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秋将铜勺在瓦罐边沿磕得脆响,骨汤翻滚着泛起奶白涟漪,葱花、香菜、虾皮随着热气上下沉浮。
她鬓角沾着面屑,围裙上还留着昨夜补缀的针脚,却不妨碍利落掀开蒸笼——三十六个灌汤包在竹屉里玲珑剔透,褶子均匀得能掐出水来。
"林姐!
二十年老店庆,今儿可得多给咱留两屉蟹黄包!
"卖糖画的老孙头晃着铜勺跨进门,围裙上还沾着金灿灿的糖丝。
话音未落,修自行车的老王推着车挤进来:"我要头锅阳春面!
昨儿守夜到丑时,就盼着这口热乎的!
"林知秋抄起竹筷敲了敲面案:"都有都有!
今儿来的老主顾,每桌送份桂花糖藕!
"她眼角笑出细纹,转身瞥见玻璃门映出的身影,笑容顿时凝在嘴角——沈星河踩着十厘米细高跟跨进来,吊带短裙裹着曼妙身姿,手机支架往桌上一搁,镜头立刻对准热气腾腾的面锅。
"家人们!
看到没?
这就是我妈祖传的蟹黄汤包!
"沈星河涂着烈焰红唇的嘴张得夸张,"皮薄如纸,汤汁......""啪!
"林知秋把竹筷重重拍在案板上,面粉扑簌簌落在沈星河手机屏幕上。
"要首播出去播!
别在店里碍手碍脚!
"沈星河睫毛颤了颤,首播间弹幕瞬间炸锅。
她咬着唇关掉首播,抓起桌上的蟹黄包就往外走:"您就会冲我发火!
知道我为了引流费多少心思吗?
""心思都花在露胳膊露腿上了!
"林知秋扯下围裙追出去,塑料板凳在地上划出刺耳声响。
青云巷本就狭窄,母女俩这一闹,立刻围上看热闹的街坊。
卖酒酿的张婶端着木桶凑过来:"哎呦,知秋,孩子也是想帮衬生意......""帮衬?
她上次首播把我熬了八小时的老卤说成科技狠活!
"林知秋气得胸口起伏,发髻上的银簪跟着乱晃,"好好的大学毕业生,放着正经工作不做,天天扭来扭去......""我扭来扭去怎么了?
"沈星河突然转身,眼眶通红,"您知道现在首播带货多挣钱吗?
王姐家闺女一场首播抵您半年收入!
您就守着这破面馆,迟早被时代淘汰!
"这话像根刺扎进林知秋心里。
她瞥见巷口停着辆宝马,叶小棠踩着马丁靴跳下来,墨镜推到头顶,露出精致的混血面孔。
这姑娘是上个月租了巷尾老宅的海归,听说要搞什么文创改造,最近总往面馆跑。
"林姐,消消气。
"叶小棠递来薄荷糖,指尖的纹身若隐若现,"我倒觉得传统手艺和首播结合会很有意思。
"她掏出平板电脑,屏幕上跳出改造后的青云巷效果图:青石板路变成网红打卡点,面馆门口挂着LED灯牌。
林知秋没接糖,粗粝的手掌在围裙上蹭了蹭:"叶小姐,我这面馆开了二十年,靠的是真材实料,不是花里胡哨的玩意儿。
"她转身要回店,却见赵大海骑着电动车风风火火冲进来,头盔还歪在脑后。
"林姐!
不好了!
"赵大海抹了把汗,工装裤膝盖处还沾着油渍,"开发商的人在巷口贴拆迁公告,说要建什么云港新天地!
"这话如同一颗石子投进深潭。
修鞋匠老李头举着铁锤冲过来,老花镜滑到鼻尖:"放屁!
这巷子明朝就有了,凭什么说拆就拆?
"老孙头的糖画滴在地上,凝成歪歪扭扭的"拆"字。
人群骚动间,周明远背着手踱过来。
这位在国企当科长的老街坊,永远穿着熨烫笔挺的藏青西装,此刻却皱着眉头盯着公告:"各位稍安勿躁,我听说......""周科长少来这套!
"老王把扳手往地上一扔,"你是不是早知道消息?
上次开发商请你吃饭,喝的茅台得两千块一瓶吧?
"周明远脸色骤变,金丝眼镜闪过冷光:"王师傅,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
"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个牛皮纸袋,"我确实参加了会议,但这是他们伪造的测绘图,青云巷根本不在规划红线内......"话没说完,沈星河的手机突然响起刺耳的提示音。
她盯着屏幕脸色煞白:"妈,不好了!
有人在网上发视频,说咱们面馆用的是地沟油......"林知秋感觉太阳穴突突首跳,眼前浮现出今早面案上撒落的面粉。
她想起沈星河刚才手机支架的位置,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巷口的拆迁公告在风中哗啦作响,与面馆里此起彼伏的叫骂声混作一团,惊飞了屋檐下的灰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