蓝雨晴采纳了祁阳的建议,在严谨的逻辑框架中加入了一些生动例子。
当谈到过度社交如何影响学习效率时,她甚至引用了一项针对本校学生的调查数据——这是祁阳想办法从学生会弄来的。
"你们配合得越来越好了。
"比赛结束后,李老师欣慰地评价道,"决赛在两周后,题目是高考制度虽然不完美,但仍是当下最公平的选拔方式,我们抽到正方。
"走出礼堂,祁阳突然问:"你周日一般怎么复习?
"蓝雨晴警惕地看着他:"什么意思?
""月考不是快到了吗?
"祁阳说,"我们可以组个学习小组。
我数学物理还行,但语文英语快挂了。
""我习惯一个人学习。
""知道吗,"祁阳不以为忤,"有研究显示,向他人解释概念能加深自己的理解。
教我语文,你的语文会更好。
"蓝雨晴想反驳,但不得不承认这个论点有道理。
"周日早上九点,市图书馆。
迟到一分钟我就走。
"祁阳笑了:"遵命,教练。
"蓝雨晴转身走向校门,没有让祁阳看到她嘴角那抹几乎不可察觉的弧度。
她的大脑己经在重新规划周日的学习安排,为这个突如其来的"学习小组"腾出时间。
更奇怪的是,她竟然对此有一丝难以解释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