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天,季梓彧从兰亭的怀抱中醒来,他完全不记得曾经发生了什么,不记得曾经妈妈的模样,他只是在醒来的时候下意识的朝怀抱他的人喊“妈妈”,他知道似乎又不知道,或许,这就是真正的“记忆”吧!
哪怕什么也不记得,也不会遗忘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身体会为灵魂记录一切。
这一年,他终于拥有了清楚的意识,他从妈妈口中得知自己5岁,他开始用眼睛记录着自己认知到的一切,开始学习模仿,进入幼儿班,在幼儿班,他见到了一个很漂亮的女孩,他大喊着“白雪公主”以形容她的美丽,首到成年他还记得这件尴尬的事......他眼中的“白雪公主”与他进入了父亲教授的小学学习,并成为了朋友。
时间匆匆而过,随着与小学中其他同学的交往,他发现自己与其他人似乎并不同,他说空气中有很多“怪东西”,他能“吃”,其他小朋友却觉得他傻了。
他觉得这些东西很好,但是别人感觉不到,于是只能自己“吃”了。
有一次他和同学路过巷口,看见一个身上冒黑气的光头,这与他平时看到身上的纯白光芒,最多添些杂色的同学不一样,这令他感觉非常不好,于是便带着同学加紧离开了。
回到家,看到父母身上温暖的柔光,他终于安心下来,不再去想那个光头。
父母几乎给了他一个完整的童年,首到宁静的日子被反叛军打破......“小兰,我要去参军!”
季旭坚定地看着自己的妻子,“只有参军,帮助革命军完成民主的事业,完成大一统,百姓们才能安定的生活下去,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护你们。
只有革命,才能让世界改变,让人们迎来希望。”
“我知道我拦不住你,你走吧......”屋子里一片黑暗,谁也看不清对方的脸“活着......”他走了,半年才会给家里寄一封信,信封中还会有一叠钱,这些钱勉强支撑着家里的人,至少不会挨饿。
三年后,这一年季梓彧12岁了,他们己经有一年没有7个多月没有收到父亲的信了。
“咚咚咚”。
兰亭欣喜地打开门,门前静静地躺着一封信,这一次比往常晚了一个月。
信中还是如曾经那样,几行潦草的文字,以及一叠钱......只不过这一次,她看着信中的内容,哭了。
她没有哭太久,面对他战友传来的噩耗,她也只能无奈面对现实,她还有两个孩子,她还要支撑起这个家,这个破损不堪的家。
她的精神己经是一天不如一天,每天都活在战争的阴影下,还好,大儿子懂事,每天都会逗她开心,小儿子倒是成天“上房揭瓦”,让她生气又无奈,但这也为家里增添了几分生气。
“好景”不长,这一天,天降大雪,远处的喊声再次打破了一家人的宁静。
兰亭几步跑到窗前,将大部分身体隐藏在黑暗中,小心观察的远处,远处房顶升起的火光顿时让她感到不妙。
她跑着,收拾干粮,带着俩孩子,从后门离去,脚步匆匆......身后的声音越来越大了,她带着两个孩子狂奔起来,季梓彧还好,他自小体力惊人,但弟弟年纪尚且只有11岁,骨瘦如柴,不久就己经体力不支。
兰亭只好背起自家小儿子,继续狂奔,进入山脚的树林中。
只要通过这片树林,进入深山之中,他们就还有一线生机!
“那里有脚印,可能是流民,走去看看!”
西五个扛着三八大扛的反叛兵,顺着脚印向着母女追去。
远处因为体力不支的三人,速度逐渐慢了下来,二者距离逐渐拉近!
忽的一束灯光从远处的林中露了出来,兰亭看着两个孩子,眼睛逐渐留下两行泪水,“梓彧,带着你弟弟进入大山,妈妈,要去引开敌人,等会儿我们在山里会合!”
兰亭将背上的小儿子交给大儿子,看着大儿子脸上的泪水,她催促道:“快走!
不然我们谁都逃不了!
相信妈妈!”
虽然他年纪不大,但在战争的阴影下,他的心理年龄早就超过的同龄的孩子,他自然知道这一离开,可能再也不会见面。
“妈!”
他握住了她的手,一股暖流从手臂缓缓进入她的身体,她感觉自己的疲惫减轻了不少,大概4、5秒过后,暖流不再流入,这己经是全部了。
她看着儿子,脸上露出一抹笑容,随后转身而去,此时,双方相距己经不远了,灯光时不时闪在他们的脸上。
“叛国贼,来抓我啊!
你们这一群贪婪的畜生!”
喊完兰亭就撒腿在林中狂奔起来,将路线与季梓彧分开。
“妈的,cbz,抓住她!”
“二蛋,傻狗,跟我上!
另外两个人继续找人!”
五个人分成二三人分别追向季梓彧和兰亭。
兰亭拼命逃亡着,不时有子弹落在周围,让她更加奋力,后来射击声停下了,因为他们发现如果跑着持枪准头太歪,而停下来射击,又会让她跑了,所以干脆先拉近距离,再抓住她。
“他娘的,这他娘的也太能跑了!”
随着追兵与兰亭的距离不断缩短,三声枪响,结束了这场追猎,灯光停了下来......季梓彧想甩开后面的追兵,然心有余而力不足,双方的距离还是在在不断缩小。
“看到了!
两个臭小子!
追!”
季梓彧的奔跑距离不断延长,他的呼吸也越来越粗重,双腿己经失去知觉,但本能还在促使他不断狂奔着,突然,他的眼角似乎瞥到了与环境似乎有些出入的“环境”,不过他根本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注意这些,终于在又跑出了一段距离后,他摔倒在了林中,他的弟弟,拖着疲惫的身体,拉着己经昏迷的哥哥,继续往大山里逃,首到他也昏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