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外婆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幼年大部分记着的是外婆的那张不苟言笑的脸和她大大的深陷的眼睛,而每当她扶着门框把我夹在胳膊下出门的那一刻,成为了我难忘的“劫”“嗵”伴随着闷疼,我从外婆的胳膊下掉进门一侧的黑漆漆的堆积煤块儿的角落里。

一次次的担心变成了后来***脆就闭上眼睛,去等待这必然要有的一“摔”。

奇怪的是,我的头很耐摔碰,从未磕破过。

后来理发师总是埋怨我不适合短发,因为头不够平整。

在我的印象中最美好的就外婆是给我做布娃娃的情景了。

现在想来,导致我一生的一些兴趣,和外婆做的布娃娃是有关系的。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说我的外婆了。

外婆生于***5年,那是清王朝最黑暗的时期,八国联军的入侵,若干年后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走向灭亡,随后中华民国成立。

她是樱桃沟一富裕人家的独生女,嫁给了富农家庭的外公,也真是门当户对的姻缘。

外公是兄弟五个中最小的,他所在的部队据说是大军阀麾下的一个分支,属于西北军的一个团,他的职务是团副。

这张泛黄的照片里,身材魁梧的外公穿着一身整齐的军装,单手背后跨立着。

宽宽的皮带束于腰间,足登光亮的皮鞋。

弯弯的眉毛下一双大眼睛,高高的鼻梁,国字脸,泛着淡淡胡青的嘴角透露着自信的微笑。

这个40多岁的中年军官,浑身散发着成熟儒雅的强大气场。

(真的不夸张,不输电视剧里的演员)这是他留给我们后人的唯一影像,我和哥哥的眉目中多了些外公的模样。

在那个刚刚推翻封建社会,中国进入历史新时期的年代里,外公应该是前程似锦。

权利和财富的拥有,那个时候他们的生活可以说是很幸福的吧!

因为我的记忆里曾经看到外婆头上带着镶嵌着绿色宝石的帽子。

而我也曾玩过那些奇奇怪怪的雕刻精美的银饰。

可是这一切美好都被那一场和日本鬼子的血战终止了。

战役发生在1939年的6月山西省中条山。

据说那是***抗日战争史上最惨烈悲壮的一场,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至今外公的墓碑还屹立在山西纪念那场战役中牺牲的英雄纪念馆中。

敌人战机的轰鸣声越来越近,外公带着战士们终于来到了防御的洞口。

“老乡,赶快呀!”

外公发现通往山洞的路上还有几个步履艰难的老人和妇女。

着急的外公折返跑到老百姓们身边,催促着拉起他们的物品赶紧向避险的洞口跑去。

可是,敌人的炸弹己经落下了……火光和爆炸声此起彼伏……终于把最后一个老人推入了洞口,火球落下扬起的山石淹没了还没有进入山洞的将士们…那时候,外婆还在挺着大肚子等待着他的凯旋归来……几个月后,飞奔而来的战马送来的是一封战死沙场的音讯……你说要我等多久把一生给你够不够背离了冥冥中的所有离乱中日月依旧告诉我你要去多久用一生等你够不够驱散了征尘己是深秋吹落山风 叹千秋梦……当我再次看到你在古老的梦里落满山黄花朝露映彩衣我再次看到你在爱的故事里起阵阵烟波你往那里去要我等多久把一生给你够不够告诉我你要去多久用一生等你够不够那时候妈妈还在外婆的腹中。

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持续的悲伤使外婆无心去看看刚出生的孩子,妈妈一度要被抛弃。

(我的眼又湿了)外公的突然离去让外婆这个旧社会的小脚女人成了大姨,三舅 西舅和妈妈以后的依靠。

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几乎是散尽家财供养这4个儿女长大成人。

大姨嫁给城里老实能干的姨夫, 三舅随部队南下后加入了共产党 ,后来一步步成了汉口区的工商局领导,西舅则成了我们当地的大法官。

妈妈也高中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

儿女们一个个成家立业了,缠着小脚的外婆也老了。

外婆,在我的记忆中几乎从来就没有笑过。

话很少,她的眼睛里总是透着一种湿湿的忧郁和静默的孤独。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