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写,很多东西不懂,写的也确实不好,很多想法没有表达出来,中间很多义父们离开了。
依旧感谢每一位曾经和正在给阅读的义父。
能够坚持下去看文笔的一点点改变,我荣幸之至。
真看不下去的义父,我也祝各位义父能找到满意的书籍。
祝其他写手能一书成神!
————————————《周易·乾》:“初九,潜龙勿用。”
:巨龙潜伏在水下,还不是施展才华的时机。
............华夏大陆,玄朔帝国。
正月十五,洛阳,夜,皇宫。
皇帝长孙宸,以剑撑地。
满身的伤痕亦无法掩盖他的帝王之姿。
他极尽嘲弄地对着站在他面前的人:“宇文觉,你要篡夺朕长孙家天下,痴心妄想。”
站在他面前的宇文觉,正值壮年,身材魁梧,身着一袭明光铠,腰间佩刀未曾出鞘。
左右百人的禁军手持长矛,对准了他们的皇帝。
“陛下何故如此?
臣随先帝征战天下,忠心朝廷。
昔年陛下与先太子之争也是微臣鞍马前后,陛下今日为何如此昏聩啊!”
长孙宸放声大笑“奸贼,朕非圣主,才至今日。
你宇文氏皇后无子,你便欲将你的女儿送入宫中为妃,想让她为朕生子,你再行谋朝篡位之事,当朕不知?”
宇文觉注视着自己辅佐上位的皇帝,摇头叹息。
长孙宸继续发问:“你替换朕禁卫首领,勾结百官。
朝中文武,多因贿赂你而发迹,当朕不知?”
宇文觉悠悠的开口道:“陛下不如不知。”
长孙宸再次狂笑,笑的有些凄凉,有些落寞:“朕今日未能将你诛杀,朕之过也。
天子之命,岂是你这般奸佞可取。
朕虽无脸见列祖列宗,终胜你一筹。”
长孙宸的眼含决绝,双眼死死的盯着宇文觉“九泉之下,朕等着你来。”
语毕,长孙宸挥刀,自刎于皇宫之内。
宇文觉听得此言,顿时眉头紧锁“快,快去内宫,把小皇子们找出来。”
不多时,前来回报的禁军将士战战兢兢的来到了宇文觉的面前,小声耳语道:“将军,小皇子和皇帝贴身太监吕公公都在皇帝寝殿内,吕公公挥剑反抗时,被属下等人击毙。”
“皇子们呢?”
“三位小皇子全部...”“全部怎么了?”
宇文觉迫不及待的追问。
“全部...全部...中毒而亡,应该是吕公公下的手”“废物”宇文觉一掌将回报的士兵震飞了出去,饶是那士兵身着铠甲,起身时也是呕出一大口鲜血。
宇文觉双颚狠咬,从牙缝里挤出可怖的声音:“好,够狠。
倒是小瞧了你。
皇后呢?”
士兵怕今日真的命丧于此,等着全身的剧痛和,虚弱的回道“被...我们之前安排的人马保护...起来。”
说完便晕死过去。
宇文觉招手副将上前:“禁军封锁皇宫,左右御林军把守好城中西门,全城***。
吩咐将士,无故与百姓冲突者,斩。”
“是。”
“将三公和三省的长官‘请来’,讨论一下今日乱军夜袭皇宫,行刺皇帝的问题。”
“是。”
............千里之外的营州,玄王府。
这个时候的北方总是寒风似刀的。
赤着身子的少年正在自家的后花园习武。
一套掌法刚柔并济,脚下步伐灵动迅捷。
少年身形俊美,***的上身并不显得精壮。
“砰~”随着最后一掌劈出,强劲的内力将身前假山震碎了一角。
走到亭中,穿上贴身的内衫,披上一袭蟒袍,少年正要去沐浴洗漱,只见有人匆匆向他走来。
这时候府内除了陈芳,其他人绝不敢未经允许前来找他。
“何事,如此慌张?”
“王爷,京中密旨。”
长孙攸吩咐道:“先请至正堂招待,就回我己歇息,问诏起身更衣,随后就到。”
“是。”
不多时,少年缓步来到王府正堂,向前微探的身子显得他略微单薄。
“卑职见过玄王殿下”来人向少年见礼“玄王殿下,陛下密旨。”
“臣长孙攸恭迎圣安!”
作势便要跪下去。
来人见状急忙上前扶起长孙攸,道:“王爷不必行礼,来时陛下特意交代过,王爷自幼身弱,这些规矩,王爷可不用遵守。”
“多谢陛下,咳,咳。”
陈芳把长孙攸扶坐到椅子上。
来人从怀里掏出一份密旨。
“王爷,卑职名唤陆岩,陛下尚未登基之时,在乱世中救得小人性命,留在身边教授武艺,隶属陛下暗卫。
此次前来送旨,陛下特地嘱咐,此后卑职负责保护王爷安全,一切行动,系听王爷安排。”
长孙攸接过陆岩手中的密诏,向陆岩表示你一路辛苦,然后安排陈芳先将陆大人带下休息。
拆开密封,取出封内密信,认真的读着。
三弟亲启:三弟近来身体可好?
朕近日时常想念起你和大哥,想起小时候咱们习武读书,你自幼体弱,朕和大哥常常护你不被师傅惩罚。
你喜好读书,朕和大哥不爱此道。
虽比你年长,先生留的任务都是出自你手笔,朕和大哥可写不出那么精彩的文章!
朕这些年,最对不起的就是大哥。
当时你还小,父皇病重,朕与大哥被朝中大臣裹挟,不得己走上了这条路。
朕借宇文觉的兵威,胜了大哥。
帝王之争,最是残酷。
可朕想,倘使大哥顺利登基,会免朕一死吧!
朕今日之难或也因此而起。
朕登基之后,放你去营州为王,是提防也是保护,朕怕大哥之事重现,朕只剩你这么一个亲兄弟。
此后数年,朕励精图治,奈何宇文觉的权力愈发强大。
宇文觉乃我朝第一武将,多年来,朕暗中刺探,竟不知他究竟到达武者何境!
宇文觉近年平定国内叛乱,军中威望无以复加,我朝以武立国,全国军队半数有其亲信。
文官势弱,为求富贵,皆与宇文觉勾结,此等臣子,为国大害。
朕欲肃清奸佞,奈何各地藩王亦心怀鬼胎。
朕今发现左右禁卫己难调动,可见其迫不及待,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朕己暗中部署,欲行雷霆手段。
若事成,朕将亲迎三弟入朝,与弟共商国事,重整乾坤。
若......三弟,我长孙家江山望弟能挽狂澜于既倒,朕后世之名,必不会责怪于弟。
兄,长孙宸。
长孙攸缓缓阖上书信,静静的坐在座位上,静静的坐着。
许久,长孙攸走出大堂,走到了后院亭中。
一路,长孙攸越走身形越为笔挺,越走,眼神越为清澈。
“皇兄,刚则易折之理臣弟幼时便常与你与大哥讲,唉!”
长孙攸轻轻的对着京城的方向叹息道。
“胡~”食指中指并拢抵在嘴角,短促的哨声像锋利刀划破空气。
旋即一道黑色的身影悄然出现在长孙攸身边。
“主上。”
冰冷的声音仿佛来自地狱,不带有人间的情感。
长孙攸微微颔首“营州城内驻队情况,我们手中的人手情况。”
“回主上,营州城驻军两千人,将领为宇文觉远亲堂兄,宇文显。
自主上来营州,筛选死囚‘影卫’现有人员二十人。
主上一声令下,皆赴死。”
长孙攸点了点头,不带一丝表情“影鬼听令,‘影卫’人员即刻出发,沿途隐匿行踪,于京城内隐姓埋名,设法得到身份后,潜入宇文氏产业,随时听候召遣。
若有暴露身份者,自裁。”
“是”,黑衣人听令后一个闪身,消失在了茫茫的夜幕中。
长孙攸再次悠悠的转向京城的方向“宇文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