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掠过梧桐树影,在他后颈投下斑驳光斑,她望着他后颈被晒出的浅色印记,指尖无意识摩挲着书包上挂着的迷你望远镜挂件——那是顾沉舟去年生日送她的,金属边缘己被磨得发亮。
变故来得猝不及防。
当顾沉舟攥着烫金录取通知书站在她面前时,墨迹未干的"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字样被六月的阳光刺得发白。
林夏数着他睫毛投在眼下的阴影,突然发现那些阴影里藏着她从未见过的焦虑。
"夏夏,我......"他喉结滚动,声音像被砂纸磨过,"他们给的研究资源能让我接触到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一手数据。
"离别的机场弥漫着消毒水与咖啡混合的气味。
林夏踮脚为他整理歪掉的领带,发现他锁骨处还留着上次天文台观测时被露水打湿的痕迹。
顾沉舟突然将她拽进怀里,薄荷混着雪松的气息裹住她颤抖的肩膀:"等我在那边安顿好,就带你去格林威治看本初子午线。
"他的体温透过衬衫传来,却在安检口的红灯亮起时骤然消散。
异国的日子像被拉长的星轨。
顾沉舟的实验室在剑桥古老的塔楼里,他总在凌晨三点的视频里揉着发红的眼睛,身后堆满印着公式的草稿纸。
林夏则在国内大学的图书馆里,对着《天体物理学》教材咬笔头,书页间夹着顾沉舟寄来的明信片——从伦敦眼到爱丁堡城堡,每张背面都画着歪歪扭扭的星座。
转折发生在伦敦飘雪的圣诞夜。
林夏盯着手机屏幕上被挂断的第七通电话,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窗外的烟花在夜空炸开时,她终于收到一条简短的语音:"实验出了问题,别等我了。
"听筒里混杂着仪器的蜂鸣和同事的催促,却没听见任何节日祝福。
冷战持续到初春。
林夏在整理旧物时,翻出顾沉舟送她的星空投影仪。
当旋转的"星辰"铺满天花板,她突然想起他说过的话:"每颗星星都在孤独燃烧,首到遇见能倒映它光芒的眼睛。
"泪水砸在木质地板上,惊散了虚空中的银河。
而此时的顾沉舟正站在剑桥大学附属医院的走廊里,消毒水的气味让他想起多年前父亲书房里的抗抑郁药瓶。
视频通话接通时,林夏刚从顾明远的病房出来,口罩边缘还沾着消毒酒精的痕迹。
"叔叔突发心梗,现在情况稳定了。
"她声音沙哑,发间别着的雏菊发卡歪向一边,"你安心做研究,这里有我。
"顾沉舟盯着屏幕里她眼下的青黑,突然想起去年暴雨夜,她也是这样倔强地挡在他和父亲之间。
他攥紧手机转身,撞翻了实验室的金属支架,仪器摔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声响。
转机出现在顾明远术后康复期。
林夏每天带着熬好的鸡汤去医院,发现老人床头摆着顾沉舟小时候的照片——照片里穿白衬衫的男孩站在天文台前,背后是他亲手画的星图。
"小舟从小就痴迷星星。
"顾明远摩挲着照片,浑浊的眼睛望向窗外,"当年我总觉得事业更重要......"顾沉舟回国那天,林夏正在给老人读《时间简史》。
病房门被推开时,她看见他行李箱上贴着各国天文台的贴纸,衣角还沾着实验室的石膏粉。
两人在晨光中对视,所有未说出口的话都融化在颤抖的拥抱里。
新的难题接踵而至。
顾沉舟的导师发来紧急邮件,邀请他参与NASA的深空探测项目,条件是必须留在剑桥继续深造。
林夏在图书馆查到这个项目的资料时,手指在"可能改变人类对宇宙认知"的描述上久久停留。
她连夜剪辑了一段视频,把他们这些年的合照和星空观测画面配上《夜空中最亮的星》的音乐。
当顾沉舟在实验室打开视频,看到林夏在天文台对着镜头说"去摘属于你的星星吧"时,泪水滴在键盘上晕开了未完成的代码。
他转身望向窗外,泰晤士河上的星光正与万里之外的银河遥相呼应。
命运的波澜在一个寻常的工作日突然掀起巨浪。
林夏是在新闻推送里看到"剑桥大学观测站爆炸"的消息,配图里焦黑的建筑让她眼前一黑。
她颤抖着拨通顾沉舟的电话,却只听到机械的关机提示音。
二十小时后,她踩着伦敦清晨的露水冲进医院,消毒水的气味让记忆与父亲住院时重叠。
顾沉舟的病床前摆满世界各地寄来的天文望远镜模型,最新款的韦伯望远镜模型下压着张便签:"等你好了,我们去智利看真正的星空。
"林夏蜷缩在陪护椅上,听着他平稳的呼吸声,终于敢放任眼泪打湿他的病号服。
康复后的顾沉舟在国内建立了自己的天文实验室,就在他们高中天文台的旧址对面。
某个深秋的傍晚,林夏抱着实验报告推开他的办公室,发现落地窗上贴满便利贴——那是他们这些年错过的纪念日和未说出口的情话。
"过来。
"顾沉舟按下遥控器,天花板瞬间投影出浩瀚星空。
林夏这才发现每颗星星都对应着一个日期,当她走到指定坐标下,脚下的地板突然亮起:"2023年9月1日,初遇;2024年12月25日,争吵;2025年3月15日,重聚......"顾沉舟单膝跪地时,手中的戒指盒折射出璀璨光芒:"夏夏,我们的星轨从来不是平行线。
那些看似分离的弧度,都是为了在更高处重逢。
"窗外,真正的星辰正穿透云层,为他们的誓言镀上永恒的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