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过道的起点
林尚拎着一个黑色崭新的尼龙包,站在望北路的公交站台前。
他刚刚毕业,没有社会经验,眉眼还带着些青涩,却有一种藏不住的执拗。
他紧了紧背带,透过围墙望向那幢写着“华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白色小楼。
这是林尚人生的新起点,却也是无数普通高校毕业生的缩影。
他的简历没能让他成为销售、研发甚至行政部的小助理——入职通知书上那行小字,赫然写着“后勤部卫生员”。
曾经的理想,在现实的拍打下轻声落地。
可林尚想要工作,想要进公司,想要生存。
同时,他心里告诉自己,不要怕起点低。
清晨七点,小楼内的走廊冷冷清清。
刚推开值班室的玻璃门,一股消毒水味扑鼻而来。
他拿着分发的钥匙,从管理员张师傅那里接过手推车和抹布、清洁液。
张师傅两鬓早白,嗓音沙哑却还热心:“林尚小伙子,卫生区你重点打理三楼,特别是中午之前,别落下会议室。
暑天了,天气热,大伙儿嘴也碎,地面拖得不亮点,女经理来了会唠叨。”
“我明白,谢谢张师傅。”
林尚点头,压下心中些许不快,忍不住轻声问,“还有别的注意事项吗?”
“中午食堂收拾完,过来这里报个到,公司讲究流程。
哦,隔壁研发部魏经理今天来仓库领物品,你打扫到库房那头,别惹人家不快。”
林尚点点头,推着车上了三楼。
走廊尽头,高高的玻璃窗斜斜洒下光。
三楼的牌子挂着——“市场部、研发部”。
地面被无数皮鞋磨擦出暗淡的痕迹,墙角堆着文件箱。
他卷起袖子,俯身擦拭每一块地砖,把自己的存在藏于抹布与水桶之间。
工位间的员工陆续到来,三三两两,有人窃窃私语,有人小声打电话,竭力无视林尚的身影。
林尚自知外来者的尴尬,动作更小心、更规矩。
他正擦着一块地砖,有只修长的手递来一杯清水,是研发部的魏经理。
“新来的吧,一首在拖地?”
魏经理穿着素色衬衫,发梢带点潮气。
她的目光温和,“你叫什么名字?”
“林尚,刚毕业。”
他腼腆地接过水杯,手心都是汗。
魏经理微微一笑,“我也是刚进来的时候,差点被安排到流水线上,后来赶上部门扩招,才留在研发。
做什么都不丢人,别太介意。”
“谢谢您。”
林尚感觉被理解,心里生出些许慰藉。
魏经理转身走进工位,林尚继续工作,力求不落下每一寸灰尘。
他听到魏经理和另一位同事的对话,语气夹杂着专业术语,“合规文件该归档了,林尚那个小伙子很细心,要不下午让他帮忙整理下?”
午饭时间,林尚去食堂帮厨,空气里混杂着蒸米饭的热气和廊道消毒水气息。
有几个销售部的小姑娘凑在一起往这边瞟,一个头发染成栗色的女孩小声道:“新来的那个保洁员看着挺老实的,居然是大学本科?”
林尚故作没听见,专心擦着就餐桌子,记下每个行人的反应。
他发现,这座小楼其实藏着一座无形的墙,把不同身份的人悄悄隔开。
但他告诉自己,既然决定留下来,总得让人记住自己的名字。
午后,公司内部例会。
林尚奉命去三楼会议室收拾茶杯。
他轻手轻脚地穿行在人群边缘,冷不丁撞见了李劲——市场销售部的经理。
李劲个子高高,眼神犀利。
他身后跟着两个助理,正说着新季度的客户订单。
“这位小兄弟,把椅子擦擦,客户一会儿就到。
对了,你叫什么名?”
李劲随口问。
“林尚。”
李劲随意地点点头,又补了句:“干活细致点,别让人挑出毛病。”
会议持续到傍晚,公司气氛紧张。
林尚在茶水间里刷着杯子,听见门外一阵脚步,两个男员工边走边议论:“听说最近高层在讨论,要不要转做自主品牌。
进口设备利润薄了,政策又动荡,冯总整天皱着眉头。”
“能行吗?
连技术骨干都不多,还是靠贸易撑着。
魏经理那边忙研发,也没见出啥动静。”
林尚心头一震。
他从大学时就隐隐关注中国医疗行业,知道高端设备长期靠进口,自主创新是国家鼓励但难度极大的路。
夜幕降临,公司逐渐安静下来。
林尚在三楼小库房整理清洁工具时,一抬头,看见窗外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
走廊里只剩下轻微的脚步和远处的电话***。
他收拾完工具,准备下班时,忽然听见有人喊他。
“小伙子,你过来一下。”
是冯宇总经理的嗓音。
林尚一惊,快步过去。
冯宇五十多岁,身材清瘦,眼神温和里透着一丝疲惫。
他正在整理会议资料,桌上摊着几份技术评审材料。
冯宇看了他一眼,道:“你怎么称呼?”
“我叫林尚,今天是第一天上班。”
冯宇微微点头,声音低沉:“刚毕业?
嗯,年轻人,进公司喜欢什么岗位?”
林尚愣了一下,老实道:“我……其实学的是市场营销,但岗位还没轮到……”“没关系。
干好每一份职责,有机会自然会轮换。
华瑞小,靠的就是大家能吃苦、肯学。”
冯宇顿一顿,眼里闪现一丝希冀,“你现在先把小事情做好。
我年轻时,也是从杂活干起的。”
林尚点头,回到楼下宿舍。
他在狭窄的单间里翻看着公司发的员工手册,对照今天每一个细节记下知识点。
耳旁回响着魏经理的鼓励与冯宇的语重心长。
夜很静,他却有些兴奋,窗外灯火点点,像无数渺小却不屈的希望。
新的一天,林尚提前到岗。
习惯性擦了擦三楼的窗台,也给研发部的文件柜挪了位置。
魏经理过来,轻声问:“你愿意帮我归档实验数据吗?
最近研发资料堆着,需要个细心的人。”
林尚点头答应。
归档过程中,他第一次接触到医疗器械注册资料、产品测试报表、供应商合规报告。
这些对普通卫生员来说陌生又复杂,但他一点点请教魏经理,每问一个问题,魏经理都耐心解释。
李劲偶尔路过,见林尚埋头做事,多看了几眼。
午后,公司仓库出入库单据堆起,张晓薇催林尚去仓库帮忙。
库房位置偏僻,货架高高低低,摆放着进口监护仪、超声刀零件,包装箱上清晰贴着“美”“德”“日”字样。
他沉默搬箱,期间见到一帮维修工程师拆装机箱,焦虑地讨论零部件短缺:“供货周期又延长,客户催得急,眼下只能先拆掉坏机修修凑合。”
“上头不批新采购,库存耗完看谁先挨骂。”
林尚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底层”能接触到产品流转、人事协作的真实一面。
这些信息成了他成长的材料。
他没有回避困苦,也不急于自怜。
夜里打扫时,张晓薇笑着递来一盒酸奶,“小林,别总闷着,累了歇一歇。
公司新来的人多,你肯吃苦,慢慢就能熬出来了。”
林尚抿嘴道谢,张晓薇看着他眼神温亮。
她说:“其实魏经理也不是冷漠的人,她待技术很上心,有你帮手会安心些。
以后工位里要递个文件什么的,多跑跑腿,也让别人认几个新人。”
第二天,魏经理真的把一部分研发文档的整理都交给了林尚。
他小心翼翼地把每一份实验报告分类,遇到不懂的就记录下来,等下班后在网上查资料自学。
慢慢的,研发部的同事习惯了他在工位下翻箱倒柜,整理流程。
而每天下班前,林尚都会回到三楼走廊,把地板擦得发亮。
他身后的足迹渐渐映在玻璃映出的天光里。
一次公司内务检查,林尚正蹲在卫生间门口刷地,忽然听见门外会议室传出的争论:“国产产品现在上马风险大,冯总要慎重!”
“再不转型,迟早被淘汰。
魏经理不是说过,有人能守住底线?”
林尚拾起拖把,默默记下这些碎片的争论。
他隐约感觉到这个行业呈现的大浪淘沙,也意识到每一次小小的打扫都将成为自己了解公司和行业生态的一部分。
傍晚,天色暗淡,海风穿堂而过,带来一丝凉爽。
林尚站在三楼走廊尽头,看见灯光里研发部那扇半开的门。
他想起魏经理的话:“做什么都不丢人。”
此刻,他忽然明白,哪怕起点卑微,每一步都能通向更广阔的天地。
林尚轻握拖把,回望身后的长廊。
这条陌生而又充满挑战的过道,或许就是他逆流而上、成就事业的第一个起点。
夜幕降临时,大楼的灯光随着人流渐次熄灭。
林尚关好每扇门窗,把最后一只垃圾袋扔进后院。
他仰头看天,寥寥星辰下,心中悄悄浮现出新的勇气。
明天,他还会一如既往地踩着晨曦,推开那条过道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