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选择
如果这是1975年,那父母就都还健在,来不及琢磨上辈子的遗憾,和为什么会重生,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回家!
他有太多太多思念和遗憾想要抓住,从街头一路往家的方向狂奔,那片红色的矮房,就是他心里最深的处景。
但他才跑了没多远,就听见身后有个声音在追他:“李厂长……李厂长!”
最开始李长青都没反应过来是在叫他,首到那人越跑越近,他才看清,来的是割线厂保卫科的刘小源。
李长青站住了,虽然他和刘小源接触不多,但这毕竟是重生后他遇见的第一个熟人,一股新鲜的热情涌了上来,李长青伸出手握住了刘小源的胳膊,“小源儿,你挺好啊,挺好的?”
刘小源并没有察觉李长青的异样,他跑的呼哧带喘面色紧张,“厂长,不好了,出大事儿了,咱厂马主任的二儿子在六马路浴池跟人干起来了,对面好几个社会人,看着都可凶了,你快去呀!”
李长青微微一愣,这是他上一世经历过的一模一样的场景。
上一世,他考虑自己刚调到割线厂当厂长,和谁都不熟。
而且这个厂的职工年纪还普遍偏大,女工居多,对他一个年轻小伙子,多少有点不那么认可和尊重,他犯不上为了一个车间主任的儿子去冒风险。
而且父母还总是耳提面命告诉他要走正道,远离社会份子,不能打架,不能惹事儿之类的,他就没管这事儿。
让刘小源去派出所找警察,一来一回的,在路上耽搁了不少时间,等警察到浴池的时候,马老二的胳膊腿儿都让人打折了。
为此厂里很多人就更明里暗里的不服从李长青的管理,尤其马主任那个车间的货,就再没按时交付过。
有人说这事儿也不赖李长青啊,打仗你找厂长干啥,有啥用啊,首接找警察呗。
不对,那个年代啊,中国,还在承受着文化大革命的荼毒,社会状态是和现在完全不一样的。
尤其东北这地方,社会上的闲散人员,两劳释放人员特别多,纠集在一起,恃强凌弱偷鸡摸狗那是再普通不过的事儿了。
派出所在人们心中根本就达不到一个威信或者威慑,谁家遇上点啥事儿,第一时间都不是经官报案,而是找领导,领导就是万能的。
而咱们的领导李长青,1975年的时候,才刚刚20岁。
同年龄段的孩子都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而他因为家庭出身好,又是三代单传,家中独子,父亲舍不得他吃苦,运作了一些关系,使得他能留在城里。
参加工作分配的时候,他学习成绩优异,组织能力强,各个方面都算出类拔萃,小伙子长得也精神,婆媳深受领导的喜爱。
初入仕途顺理成章的就成了这个200多人大厂的厂长。
那么既然重生在这个节点,面对同样的事件,这一次,李长青毫不犹豫的做了相反的选择。
他不是为了马老二,也不是怕割线厂的流言蜚语,是因为,他想收了对面那一伙儿“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