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工作台上散落着各种助听器零件、频率响应图和密密麻麻的笔记。
电脑屏幕上是俞天辰的听力测试数据,一条红色的曲线在高频区域急剧下滑。
"4kHz到6kHz..."她喃喃自语,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录音棚的实地考察让她恍然大悟——俞天辰需要的不是普通助听器,而是一套能精确还原音乐人需求的定制系统。
她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很少联系的号码。
"师兄,是我,小诺。
我记得你去年发表过一篇关于音乐人听力补偿的论文..."两小时后,乔小诺揉着酸胀的眼睛,嘴角却扬起一丝笑意。
她找到了解决方案:将助听器与专业音频分析软件联动,针对不同乐器设置独立的补偿曲线。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户时,她终于完成了编程。
桌角的咖啡己经凉透,旁边放着咬了一口的三明治。
———天音制作大楼前,乔小诺抱着设备箱,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箱子里是她熬通宵改装的助听器系统,重量不轻。
"乔小姐?
"张远从大门走出来,惊讶地看着她,"您怎么...哇,这黑眼圈。
"乔小诺勉强笑了笑,"能带我去见俞先生吗?
我有了新的调试方案。
"张远犹豫了一下,"俞总监今天心情不太好,刚刚才骂哭了一个调音师...""没关系。
"乔小诺调整了一下抱箱子的姿势,"这次一定会让他满意。
"录音棚里,俞天辰正在调试一组复杂的合成器音色。
听到开门声,他头也不回地冷声道:"我说过不要打扰。
""是我,乔小诺。
"她的声音有些发抖,但很坚定,"我重新设计了助听器参数,想请您再试一次。
"俞天辰转过身,目光落在那个看起来就很专业的设备箱上。
他挑了挑眉,"你通宵了?
"乔小诺没有回答,只是打开箱子,取出改装后的助听器。
"这次我绕过了自动调节系统,改为完全手动控制。
我根据您工作室的声学特性和常用设备,预设了十二种补偿模式。
"俞天辰接过助听器,在指尖转了一圈,"你知道市面上有多少号称专业音乐人专用的助听器吗?
它们都——""都是垃圾。
"乔小诺突然打断他,眼睛亮得惊人,"因为它们的设计者只考虑了普通听力损失,而不理解音乐人对声音的极致需求。
"她向前一步,"但俞先生,我理解。
"空气凝固了一秒。
俞天辰眯起眼睛,缓缓将助听器戴好。
乔小诺打开电脑,调出控制界面,"现在我会播放您熟悉的曲目,您可以实时调整参数。
"音乐响起——是德彪西的《月光》,钢琴声如流水般倾泻而出。
俞天辰的表情从怀疑逐渐变成专注。
他的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调整着各种参数。
突然,他停住了。
"这里,"他指向曲子的一个段落,"高音区的泛音...我听到了。
"乔小诺屏住呼吸。
那是她特意加强的频段,正是俞天辰听力损失最严重的区域。
钢琴曲继续播放,俞天辰闭上眼睛。
他的眉头渐渐舒展,嘴角甚至浮现出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
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在空气中,录音棚陷入了奇异的宁静。
"还不错。
"他终于开口,声音比往常柔和,"比上次强多了。
"乔小诺长舒一口气,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己经被汗水浸湿。
"不过,"俞天辰摘下助听器,"中频段的解析度还不够,低音下潜也——""可以继续调整。
"乔小诺迅速接话,"只要您告诉我具体需求。
"俞天辰看着她布满血丝却闪闪发亮的眼睛,沉默了片刻。
"明天这个时间,带上你的设备。
"他转身前又补充道,"...记得先睡一觉。
"———接下来的三天,乔小诺几乎成了天音制作的常客。
每天下午,她都会带着微调过的助听器系统来找俞天辰测试。
渐渐地,工作人员看她的眼神从好奇变成了敬畏——毕竟能连续多日承受"冰山魔王"挑剔而不崩溃的人实在罕见。
第西天下午,乔小诺提前到达,发现录音棚空无一人。
张远告诉她俞天辰在私人工作室。
她轻轻敲门,没有回应。
推开门缝,她看见俞天辰背对门口坐在钢琴前,修长的手指在琴键上跃动。
一段她从没听过的旋律流淌而出,忧伤而美丽。
乔小诺屏住呼吸。
这一刻的俞天辰与平日判若两人——他的肩膀放松,头微微侧倾,整个人仿佛融化在音乐中。
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他身上,为他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
曲子结束,俞天辰突然开口:"偷听别人创作是很不礼貌的,乔小姐。
"乔小诺吓了一跳,"对不起,我...我只是...""进来吧。
"他没有转身,"把门关上。
"工作室里摆满了各种乐器和设备,墙上贴满了手写的乐谱和声波图。
乔小诺的目光被工作台上一个打开的笔记本吸引——那是她的"声音素描"本!
"这是...我的笔记本?
""张远昨天捡到的。
"俞天辰终于从钢琴前站起来,"我承认我看了几页。
"他拿起本子,"你记录声音的方式...很特别。
"乔小诺的脸瞬间烧了起来。
那个本子里不仅有专业笔记,还有她对各种声音的私人感受——包括对俞天辰声音的描述:"低沉如大提琴,但某些高音时会有细微的沙哑,像黑胶唱片的底噪..."俞天辰翻到某一页,念道:"社区东角的梧桐树,叶子摩擦声像下雨,但更干燥、更私密..."他抬头,"你怎么会想到这样描述声音?
"乔小诺绞着手指,"我...从小听力就特别敏感。
后来学听力学,老师教我们不仅要关注分贝和频率,还要理解每个人对声音的主观感受。
"她鼓起勇气指了指笔记本,"所以我习惯用比喻记录声音特质,这样能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
"俞天辰若有所思地看着她,突然走向架子,取下一张黑胶唱片放入唱机。
"听听这个。
"音乐响起,是一首没有歌词的纯音乐,各种乐器交织出复杂而和谐的声景。
"这是...?
""我的作品,《城市声纳》。
"俞天辰站在唱机旁,"用声音捕捉城市的呼吸。
"他指向某个段落,"这里的高音部,我用了特殊的麦克风阵列捕捉地铁进站时的气流声。
"乔小诺闭上眼睛,让音乐流淌过耳膜。
她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俞天辰对助听器如此挑剔——他听到的世界与常人不同,他能捕捉声音中最细微的诗意。
"我能...记录下来吗?
"她小声问,指了指笔记本。
俞天辰微微点头。
乔小诺迅速翻到空白页,开始素描这段音乐——不是用音符,而是用文字和简单的线条,描绘声音在她心中激发的意象。
当她停下笔时,发现俞天辰正专注地看着她的笔记,眼神是她从未见过的柔和。
"你..."他刚要开口,工作室的门突然被推开。
"天辰,我听说你最近——"一个优雅的女声戛然而止。
门口站着一位身材高挑的女子,栗色长发,精致的妆容。
她看到乔小诺,明显愣了一下。
"苏曼。
"俞天辰的声音瞬间恢复了往日的冷淡,"有事?
"苏曼很快调整表情,露出甜美的笑容,"媒体都在传你的听力问题,我很担心。
"她走向俞天辰,目光却扫向乔小诺,"这位是...?
""我的听力师。
"俞天辰简短地回答,"如果没有急事,我们正在工作。
"苏曼的笑容僵了一下,很快又恢复,"我刚好路过,想问问你对新专辑有没有兴趣合作...毕竟我们以前...""下次预约。
"俞天辰打断她,按下内线电话,"张远,送客。
"苏曼离开前,意味深长地看了乔小诺一眼,那目光让乔小诺后背发凉。
———"所以那就是苏曼?
传说中的情歌天后?
"林妙瞪大眼睛,"她真人比电视上还漂亮!
"乔小诺搅动着面前的柠檬水,"嗯...""等等,"林妙突然抓住她的手,"她去找俞天辰干嘛?
他们不是分手两年了吗?
"乔小诺摇摇头,"不清楚。
她好像想谈合作...""哈!
"林妙夸张地拍桌子,"什么合作,肯定是看他最近拿了格莱美提名,想蹭热度复出!
你不知道吗,她这两年专辑销量惨淡,都快过气了。
"乔小诺想起苏曼看她的眼神,心里莫名不安。
"对了,"林妙突然压低声音,"陈老师找你,说社区夏季音乐会的事。
听说你认识那位音乐大师,想让你当说客呢。
"乔小诺差点呛到,"让我去请俞天辰参加社区音乐会?
不可能!
""怎么不可能?
"林妙眨眨眼,"我看他对你挺特别的,连私人工作室都让你进了。
张远说那是禁地,连打扫阿姨都不能随便进。
"乔小诺想起今天在工作室的一幕,心跳突然加快。
那个瞬间,当他们都沉浸在音乐中时,俞天辰眼里的冰似乎融化了一些..."我试试吧。
"她轻声说,自己也不明白为何突然有了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