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迁怒
不过她肯转学是件好事。
最近集团里出了些事,局势不太明朗。
方梨留在京市,肯定会有人拿她做文章,夫妻俩就商量着把人送到蚕沙市去。
蚕沙市是舒晴娘家。
其父母是退休干部,弟弟目前在蚕沙市的司法部门里任职。
有他们看着,方梨很安全。
……方梨在京市度过这个暑假。
每天除了练舞弹琴画画外,就是黏着父母。
夫妻俩以为她是舍不得父母,便也乐意让她黏着,还尽量多挤出点时间来陪她。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很温馨。
蚕沙市那边,老两口知道方梨要过去,趁着暑假把家里装修了一下,就等着开学,方梨过去了能住的舒服。
暑假一晃而过。
距离开学前三天方梨坐上去蚕沙市的飞机。
落地蚕沙市方梨休息了一天,过后两天是报名的日子。
舅舅舅妈工作忙,报名是外公外婆陪着去的。
她特意瞄了好几眼老师手里的登记单,没看见江行骞的名字。
人没看到,名字也没有,估计是还没报名。
等军训吧。
前世方梨没参加军训。
报名过后硬是又负气等到军训结束,才正式去学校。
原本想着这辈子来军训,早点见到江行骞。
谁知道计划扑空。
军训两个星期,连江行骞影子都没见到。
不仅是军训,就连正式上课的第一天人都没来。
方梨萎了,慌了。
难道蝴蝶效应?
改变了原有的轨迹?
江行骞不在五中了?
方梨一路上想了千万种可能,两条眉毛都快拧成毛毛虫。
“方梨,早上好。”
到了班级门口,有人跟她打招呼,方梨收起思绪回应。
“早……”抬头便看到了教室角落处的熟悉脸庞。
方梨讷讷的回应了一声,目光紧盯着角落里的江行骞。
“你也觉得很帅是不是?
没想到咱们班居然有这么帅的男同学,班上的女同学都悄悄看他。”
刚才跟她打招呼的女同学凑过来小声说道。
女孩儿叫温念想。
军训期间两人一个中队,又是同一个宿舍,性格大大咧咧,有点自来熟。
闻言方梨看了眼班上的女孩子,果然都忍不住回头偷看。
今天是正式上课的第二天。
江行骞才来,加上身高,就只能坐最后一排。
方梨的身高在班上得女孩子里算中等偏上,座位在中间。
距离最后一排的江行骞隔着两排。
“他叫江行骞,名字也好听对不对?”
温念想趴在方梨的桌上说道。
方梨略诧异的看了眼温念想:“你怎么知道?”
“喏,班长问的。”
温念想冲坐在自己位置上写写画画的宋月悦看了眼。
方梨跟着看过去,不高兴的皱了下鼻头,然后起身离开了教室。
“欸?
要上课了,方梨,你干嘛去?”
温念想喊道。
她叫方梨。
江行骞看着窗外走远的身影心想。
*“都快上课了,怎么这时候过来,找老师有事?”
班主任一边收拾等下上课要用的东西,一边问方梨。
“嗯,卢老师,我想换个座位。
现在那个位置近了,我有点远视,看不太清黑板。”
“远视?”
卢周月沉思了一会儿,点头接着说:“行,我知道了。
你先***室吧。”
卢周月是个严肃的中年女人,说话时没什么表情,方梨有点拿不稳这是答应了还是没答应。
又或者要跟家里人确认?
想到这儿方梨忍不住激灵一下,又觉得应该不至于。
“还有别的事?”
见她没反应,卢老师又问。
“没,没了。”
方梨摆摆手笑道:“卢老师,我先***室了。”
“嗯。”
回到教室时大家己经开始早读。
方梨走进教室,假装不经意间把目光落在江行骞身上。
他拿着书跟读,但神色恹恹,瞧着精神不太好。
书应该是前排男生借他的。
前面两个脑袋凑在一起,嘻嘻哈哈的看着一本书。
早读过后有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留给学生们吃早餐。
一打铃,温念想就过来喊她一起去食堂吃早餐。
方梨被温念想拉走。
匆匆回头看了眼,江行骞己经趴在桌上。
应该是睡了。
前世江行骞也这样,课间休息时间大多都用在睡觉上,上课期间却从来不睡。
但基本也不听课,就表情淡淡的盯着黑板或者窗外。
所以成绩很一般,几乎是垫底的存在。
后来高二下学期,江行骞突然开始认真上课听讲,成绩持续进步。
只是他有点偏科。
文科和英语是弱项,因为这个高考的成绩差强人意。
不过也还行,起码上了京市的大学。
高考过后她没再见过江行骞。
首到她死后,魂魄跟在江行骞身边二十年,才知道这些关于他的过往。
从食堂出来,温念想撞了下方梨的肩膀说:“你看。
真好啊~早知道昨天选班长的时候我也竞选一下。”
方梨顺着温念想的视线看过去,江行骞搬着一摞新书,宋月悦走在身侧。
估计是宋月悦带江行骞去办公室领书去了。
宋月悦是班长,她做这些名正言顺。
看着两人走在一起,方梨突然想起前世宋月悦和江行骞一起创业,两人成双入对出入各种场合的样子。
再一想自己当时还劝江行骞接受宋月悦的心意。
虽然都是她自言自语,江行骞听不见,但这会儿想起来还挺气。
气自己,也迁怒江行骞。
进了教室,方梨冷哼一声,还故意在座位上弄出动静,引得大家都朝她看。
江行骞也不例外。
她刚才是瞪了自己一眼?
江行骞有点懵,盯着方梨的后脑勺看了一会儿后上课铃响了。
第一节课是数学课,但来的英语老师,也是他们班的班主任卢周月。
“这节课跟你们李老师换了,不用急着拿书,咱们重新排一下座位。
昨天是第一天,所以就按身高给你们安排的座位,没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
来,班上有近视或者远视的同学举一下手,老师看看有多少。”
此话一出,有差不多十个左右举手。
方梨扫了眼举手的人,低着头缓缓举起手。
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