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王邸初逢
灯笼的光晕透过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晃动的人影。
宋沅刚将冻得发紫的手指拢进暖炉,就听见王姨娘身边的周嬷嬷扯着尖嗓子在外头喊:"大姑娘可在屋里?
夫人听闻姑娘落水,特遣老奴送些驱寒的姜汤来。
"翠萍气得脸色发白,攥紧了手中的干帕子:"姑娘,这姜汤来得蹊跷,怕是......""无妨。
"宋沅打断她,声音因寒气侵体而带着一丝沙哑,却异常平静,"请周嬷嬷进来吧。
"门轴"吱呀"一声推开,周嬷嬷捧着黑漆食盒走进来,目光在宋沅湿透的裙摆和苍白的脸上转了转,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哎哟,大姑娘这是遭了多大的罪呢。
夫人说了,姑娘身子金贵,可不能染了风寒。
这姜汤是特意加了红糖的,暖身子最好。
"她将食盒放在桌上,掀开盖子,一股浓烈的姜味混着甜腻的糖香弥漫开来。
宋沅垂眸看着那碗黑褐色的汤汁,眸光微冷。
"有劳周嬷嬷跑一趟。
"宋沅并未去接,只是指了指旁边的条案,"放在那里吧,我稍后自会饮用。
"周嬷嬷脸上的笑容僵了僵,显然没料到她如此冷淡。
以往宋沅虽性子沉静,却也懂规矩,从未如此疏懒。
她眼珠一转,故意拔高声道:"大姑娘可不能耽搁,这姜汤趁热喝才好。
方才老爷还在夫人院里念叨呢,说姑娘若是病了,耽误了过几日宫中的赏梅宴,可是给相府丢脸......""赏梅宴?
"宋沅抬眸,睫羽上还凝着未化的冰晶,"我竟不知还有此事。
""姑娘这是说的哪里话。
"周嬷嬷皮笑肉不笑,"三日后皇后娘娘在御花园设宴,邀请各府适龄公子小姐赏梅。
老爷早说了,要让姑娘和二姑娘一同前往,也好在皇室面前露露脸。
"她特意加重了"二姑娘"三个字,语气里的暗示不言而喻,在丞相心中,得宠的庶女远比失势的嫡女更有资格代表相府。
宋沅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原来如此。
有劳嬷嬷告知父亲,女儿知道了。
"周嬷嬷见她始终不接姜汤,也不好再多留,只得伏了伏身,领着小丫鬟退了出去。
门刚关上,翠萍就忍不住骂道:"这老虔婆分明是来看姑娘笑话的!
那姜汤指不定放了什么东西,姑娘可千万不能喝!
""自然不会喝。
"宋沅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
雪不知何时停了,月光洒在庭院里,将老梅的枝干勾勒出清冷的轮廓。
她想起母亲临终前托人带回的信,信中只写了一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那时她尚不懂,如今才明白,母亲是要她守住本心,不必迎合旁人。
"翠萍,"宋沅转过身,眼神比窗外的冰雪还要清澈坚定,"去打些热水来,我要更衣。
过几日的赏梅宴,我去。
"翠萍愣了一下,随即用力点头:"好!
姑娘想去,咱们就去!
谁还能真把咱们踩在脚底下不成!
"三日后,紫禁城御花园。
一场大雪将亭台楼阁装点得银装素裹,唯有那一片梅林开得如火如荼,暗香浮动,引得游人驻足。
宋沅身着一身艳红的锦缎袄裙,站在一株绿萼梅下,身姿纤弱,却自有一股清冷孤傲的气韵。
不远处,宋湘正穿着一袭月白色镶银狐毛斗篷,被一群公子小姐簇拥着,笑靥如花。
她时不时朝宋沅这边瞟上一眼,眼神里满是得意与挑衅。
父亲宋丞相则陪在几位大臣身边,谈笑风生,自始至终未曾看宋沅一眼。
宋沅早己习惯,只当他们是背景板,目光落在枝头绽放的梅花上。
忽然,一阵沉稳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伴随着内侍尖细地唱喏:"淮阳王殿下驾到——"人群顿时安静下来,纷纷向两侧退让。
宋沅下意识地抬眸,只见一道玄色身影在众人的簇拥下走来。
来人身形挺拔,面容冷峻,眉眼深邃如寒潭,一身墨色锦袍上用银线绣着暗纹云蟒,更衬得他气质矜贵,不怒自威。
正是淮阳王,顾昭。
宋沅曾在宫宴上远远见过他几次,只知道他是当今圣上的胞弟,手握兵权,却极少在京城露面。
没想到这次赏梅宴,他竟也来了。
顾昭的目光淡淡扫过人群,在触及宋沅时,似乎微微停顿了一下。
宋沅心中一凛,连忙低下头,只觉得那目光如同寒星,仿佛能看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