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它就归顺大陆,成为东亚大陆往太平洋扩张的前进基地。
以日本特殊的地缘位置,没有第四条路可以选,想独善其身更是不可能的。
把这两个战略前提搞清楚,我们就能深刻理解中日为什么会恩恩怨怨上千年了。
仅在近代百年,中日就打过三次有硝烟或者没有硝烟的国战,次次都惊心动魄,次次都决定着两个国家的国运。
甲午战争并不仅仅只是中日两国的国运对赌,更是东亚复杂地缘矛盾冲突的大爆发,大英、沙俄这两个帝国主义国家,都深度参与了甲午战争。
只有抛开传统的反侵略叙事,采用现代国际关系视角,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甲午战争的深远意义。
在古代封建社会,日本对中国大陆是一点机会都没有的,这已经被历史无数次验证过。
但两次***战争,大英帝国的突然降临,则让东亚传统地缘格局陡然逆转。
打个比方,当时的东亚各国面对大英帝国,就好比是一群战五渣组成的江湖,突然出现了一本名叫九阴真经的武学经书。
只要得到这本书的真传,原有的武林高手就不堪一击,原有的江湖秩序就必然改写。
满清、日本,这两个东亚秩序的佼佼者,几乎同时意识到了机会到来,几乎同时向大英抛出了橄榄枝。
1861 年,满清开启洋务运动;1868 年,日本开启明治维新。
没有大英支持,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明治维新,都不可能搞得起来,更不可能成功。
然而,大英的外号是世界搅屎棍,政治艺术出神入化,离岸平衡炉火纯青,它的支持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你想赚大英的利息,大英惦记着你的本钱。
拿破仑法国垮台之后,19 世纪的欧洲史,说白了,就是一部大英与沙俄的争霸史。
大英无数次支持土耳其与沙俄开干,1856 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大英更是伙同法国、土耳其亲自下场,以各自伤亡数十万的代价,一战击溃沙俄在欧洲方向的野心。
欧洲斗完了,再在亚洲斗。
为了阻止沙俄通过阿富汗南下威胁英属印度,大英劳师糜饷,三次远征阿富汗的不毛之地。
斩断沙俄南下之路后,最后一个方
使用知乎或者盐言故事app搜索专属内部别名《眠云二五六》就可以全文免费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