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临出门前一天,儿媳突然拦住了我: 妈,您还是在家看大佑吧,我跟我妈说好了,这个假期要去新疆玩。
我收拾行李的手一顿: 我提前一个月就跟你们说了,五一我要带你外婆去看升旗。
儿媳不耐烦: 外婆都多大年纪了,去不去有什么关系?再说,你是大佑的奶奶,看孩子就是你的义务。
我坚持: 可我跟你外婆说好了,酒店机票也订好了,等端午或者国庆节,我带孩子,你和亲家母去哪里玩都可以,行不行?
这下好了,彻底捅了马蜂窝。
儿媳不依不饶拉来儿子: 你看看妈
儿子皱眉: 都老成啥样了,还浪着想去北京,你是不是在北京找了相好的?想给大佑找个新爷爷?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你说什么?
儿子翻了个白眼: 我说什么你心里有数。
我实在不想在出行前,跟她们争吵,拉上行李直接去了母亲家中。
谁知当晚,儿子在家族群发了个群收码,艾特所有群成员: 大姨二姨三姨,凭什么让我妈独自带外婆去北京?机票酒店钱,一人千转给我
1
我想带十岁老母亲去北京,已经两年了。
我对此有执念,是源于母亲客厅挂着的一张假的不能再假的天安门广场照片。
那是村子里专门给老年人拍的照片,二十元可以加相框洗一张。
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很不能理解: 妈,这背景也太假了吧。
但母亲眼底都是对北京的向往: 你懂什么?这是天安门,妈这辈子是没机会去了,有个照片也是好的啊。
怎么就没机会去了呢?
我当时随口反驳,静下来以后发现,带母亲去北京,好似真的很困难。
母亲一辈子有四个女儿。
大姐一辈子务农,虽识字却从未出过远门,她儿女也不争气,除了每日给母亲送饭,其他是指望不上了。
二姐倒是有钱,但早早跟着儿女移民去了澳洲,除了每月打钱,连人影都见不上。
三姐腿脚不便,自己都还要儿女伺候。
而我为了这次出游的机会,铺垫了整整两年。
好不容易赶上儿媳松口,说五一只想在家里躺平,我赶忙跟他们商量。
一
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千山四九七》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