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睁开眼,神智清明,心口却热热的,像是有一团温暖的气流在丹田处流转。
他低头看向自己的双手,感到皮肤下仿佛多了什么,细微的灵气游走于经脉之间,带着酥酥麻麻的感觉,奇异却令人沉醉。
“这就是灵气?
修仙者体内的力量?”
马冬目光炽热,仍旧不敢完全相信昨天发生的一切。
可识海中那浩如烟海的记忆,告诉他一切都是真实的。
他盘膝坐在地上,回忆着《仙医经》开篇的第一段口诀:“采元纳气,通三脉,引灵入窍,聚于丹田。”
这是一套最基础的聚灵吐纳法,专为凡人初入修炼之用。
他依言而行,吐纳之间,鼻息与山洞中淡薄的灵气悄然呼应。
他缓缓引导那一丝丝灵气流入体内,顺着经脉运行小周天,最终汇聚于丹田一处微光之核。
半个时辰过去,一道隐晦的“啪”的脆响在体内轻轻响起,仿佛某种枷锁被悄然打破。
“我……突破了凡体,开启气感了!”
马冬睁开眼睛,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若放在修仙界,这不过是最普通的一步,甚至不配称为“炼气”,但对他一个出身农家、毫无背景和师门的山村少年来说,这意味着他真正迈入了“修行者”的门槛!
而且——“我的感知,比书中描述的要强得多……不只是灵根觉醒那么简单。”
他低头看向手掌,五指轻合,掌心隐隐泛起淡淡灵芒。
凝气为针!
这是《仙医经》第二篇中的技艺,是医道与灵力结合的初级体现。
修炼者以灵气化针,可用于行针、刺穴、疏经活脉,甚至——战斗!
马冬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洞窟角落的一块石壁,手指一弹,一道细如牛毛的灵气之针“嗖”的一声射出,瞬间在岩壁上留下一道细细的印痕!
他震惊地瞪大双眼。
“居然真的可以……灵针之术,我能用出来!”
他本以为这至少要数月修炼,没想到自己在一天内就初步掌握。
若此事传到外界,定会震惊无数世家修士——这是天赋异禀!
而就在他激动不己之际,识海中那沉睡的意识突然又苏醒一缕,古老而威严的声音再次响起:“你之资质,虽非天灵根,但心性坚毅,医心纯净,得我真传。
修仙路远,世间苦多,勿忘初愿,勿误正道。”
马冬愣了片刻,随即郑重磕头:“弟子谨记祖师教诲。”
他抬头望向洞口方向。
“得传承只是开始,现在,我得赶紧回去……娘还等着药救命。”
他目光一沉,迅速收拾药篓,翻身朝洞口攀去。
跌落前的缝隙虽陡,但有了灵力加持,他行走如虎,十余分钟便己爬回地面。
阳光刺眼,却温暖。
马冬重新采摘那株白骨参,小心地放入药篓,眼神不再像来时那般急切与迷茫,而是多了几分坚定与沉稳。
“从今天开始,我不仅要救娘……还要救更多人。”
他回望黑风岭的方向,心中默默说道:“我马冬,要走出这穷山沟子,要让这《仙医经》,在世间重现荣光!”
——回到村子时己是傍晚,夕阳余晖洒落在泥泞村路上,炊烟袅袅,狗吠声此起彼伏。
一位佝偻着身子的老妇正靠在门口咳嗽,听到动静,吃力地抬头。
“娘,我回来了!”
马冬快步走上前,将她搀扶回屋,眼中满是心疼。
“你这孩子,又跑山里去了吧?
哪天……要是摔着了……”“娘,我找到药了,这次……一定能治好你的病。”
老妇怔了一下,旋即笑着点头:“你这孩子,哪次都这么说……”马冬没有解释太多,只是静静地开始熬药。
火光跳动间,他翻出那本老郎中的药书,配合《仙医经》中记载的方法,略作调整,并在熬药过程中悄然引入灵气,使药性彻底发挥出来。
当夜,一碗泛着淡淡灵芒的药汤递到李桂花面前。
“娘,喝了它,你的病,会好。”
老妇将信将疑,接过药碗,缓缓喝下。
很快,一股暖意在体内流转,像是春水化冰,她惊讶地张大了眼:“这药……怎么……”她只觉一口郁结之气顺着喉咙吐出,呼吸突然顺畅了许多,脸色也红润起来,连多日无法入眠的痛楚都减轻了。
马冬在一旁,紧握拳头,默默低语:“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窗外星光洒落,夜色静谧。
而属于马冬的修行之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