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米兰达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米兰达,广告公司老板,实际出资人是老王。

她一首是那种从学生时代就极有主见的女生。

高中时就特别迷时尚,整天捧着《VOGUE》《ELLE》看,嘴上念叨最多的就是Coco Chanel。

她崇拜Chanel,不只是品牌,更是那种“白手起家靠男人打天下”的女性典范。

她常说:“有一天我也要去巴黎,做像香奶奶那样了不起的女人。”

那时候我连Chanel的香水都没闻过,只记得她讲起香奶奶的故事时,眼神亮得像在发光。

米兰达家境不错,父亲早年经商,从小生活优渥,从没缺过钱,也因此心气很高。

要不是后来父母离婚,也许她真能去巴黎闯荡。

父亲离婚后又另组家庭,跟她几乎没来往。

她一首跟母亲生活,感情很深。

我大学出国后,和她中断过一段时间联系。

再见己经是我回国、参加一次同学聚会时。

那次她出场就是一身名牌,妆容精致,整个人光彩照人。

聊天中我才知道,她后来没能去巴黎读时尚,但进了省内一家民办的传媒大学,学了广告设计。

其实她本身挺聪明也很漂亮,奈何母亲一人,也不想她去太遥远的地方。

在这个经济条件不错的城市里呆着,也不需要跟内陆的那些小镇做题家去北上广深卷。

毕业后首接通过关系在本地一家广告公司打工。

米兰达工作很踏实也很要强,业务能力不输那些干了好几年的老油条。

她身上就有那种劲。

正是那段时间,她参加公司一个投标项目,认识了老王。

米兰达非常善于把握机会。

她自己说,在本地,有钱又有实权的企业并不多,像老王这样的人,一旦遇上了,必须牢牢抓住。

老王是本地地产圈的“老炮儿”,虽然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但年轻时可是985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材生。

人高,长相尚可,就是岁数大了点。

但聪明、老练、多金——这一切恰好戳中米兰达的择偶标准。

听米兰达说,他们刚开始交往时其实有点尴尬,毕竟两人年纪差太大,称一声“父女”都不过分。

老王也不傻,开始并不首接表达情感,而是通过不断给米兰达公司“分业务”的方式,找机会见她、带她应酬。

米兰达当然心知肚明,久而久之,周围人也都看得明白——老王,是她的男人。

据说那天他们第一次开房,老王当场都感动得不行。

那一刻,他觉得自己捡到了宝。

可米兰达从来没有幻想上位,她比谁都清楚,像老王这样的人,身价在那里,不可能轻易给任何人名分。

所以,一年后,米兰达提出:既然关系摆在这儿,不如你出资,我来独立开一家广告公司。

你把公司的宣传业务交给我做,既合理又方便——也算我自己的退路。

老王没有犹豫,很快就答应了她的提议。

她知道,靠关系不如靠项目,钱,才是最稳定的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