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零七分,她站在本该是蓝色的校门前,攥紧了书包带。
校门像是被鲜血浸泡过一般猩红刺目,门柱上锈蚀的校牌"青峦高中"西个字正在渗出暗红色液体。
更诡异的是,周围穿着蓝色校服的学生们对此视若无睹,如同潮水般从红色门框下涌入校园。
"同学,你的校牌呢?
"俞晚猛地回头,一个戴着学生会袖标的男生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
他嘴角挂着标准的微笑弧度,领口别着一枚生锈的回形针,在晨光中泛着诡异的铜绿色。
"我、我是转学生,今天刚......""7:15前必须到校。
"学生会长的笑容纹丝不动,眼睛却一眨不眨,"若看见校门是红色请立即回家——这是《学生守则》第一条。
"话音刚落,俞晚在红色校门前瞥见电子钟从07:14跳至07:16。
她很诧异,视线在红色校门和会长之间来回游移。
这时她注意到,会长的影子在朝阳下竟然分裂成了三道,其中一道正悄悄缠上她的脚踝。
"校门是蓝色的。
"会长突然凑近,呼出的气息带着旧报纸的霉味,"现在,跟我重复:校门是蓝色的。
""校门是...蓝色的。
"话音刚落,眼前的血色骤然褪去。
俞晚眨眨眼,校门恢复了正常的钴蓝色,连门柱上滴落的液体也变成了晨露。
她腿一软差点跪倒,却被会长稳稳扶住。
那枚回形针擦过她的手腕,留下冰凉的触感。
"记住,在这里生存有三个原则。
"会长的声音突然有了温度,"第一,相信规则胜过相信眼睛;第二,异常永远会伪装成常态;第三......"他顿了顿,指向教学楼侧面被施工围挡遮住的区域,"不要好奇新出现的区域,特别是当你在夜里听到粉笔声的时候。
"俞晚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围挡上"正在装修"的告示牌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黄老化,仿佛那段围墙己经存在了很多年。
……程锐的生存笔记藏在《现代汉语词典》第373页与374页之间——这是俞晚入住宿舍第三天发现的秘密。
她的室友在笔记第一页用红笔潦草地写着:"规则1:所有课本第37页都是空白页。
如果发现写满文字(通常是用铅笔写的扭曲人脸),不要阅读,立即用回形针划破该页(物资柜最下层有备用的生锈回形针)。
划破后会听到尖叫声,正常现象。
"俞晚颤抖着翻开新领的物理课本。
第36页是光的折射定律,而翻到第37页时,她的呼吸凝固了——原本应该空白的纸页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倒置的"救救我",每个字的笔画都由microscopic的人脸组成。
那些面孔正随着她的注视逐渐凸出纸面。
"该死,又出现了?
"上铺的程锐一把抢过课本,从衣领拽下那枚和学生会长度相同的生锈回形针。
当金属划过纸面的瞬间,俞晚确实听到了尖叫,像是从很远的地下室传来,伴随着指甲刮擦黑板的声响。
"这是认知污染。
"程锐把破损的课本扔进铁皮柜,"印刷品第37页是安全区与现实世界的缓冲带,如果被它们写满文字......"她突然噤声,因为宿舍门锁正在自动旋转。
门开了一条缝,但走廊上空无一人。
只有一张对折的纸条飘落在门口。
俞晚捡起来,上面打印着:"失物招领:黑色长柄雨伞(特征:伞柄有裂痕),请至教务处认领。
"程锐的脸色瞬间惨白:"第七天了...连续七天都是这把伞。
""什么意思?
""上周西,高三(4)班有个女生在图书馆失踪。
"程锐压低声音,"当时图书馆监控显示她最后拿着的,就是这把伞柄有裂痕的黑伞。
"俞晚突然想起会长警告过不要好奇新区域。
但当她追问时,程锐只是掀开枕头,露出下面压着的校园平面图——用红笔圈出的区域每天都会扩张,最新增加的正是图书馆西侧原本不存在的"古籍修复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