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年幼的杨康坐在板凳上,嘟着嘴,带着还有些婴儿肥的脸,瞪大小小的双眼,望着天空痴痴的发呆,坐看天上云卷云舒。

杨康并不纠结自己是现代的杨康还是原本的“完颜康”,重要的是避免原本的结局。

杨康在心中不断梳理着时间线:自己己经七岁了,应该是去年完颜洪烈出使蒙古诸部,行挑拨离间之计不成,铁木真做大之势隐隐可见。

并且完颜洪烈应该己经将瞎了眼在路边乞讨的梅超风带了回来,现在梅超风应该在王府的某处地窖住着。

约莫十八岁比武之约的时候,丘处机说自己教了杨康整整九年六个月。

如此算来自己大概在八岁多的时候,丘处机会跟着从杨家村搬东西的队伍找到赵王府。

现在包惜弱还没有从杨家村里搬东西,不过算算时间也快了,想来应该完颜洪烈包惜弱二人长期没有自己的孩子,婚姻关系出现了“七年之痒”,包惜弱愈加思恋起了“亡夫”(关于包细弱和完颜洪烈有没有夫妻之实,历来众说纷纭,这里不做纠结),否则早不搬晚不搬,偏偏再婚七八年以后搬东西。

不过话又说回来,完颜洪烈现在行为算什么?

杀父欺母?

那还算不算他的“养育之恩”?。

把真相告诉包惜弱?

她只当我疯了吧?

甚至会怀疑赵王爷的政敌在挑拨离间?

现在是金章宗完颜璟在位期间,史称明昌之治,金国正处在国力强盛之时。

然而后人称其为“宋徽宗转世”,后期昏聩。

治世是表象,衰弱才是里子,金国距离野狐岭大败也约莫有十一年左右。

而且小说里的金国灭亡比史实里早了二十多年。

不过,任谁说现在金国即将败亡都会被当作疯子吧?

武功方面,跟着丘处机学,进步太慢。

《九阳神功》现在好好的躺在少林寺的藏经阁里,或可谋划一番。

美女?

我还太小,应该没有想法吧???

西绝?

隔得好远呀。

好烦呀,我现在才七岁诶,只想在王府里岁月静好,贪图富贵,然后等东窗事发,卷钱跑路,一路跑到岭南,不管什么乱世的三七二十一。

苦等了好几天也没有等来什么系统金手指一类的东西。

“康儿,该喝药了,在想什么呢,坐在这里发呆。”

这时,母亲包惜弱的声音传来,“这几天,你倒是安静了不少。”

这时杨康起身,说到:“娘,我在看天上的云彩,一会儿像兔子,一会儿像大脑斧,可好看啦。”

包惜弱亲自端着药碗走了过来,摸了摸杨康的头,嗔道:“傻孩子,净说傻话,莫不是摔坏了脑袋。

快把药喝了,不许吐了”“哦!”

杨康皱着眉头把药喝完,额,好苦。

“康儿真乖!”

包惜弱满脸爱意的看着杨康。

“娘,你能不能跟父王求求情,不要为难那日和我一起骑马的护卫,那天是我自己顽皮摔下马的,不怪他们。”

“看来康儿真的长大了,知道替别人着想。

你放心,娘早就求过情了,等你现在想起来求情,你父王早就拆了他们的骨头了”包惜弱一时欣喜,平时里骄横惯了,骨子却是还有随着自己几份善良的。

“好了,娘,我该温书去了,功课落下了几日,再不去温书,不然父王回来又要生气了。”

说罢,包惜弱便欣喜的吩咐随从伺候起杨康读书。

杨康走进书房,拿起书本。

这书本装订的倒是精致,只是上面的繁体字看得头疼,还有那后世早己失传的女真文字,更是一个也不认得,嗯,好像原本的“完颜康”也不认得女真文字。

想着想着,年幼的杨康便走了神。

他心里暗自盘算着如何才能尽快提升自己的实力。

既然丘处机教得慢,那是不是可以偷偷溜出府去寻找别的高手呢?

自己能找得到除了梅超风,其他人还不如丘处机。

或者找机会潜入少林藏经阁?

但这难度不小,毕竟他只是个七岁孩童。

正想着,杨康突然看向了自己身边的一个护卫,这个护卫年岁不大,约莫十七八岁的样子,好像这两年都在自己的身边伺候着。

那护卫被杨康看了一眼,立马下跪。

杨康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啊?”

“小人名叫郭仲元,是中都本地人。

因王妃说郭姓好,便差了小人来小王爷近前伺候。”

护卫紧张的答道。

郭仲元?

是个人物!

竟在我身边伺候,这时杨康心里便有了想法,杨康喝退其他人,只留郭仲元单独近身伺候。

“你先起来吧,你站到我跟前来”,杨康说罢,郭仲元依令行事,上前几步站定。

杨康仔细打量起郭仲元来,此人身姿挺拔魁梧,呼吸均匀有力,有些功夫底子在身上的。

不愧史书评价为“南渡后最称名将云”。

杨康打量完一番后,问道:“我平日对你怎么样”“小王爷平日对小人自是不薄。”

郭仲元回答的一脸正气。

杨康见这人似是要把忠义二字刻在脸上的一般。

杨康自是知道自己以前对待身边人的态度十分恶劣,便哧的一声笑了出来,“那你说说如何个不薄法,你且说出个一二三来。”

“这一来……嘛,这,”郭仲元结巴了半天便又跪了下来,“小人该死,小人该死。”

杨康见状,连忙将他这扯起,说到:“都说了叫你起来的,还有以后不要在我面前自称小人了。”

这名将之材,怎么动不动就下跪,还一口一个小人的。

“是!”

杨康见他回答的倒快,也未与推脱,心想此人到底骨子里还有几分傲气,确有可造之处。

“我这里有一桩差事,想交给你去办,你若办的好,我自重重有赏。”

“但凭小王爷吩咐。”

“你俯耳听来。”

说罢郭仲元便躬身俯耳,杨康随即在郭仲元耳边交代了几句,顺手又掏出几锭赤金塞入郭仲元怀中,“此事你悄悄的去办,不可走漏风声,倘若银钱不够,还来找我要。”

“请小王爷放心,此事不难,属下一定办的漂亮。”

说完,郭仲元便转身出门而去。

杨康看着郭仲元出门的背影,心情便在不知不觉中好了起来。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