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希望,家国兴安,世间再无苦痛
每年春日里,一家人会相约着,去南州城里的河中放花灯。
二姑家的女儿陈桃,小时候与她玩的最好。
听闻堂姐回来,便早早地筹备起来,说是要在花灯节这天好好带陈听雪出去玩。
“好了好了,你再弄些上来,我的脑袋都装不下了。”
陈听雪看着面前的铜镜,站在她身后的是陈桃,小丫头今年才十五岁,愣是摆出了所有的首饰,不管是什么都要往她头上簪。
岸芷在一旁看着自家小姐无奈的样子,没忍住笑了声,被陈听雪瞪了一眼后立马收住,走上前来,轻轻握住陈桃拿着金钗的手,笑道:“还是让奴婢来吧。”
陈桃看了一眼她,又看了一眼陈听雪,垂下头,道:“好吧。”
岸芷将陈听雪头上的繁杂的饰品一一取下,只做了一个简单的发髻,又配上两只金钗,这才终止了陈桃的唠叨。
镜中的少女年方十八,本就生的白净,不用怎么打扮就好看,而现在她被陈桃抹了胭脂,看着更水嫩了一些。
今日她身着一身淡蓝色齐胸襦裙,腕子上戴了一只玉镯,眼睛被粉饰过,却掩盖不掉眼尾处的一枚小痣,整个人都显得亭亭玉立。
陈桃和汀兰看着自己的杰作,互相点了点头。
不多时,陈桃便拽着陈听雪和岸芷汀兰出门去了。
许是今日花灯节,陈听雪从未见过南州城里有这么多人,摩肩接踵,尤其是河边,夜晚本漆黑的南州河因为其上的花灯而亮了起来。
街上随处可见吆喝的声音,有卖小食的,也有卖饮品的,但陈听雪停在了一卖首饰的小摊前。
小贩见她不凡,笑道:“姑娘瞧上了哪一个?”
陈听雪细细地打量着摊子上的首饰,都是现下非常流行的款式,但始终是千篇一律,难免俗气,她摆了摆头,刚打算离开,忽地,她的眼神停留在摊子的角落处。
一只木簪子放在那儿,那木簪清新秀丽,簪子尾部还雕了一朵梅花,在一堆金银之中,显得那么暗淡,却又是那样地脱俗。
小贩看她的眼神停在角落里的木簪上良久,心下一惊,连忙将木簪收起,赔笑道:“姑娘实在对不住,这是小女的簪子,不知怎得摆了上来,这簪子是不卖的,还请姑娘见谅。”
陈听雪有些失望,但还是点了点头,刚想回头叫陈桃她们,却己经找不到她们的踪迹了。
又不知道去哪里玩了,陈听雪无奈,暗暗叹了口气,只得独自离开。
后来逛的几家首饰铺子,都有些差强人意,她想找陈桃她们玩,但是根本找不到人,,她只好自己一个人漫无目的地逛着。
不知不觉的她就走到了巷尾,路边最后一家首饰铺子“琉璃阁”。
陈听雪想再逛这最后一家,实在没什么想要的就算了吧,这家铺子和之前的并没有什么不同,整个店面没什么人,只有一个掌柜的。
店里陈列的首饰总是那几种,总少了了些趣味在里头。
她心下了然,正打算离开,却又被掌柜喊住了。
“姑娘留步。”
掌柜的是一个年轻的伙计,身材高挑,看上去并不像个商人,倒像是个习武之人。
陈听雪转过去看她,等他开口继续说话。
“方才瞧您看了半天也没挑出什么,想必是我家首饰没能入了您的眼了。”
陈听雪皱了皱眉,她有些不明白掌柜说这番话是要做什么。
但秉持着礼貌,她还是说道:“是我眼拙,您家首饰自然是极好的。”
掌柜笑了笑,从柜子里拿出了一个盒子,递给她,道:“姑娘不必说违心话 ,我看得出来。
不过,我这有支做了很久的簪子,我一首想着没人与它相称,所以我不曾将它拿出来卖。”
陈听雪接过盒子。
“不过今日正巧,我看您挺合适的,就是不知道我这只簪子,您看不看得上?”
掌柜问道。
打开那盒子,陈听雪便看到了里面放着的那一支木簪,那木簪 通体滑嫩细致,一看便不是用普通木头做成的,尾部还刻了有一朵梅花,小小的,被涂料染成白色,就好像真的从梅树上摘了一枝下来。
“这样好的簪子……”陈听雪几乎看出了神,她素来不喜欢穿金带银,这样的木簪向来是她的心头好,“我……”掌柜见她掩不住心底的喜欢,笑道:“这簪子我便送你了,木头都是有灵气的,想来它也喜欢你。”
“这样怎么行?”
陈听雪拔下头上的金钗,换用木簪挽上,将她的金钗递给掌柜:“我这钗子比起它来自然是差远了,但好歹值些金银,我知它们不一样,但我还是想……”未等她说完,掌柜便收下了她的金钗,道:“姑娘不必如此。”
陈听雪又谢了好几次,这才出了门去。
她走之后,一人从屋后走到堂前来,他身着一身玄色衣袍,鼻梁处有一颗小痣,他身形高大,比那掌柜还要高一些。
他生的琼林玉树,一副翩翩公子之相,但他的眸子,却给人以冰冷之感。
他拍拍肩上的尘埃,道:“她收下了?”
掌柜向他行礼,毕恭毕敬,道:“是,殿下。”
听到此言,他冰冷的脸上才浮现起了一丝温度,他迈开脚步,走出门去,头也不回地说:“办的很好,回去领赏。”
掌柜的脸上瞬间扬起笑意,他再一次行礼,道:“多谢殿下。”
先前没找到的陈桃她们,此刻正在卖花灯的小贩那里。
“这个怎么样?”
“不行不行,这个颜色不好。”
“那这个呢?”
“这个也不行,欸,这个,你看这个。”
“这个可以,这个可以,小姐肯定喜欢。”
陈听雪慢慢走到她们身后,听到她们在给自己挑花灯,她心中不免流过一丝暖意,她真的很久不曾感受过这样的温暖了。
岸芷拿着花灯,刚想去付钱,转头就看到了陈听雪,笑道:“小姐什么时候来了?”
“我还想问你们几个怎么就把我扔到一边去了呢?”
陈听雪笑道。
“这不是看小姐挑的入迷嘛,我们就先走了。”
岸芷道。
陈听雪笑了笑,接过他手上的花灯,道:“只要是你们挑的,我都很喜欢。”
几人付了花灯的钱,便捧着,去河边了。
陈桃边走边说道:“姐姐,你从前没有过过花灯节,不晓得放花灯的含义。
在我们这,边放花灯边许愿,花灯就会带着你的愿望,把它带给南州河尽头的神明,这样愿望就能实现啦。”
鬼神之说,陈听雪自知没什么源头,不过是人们的愿景,但入乡随俗,她对此并没什么抵触。
她问陈桃:“那你想许什么愿望呢?”
“当然是阖家团圆了!”
陈桃不假思索地说,她看向陈听雪,“那姐姐想要许什么样的愿望呢?”
陈听雪想许什么样的愿望?
她的愿望太多了,她想她和岸芷汀兰这辈子能好好的活着,她想父母也能过得好,不必再为她操心,她还想要天下人都能有个好的归处,不会再有人像她一样,被人蒙骗,不得善终。
不知不觉间,她们己经走到了河边,陈听雪将手里的花灯放在河面上,任它随着河水流向远方。
“我希望,家国兴安,世间再无苦痛。”
一字一句,从陈听雪嘴里流出,顺着花灯的方向,流到南州河的尽头去。
风有些大,一旁的陈桃并没有听清楚,她想让陈听雪再说一遍,被陈听雪笑着拒绝了。
在她身旁站着的汀兰也将花灯放走,道:“我希望百宝阁的东西能卖的再便宜一点!”
陈听雪笑着打趣她:“我平日里给你的银子不够花吗?”
“够花呀,”汀兰笑道,“但是想买的东西太多了,再多的银子也并不够花呀。”
岸芷静静地站在陈听雪身旁,也放了花灯,在心里默默地许愿:“希望小姐平安顺遂,一生喜乐,没人让她流泪,没人让她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