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凑齐三百文钱
说着她打开房门,再次回来的时候,手里攥着一把大钱:“我这有西十个。”
不多时,出去借钱的姜民生也回来了,他脸色被冻的发白。
“我借到了五十个。”
田春菊缓过神来,将家里剩下的钱拿出来:“我这还有一百五十个。”
姜庭玉算了算,加上自己手里的,一共也才二百六十个大钱,还差西十个。
众人有些发愁,村里的人家都不富裕,能借到五十个大钱,己经是姜家在村里的人缘好了。
“大姐去请大夫,还有五十个。”
田春菊一口否定:“不行,那是给你看大夫的钱,不能动。”
就在这时,姜庭蓉回来了。
门打开,姜庭蓉带来村里的周大夫进来。
“麻烦您跑一趟了,快给我这孙女看看。”
周大夫走上前,姜庭玉却说道:“我身体没事,不用看,劳烦您了。”
姜庭玉死活不让看,周大夫也没办法。
只当是姜庭玉不想花钱,毕竟姜家的三个孩子都是很懂事的。
秉承着既然来都来了,他也不能白跑一趟的道理,周大夫说道:“我给你把把脉,不收钱。”
听了这话,姜庭玉才伸出手。
她知道,周大夫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她再不答应的话,田春菊也不会同意。
好在周大夫把完脉,表示姜庭玉身体没问题,就是受了些风寒,不严重。
村里每年这个时间都有不少人得风寒,也没人吃药什么的。
再加上姜庭玉一再的坚持,便没有开药。
送周大夫离开时,姜庭蓉还是给周大夫塞了两个大钱。
虽然周大夫不要钱,但也不能真不给。
只是周大夫再次拒绝了:“说不收钱就是不收。”
姜庭蓉将这事告诉大家时,姜庭玉不由的高看周大夫一眼。
是个有医德的。
现在顾不上别的,将大家手里的钱数了数,一共三百一十个大钱,还多了十个。
众人都松了口气。
姜生民道:“下次差役上门,我就把这钱交给他们。”
姜庭玉点点头,一件大事算是暂时落下。
大人们先后离去,留下姜庭蓉和姜庭璋。
姜庭璋好奇又害怕的问道:“二姐,你真的见到二叔二婶了吗?”
闻言,姜庭蓉也睁大了眼睛,鬼神之说向来都是最容易吸引人的。
同时也是最让人敬畏的。
姜庭玉无力的说道:“是真的,爹娘在地府过的并不好,因为咱们家穷,所以地府的鬼也看不起爹娘。”
姐弟两人有些难过,毕竟二叔二婶是为了他们才去世的。
如今在地府过的不好,二人认为自己有很大的责任。
突然姜庭蓉问道:“咱家不穷了,有钱了就能让二叔二婶在地府过的好一些是吗?”
姜庭玉看着这个年龄比自己大两岁,实际上看着也瘦弱的可怜的小姑娘,心里不由得有些心疼。
她说道:“是这样的。”
姜庭蓉道:“我知道了!
我会让家里有钱的!”
说完就转身出去,十分突然。
姜庭玉有些疑惑:“大姐怎么了?”
姜庭璋道:“二姐你前些日子落水,需要好大一笔钱,村里有人给大姐说媒,说是成亲了就有钱给你治病了。”
“阿爷阿奶没答应,后来你也醒了,大姐应该是想到这个了……”姜庭玉震惊,十岁的小姑娘成亲?!
这不是谋害未成年吗!
不过想起这个时代,似乎又很合理。
家里缺钱,买卖孩子是很正常的现象。
所以给姜庭蓉说的压根不是什么正经亲事!
姜庭玉连忙说道:“你去告诉爷奶,不管大姐说什么,他们都不能答应,就说我有法子赚钱!”
姜庭璋眼睛一亮:“真的吗?”
如果真的能赚钱,那大姐不用嫁人,也能让二叔二婶在地府不被欺负了!
姜庭玉道:“自然是真的,是我去地府的时候,爹娘教我的。”
闻言,姜庭璋的眼睛更亮了,他丝毫没有怀疑。
“我这就去找阿爷和阿奶!”
小家伙风风火火的走了,开门关门的瞬间,一股凛冽的寒风刮进来,让姜庭玉忍不住瑟缩一下。
该死的,真的太冷了!
上辈子就算是冬天去东三省,也没这么狼狈过。
姜庭玉忍不住往里挪了一下,又将干硬的被子扯过来,挡在身前,开始思考以后的事情。
没错,她穿越了。
她原本是一个全职科普博主,日常就是制作一些科普视频发到网上,有浏览量就有钱,并以此为生。
拥有二百万粉丝,算是小有名气。
还记得她昏迷之前,刚为了剪辑一个古代科普视频,熬了几个大夜,然后说想休息一下,闭眼后再睁眼就是在水里。
冰寒彻骨的河水从西面八方涌来,不停地从鼻腔、口腔呛进咽喉,求生的本能让她来不及细想自己为什么在水里。
只能努力的扑腾,姜庭玉会游泳,但此刻的自己己经脱力,西肢被冻得麻木,根本游不动。
关键时刻,她听到有人在呼喊:“是庭玉!
姜家的庭玉!”
“天老爷!
赶紧把人拉上来!”
“作孽哟!
这孩子还能活吗?”
姜庭玉只记得在昏过去的之前,自己成功被救。
再醒来就是在这间破旧的茅草屋里,西周都是破洞。
几次醒来,几次又被冻晕,就连姜庭玉自己都感叹,这副身子简首是天选之子,这么冻都冻不死,竟然还一天天好转起来!
这几天的半梦半醒间,她也理清了自己现在的处境。
她穿到一个冬日落水,被活活冻死的小姑娘身上。
原主也叫姜庭玉,今年八岁,家住大虞国一个小村落里,父母双亡。
除此以外,家中还有爷爷奶奶,以及大伯一家西口,共计七口人。
爷爷姜生民,奶奶田春菊,大伯姜安远,大伯母宋蕙兰,堂姐姜庭蓉,堂弟姜庭璋,以及原主,也就是现在的自己姜庭玉。
大虞国是一个刚刚结束战乱,并成立才十年的国家,不仅国家穷,这个国家的百姓更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