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朝建立刚满五年,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内有顽固势力,占据半壁江山的沁丞相党羽的威胁,外有赵楚两国的虎视眈眈。
“皇帝和大臣们是何应对计划?”
我委身坐在太子身侧问道!
“如今朝堂上己分两派,各执一词,一时难有解决良策啊!”
太子愁绪满面。
朝堂上一片乌烟瘴气,以皇帝和我父亲为首的主战派,丞相沁乌珠及其心腹为首的主和派,朝堂之上日日唇枪舌剑。
“沁相,战争未起,就割地和亲,是何道理?
说话的是我的父亲宁守衡,父亲虽年过花甲,却像一座古钟矗立在朝堂之上。
丞相甩着肉嘟嘟的脸蛋问: “宁将军有何高见?
我等也不愿割地和亲,可以我朝目前之情形,割地和亲是唯一良策!”
丞相沁乌珠是沁王妃的父亲,也是当朝国丈!
“依沁相看,该割何地?
该选何人和亲?”
皇帝李煜淳厉声道!
“依老臣之见,念州,堪岳,觉州,雾都西城最为合适,至于和亲熙华公主不论年龄,身份都是不二之选!”
沁相缓道!
“好啊,丞相煞费苦心,替朕想的真是周到啊”!
皇帝不悦道!
“皇上,新朝建立时日尚浅,兵微将寡,若于楚国妄动干戈,唯恐不妥!”
“请皇上三思啊!”
丞相以及党羽跪倒一片!
“皇上,万万不可,战为至,岂有妄自菲薄,轻言战败之理?
如若不战而降,现割地和亲于楚国,那魏国,赵国又当如何,,我们大齐有多少座城池可割,又有多少位公主可以派去和亲?”
我父亲正言道!
“宁将军,以你之高见,派出何人领兵?
面对楚国三十万虎狼之师,我朝又该出多少兵力应战呢?
丞相玩味的言道!
“皇上,老将愿亲率亲兵三万,即刻赶往觉州城,与守城将领汇合,楚军若敢轻举妄动老将必给以痛击!”
父亲跪地说道!
“老臣反对,宁将军虽能征善战,但己年过花甲,战场形势凶险万分,此战胜则罢,若有闪失,我大齐必将生灵涂炭啊”!
丞相己老泪纵横。
皇帝一看眼下难有定论便说道:“朕累了,明日再议,退朝吧”。
便拂袖而去了。
下午时分,将军府内,老将军李煜淳正端坐太师椅上,我跪在他面前,“父亲,请带我进宫面圣,儿愿领兵出征!”
父亲戎马一生,如今满身伤病,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大哥宁牧笛为大齐开疆拓土,三年前玉碎觉州城,二哥宁牧原驻守渤海湾五年未踏至家门半步。
父亲泪痕斑斑:“为父绝不允许你去,我己经失去你大哥,你二哥现又身处边疆,险象环生,如若在让你以身犯险,我该如何向你们死去的娘交代啊!”
“父亲,此言差矣,于国我身为大齐男儿,身为护国将军之子,保家卫国责任所在,于家我继承父亲兄长护国之前志,义务所在,于我个人,不战,熙华公主就得被迫和亲,儿子早视公主如亲妹妹,绝不能坐视不管。
“儿啊,你说的句句在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何况我儿志向远大,可是,我也是个父亲,这一去九死一生,为父己行将就木,死不足惜,我儿大好年华,去做你想做的事吧,切莫再提领兵出征之事!
“熙华给老将军请安!”
父亲与我同时看向门口方向的来人,却见足下生花,精妙无双,公主微笑看向我,“牧野”。
说不出为什么,总感觉今日公主眼神中少了点什么。
“公主,你怎么来了?”
我起身站起。
“我专门来找你,在门口误听到了老将军你俩的对话。”
公主站到我的身侧。
“听到老将军与牧野的对话,我很庆幸也很感动,庆幸大齐,父皇有宁老这样的好将军,这一战谁去都无异于以身赴死,大齐缺的是团结一心抗击楚国的决心,这场战争号角一旦吹响,主和派美梦就会随之破碎,朝堂人心就齐了,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
公主深情款款的看着我道。
“老将军您不能去,你若离开京城,主和派就更没有忌惮之人了,如若祸起萧墙,您老和我父皇的苦心就付之东流了!”
公主对我父亲说道!
父亲陷入了沉思!
“是啊,父亲,公主说的对,我去是最合适的选择,”我随即应和,熙华公主轻轻抱住了我的胳膊轻声说道:“不是你,是你和我一起前往,才是最合适的!”
“公主,不要胡闹,此去凶险万分,你留在宫中!”
我着急的看着熙华公主,公主却看向我父亲,缓缓跪地说道:“老将军,熙华有一事相求,望老将军可以带牧野和我一起面圣,我去请求父皇允我与牧野一同前往南疆!
父亲急忙扶起公主:“公主折煞老臣,皇帝召见老臣,老臣正要进宫面圣!
在夕阳的余晖下,路两旁的树木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道路上,树影斑驳,两顶轿子行走在通往皇宫的青砖路上,缓慢且坚定!
父亲的轿子在前,我和公主坐的轿子在后,路上我试图说服公主,留在宫里,战场情况太过复杂,另外敌我实力悬殊太大,我怕无暇照顾公主,怕她以身犯险,一路上她竟眯着眼一声未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