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是三月中旬了,红星机械厂大院里的老槐树还光秃秃的,枝丫像干枯的手指一样指向灰蒙蒙的天空。
许卫东站在厂门口,紧了紧身上洗得发白的蓝布棉袄。
他刚从知青点返城不到一个月,脸上还带着下乡时晒出的黝黑。
胸前别着崭新的厂徽,在阳光下反射出微弱的红光。
"同志,我是新来的学徒工,报到该找谁?
"他拦住一个穿工装的中年人问道。
那人上下打量了他几眼,嘴里喷出一股浓重的烟草味:"新来的?
知青?
"许卫东点点头,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
返城的名额来之不易,他父亲——一个老实巴交的中学教师——几乎跑断了腿才给他争取到这个工作机会。
"人事科在二楼,找李科长。
"中年人指了指右侧的红砖楼,"不过这会儿刚上班,估计还没来。
你是哪个车间的?
""三车间,钳工。
""哦,老赵的徒弟啊。
"中年人突然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那你可有好日子过了。
"许卫东还没来得及问清楚这话是什么意思,那人已经摆摆手走远了。
他只好拖着行李——一个打着补丁的帆布包和一卷铺盖——往办公楼走去。
人事科的李科长是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头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
她翻看着许卫东的材料,眉头越皱越紧。
"73届的?
高中都没毕业就下乡了?
"她抬头看了许卫东一眼,"基础太差了。
"许卫东感觉脸上一阵发热:"我在乡下自学过...""行了行了,"李科长打断他,"现在厂里缺人,能返城的知青都安排进来了。
你的师傅是赵铁柱,三车间最好的八级钳工,能跟着他是你的福气。
"她递过来一张表格:"填好这个,然后去后勤领工作服和劳保用品。
明天早上七点半准时到车间,别迟到。
"许卫东接过表格,注意到李科长的手指关节粗大,指甲缝里有洗不掉的黑色油渍——这不像一个坐办公室的人的手。
"李科长以前也是车间的?
"他忍不住问道。
李科长愣了一下,眼镜后面的眼睛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是啊,六五年从一线调上来的。
怎么,看不起我们这些大老粗?
""不是不是,"许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