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章:暗潮涌动,希望萌芽

破茧之花 蜜安楠 2025-01-03 09:52:19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伊芙琳在残酷惩戒的泥沼中苦苦挣扎,每一日都似在无尽的黑暗里煎熬,身体与心灵满是疮痍。

然而,她并非孤立无援,艾丽西亚始终如一地守在她身旁,宛如坚实的壁垒,为她挡去部分风雨,两人的情谊也在磨难中愈发深厚,坚如磐石。

夜里,当整个学院沉浸在死寂般的静谧中,艾丽西亚总会小心翼翼地避开巡逻的嬷嬷和老师,怀揣着从校外千辛万苦寻来的珍贵草药和药膏,悄悄潜入伊芙琳的宿舍。

昏黄的烛光在微风中摇曳,映照着伊芙琳伤痕累累的身躯,艾丽西亚的心猛地揪紧,眼眶瞬间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她轻轻唤醒伊芙琳,做了个噤声的手势,随后用温热的毛巾,极其轻柔地为她擦拭伤口,那动作轻得仿佛生怕弄疼了她。

每碰到一处新伤,伊芙琳都忍不住微微颤抖,艾丽西亚的心便跟着颤一下,手上的动作愈发温柔舒缓,嘴里还不停轻声念叨:“忍一忍,伊芙琳,擦了药很快就会好一些的。”

处理完伤口,两人并肩坐在床边,艾丽西亚紧紧握住伊芙琳的手,给予她力量,低声道:“伊芙琳,咱们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得想个法子改变这现状,我不信就没有能冲破这牢笼的办法。”

伊芙琳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坚定回应:“对,我绝不屈服,一定要把这吃人的规矩给废了!

这学院的黑暗,必须得有人来撕开一道口子。”

此后,艾丽西亚每晚都会偷偷来照料伊芙琳,两人也趁着这短暂相聚,商讨起反抗计划。

她们深知,要撼动学院这棵盘根错节的 “大树”,仅靠二人之力远远不够,必须团结更多同学。

白天,在课堂间隙,艾丽西亚会不动声色地观察同学们的反应。

她发现,不少同学虽表面上对惩戒制度噤若寒蝉,但看向伊芙琳的眼神里,或多或少透着不忍与同情。

其中,有个叫露西的女孩,出身豪门,初入学院时对诸多规矩极为抵触,常因违规受罚;还有性格怯懦的贝丝,来自普通家庭,虽不敢公然反抗,却也在私底下对严苛惩戒颇有怨言。

一次课间,趁老师离开教室,艾丽西亚瞅准时机,悄悄靠近露西和贝丝,轻声说:“你们瞧伊芙琳被折磨成啥样了,这学院的规矩根本就是错的,咱们不能再忍下去。”

露西皱了皱眉头,愤慨道:“我早就受够了,天天提心吊胆,就怕犯错。

可怎么反抗啊?”

贝丝则怯生生地望了望西周,小声附和:“是啊,要是被发现,可就惨了。”

艾丽西亚目光坚定,低声鼓励:“咱们先暗中联络,人多力量大,总能找到机会让校方听到咱们的声音。”

经过多次小心翼翼的交流,一个以伊芙琳和艾丽西亚为核心的小团体逐渐形成,成员包括露西、贝丝等十几个同学。

她们开始利用一切隐秘机会碰头,分享各自遭遇,彼此的愤怒与不甘交织在一起,化作抗争的决心。

为了避免引起院长和老师们的注意,她们发明了一套独特的暗语。

比如,用 “今天的花儿开得真美” 暗指惩戒又开始了;“鸟儿飞得有些累” 寓意大家受罚后身体疲惫不堪。

在课堂上传递纸条时,她们会把纸条伪装成学习笔记,用极小的字体写下行动计划与想法,趁老师转身板书迅速传递。

与此同时,伊芙琳也在努力适应惩戒的同时,试图从学院规则里寻找漏洞。

她发现,每次受罚时,老师们虽严格监督,但偶尔也会因临时有事短暂离开。

一次,在庭院里双手托举重物受罚时,负责监督的老师突然被院长叫走,伊芙琳趁机放下酸痛麻木的双臂,稍作歇息,待老师返回,又迅速恢复受罚姿势,竟未被察觉。

这一发现让她意识到,只要足够细心、抓住时机,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痛苦,也为日后的反抗积累经验。

然而,院长凯瑟琳和女舍监格蕾丝也非等闲之辈。

她们察觉到学生间气氛有些异样,仿佛有暗流涌动,便加大了巡查力度,在校园各处安插眼线,试图揪出 “不安分” 的学生。

一天,艾丽西亚在去给伊芙琳送食物的路上,突然感觉背后有双眼睛紧紧盯着自己。

她心中一惊,佯装镇定,若无其事地继续前行,眼角余光却留意着身后动静。

果然,不远处一个平日里就爱打小报告的同学正鬼鬼祟祟地跟踪她。

艾丽西亚脑子飞速运转,故意绕到学院的花园迷宫里,利用错综复杂的小径甩掉了尾巴。

另一边,伊芙琳在储物间背诵校规时,舍监格蕾丝毫无预兆地推门而入,目光如炬,在屋内来回扫视,试图找出违规迹象。

伊芙琳心跳瞬间加速,手心冒汗,但仍强装镇定,目不斜视地盯着手中校规,口中念念有词。

格蕾丝在她身边徘徊许久,终未发现破绽,冷哼一声后离去。

危机虽暂时解除,但伊芙琳和艾丽西亚明白,往后的日子只会愈发艰难。

可她们眼中的斗志却愈发炽热,因为她们深知,每一次成功躲避追查,每多团结一个同学,都意味着向打破这黑暗制度又迈进了一步,而那自由平等的曙光,终会穿透阴霾,洒落在这片禁锢己久的校园……随着小团体的逐渐壮大,她们的行动也越发谨慎而大胆。

为了进一步揭露学院的黑暗面,伊芙琳提议偷偷记录下受罚的过程,以便日后有证据向外界申诉。

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于是,她们开始分工合作。

有的同学负责在受罚现场附近观察,一旦老师离开,便迅速用小型素描本画下场景;有的同学则利用自制的简易录音装置,试图捕捉老师斥责和同学们痛苦***的声音。

这些记录下来的证据,被小心地收藏在宿舍隐蔽的角落,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发挥作用。

在一次学院组织的户外花园劳作活动中,同学们分散在各处。

伊芙琳和艾丽西亚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交流机会,便借机与更多同学接触。

她们轻声诉说着自己的反抗决心,以及学院惩戒制度的不合理之处。

许多同学听后,心中都泛起了波澜,虽然有些人还心存顾虑,但也有不少同学默默表示愿意支持她们。

此时,一位名叫格林先生的老师,在偶然间目睹了伊芙琳受罚后艰难行走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不忍。

格林先生与其他老师不同,他并非院长的绝对拥护者,平日里授课时,也偶尔会流露出对学生的关怀。

伊芙琳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便与艾丽西亚商量,是否可以试着争取格林先生的支持。

经过一番谨慎的试探,她们发现格林先生对学院的惩戒制度确实颇有微词。

于是,伊芙琳鼓起勇气,在一次课后向格林先生倾诉了她们的遭遇和反抗计划。

格林先生听后,沉思良久,最终表示愿意在不暴露自己的前提下,为她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透露一些院长的行动安排,让她们能提前做好防备。

有了格林先生的支持,伊芙琳和同伴们信心大增。

她们深知,虽然前方依旧荆棘密布,但每一个小小的助力,都如同黑暗中的火把,照亮她们前行的道路。

她们继续在困境中摸索前进,为了那遥不可及却又充满希望的自由,不断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