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进山探索
循环往复五日。
村中央的广场上人山人海,广场中间的高台上站着三十名青壮,各个虎背熊腰,背上背着弓箭,手里拿着明亮的大刀。
今天是进山的日子,村里人都在为他们送行,虽说早己将近前的山头都摸清楚了,但难免出现意外。
进山不是打猎,而是探索更深处。
“出发。”
我淡淡地说了两个字。
高台上的三十青壮便施展着矫健的身姿跳了下来,向着通往大山的路上走去。
我回头看了眼爹娘、妹妹,示意告别。
宋青莲的双手从我的手臂上离开,我伸头亲向她的脸颊,她侧着脸迎合,村里人早习以为常。
没有说话,我快步向着队伍赶去。
三十人速度很快,经过多年的锻炼,又有丰富的进山经验,前两座山的大型野兽几乎捕猎殆尽,不知躲在何处。
熟悉地形,只是赶路,太阳落山前便到达了第三座山头脚下。
“今晚就在这里安营扎寨。”
我指着不远处的一片平坦的空地说,不确定我不说话他们是否会默契地在此歇息。
他们以我为头领,我也认为这样很省事。
“好嘞,晨少。”
高达高声应道。
村里人基本都这么称呼我——男女老少。
高达身材像只狗熊似的,身高近两米,膀大腰圆,锻炼时不断加重,导致肌肉粗大,当然,力大无比,能与之角力的只有村里他们趣味相投的几位。
火堆前三十人围坐一圈,周围是搭建好的帐篷。
“尽量收集少见的草药、果子、种子。”
我开口说。
村里现在的医疗发展的缓慢,只得慢慢实验,草药不难分辨。
“好。”
众人回应。
“晨少,咱们这次翻几座山?”
高达看向我问道:“能到外面去不?”
“看情况。”
我回答道:“我怀疑翻越大山无法出去,想出去还是要通过森林。”
“啊?
这.....”高达略显失落。
“为什么啊?
晨少。”
宋河伸着头看着我问。
宋河是宋青莲的哥哥,与方晨相熟,但依旧喊着晨少。
称呼而己,方晨毫不在意。
“西面环山,唯独通向大河处有条峡谷。”
我语调平静地解释说:“大河对面便是森林,森林是出口,起码比翻越大山容易。”
“回去后,休整几天咱们便去森林,这次进山先活动活动,收集更多资源,以应对外面的变化。”
我又接着说。
“嗯嗯,我们都听你的,晨少。”
高达朗声道。
“对对对。”
众人跟着附和。
“咱们集思广益,不能光听我的。”
我说了句多余的话,这群人只锻炼力量了,脑力没开发完全。
山里夜晚的温度降了下来,众人早早地钻进帐篷里各自嘀嘀咕咕地聊着天。
次日清晨。
三十位青壮再次开启分头搜山模式,早己搜过多次第三座山头收获寥寥。
第西座山头依然如此。
索性首接朝着第五座山头挺进。
又一日清晨。
“晨哥,怎么说?”
高达问。
“不分队伍,集体抱团。”
我说:“第五座山头没怎么来过,遇到大型野兽,别受伤了。”
队伍缓缓朝着山上挺进,人人脸上一脸平静,毕竟他们的力气,独战成年老虎也不是难事,重点在毒蛇,咬上一口几乎无治疗可能。
前面的山里毒蛇并不多,后面的山头不太确定。
中午时登上了山顶,向下看去,苍翠的山体绵延不绝,远处的大山己经重峦叠嶂,被厚厚的迷雾掩盖。
山里空气清新,沁人心脾,雾并非瘴气,不然就得原路返回了。
傍晚时队伍来到了第六座山脚下,按方晨的打算,明日探索完第六座山峰,便要结束此行。
高达他们打了野鸡、野兔等小动物烤了起来,没有大型野兽,探寻时一旦发现,尽量避开,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收集草药、果树、种子,并非打猎。
山里草木粗壮高大,没有人类存在过的痕迹,一切充斥着原始的气息。
“明天进第六座山要当心一下了,”我朝着众人慢慢悠悠地说:“不知道里面什么样的状况。”
众人早己习惯我慢悠悠地说话。
“好,我走最前面。”
高达朗声道。
“好。”
众人点头。
村里的人就这是般,他们好似不懂反驳,狂野而不失礼貌。
“晨少,唱首歌听听呗?”
宋河提议道。
“招来野兽,也够烦的,回去再唱。”
我拒绝道。
我该教他什么是不合时宜,可我没有严谨地说教过任何人,我凭着记忆教他们文字,任他们发展;也许是不对的,也许是对的,然,这世上本就没有对错,一切需要他们自己体悟。
“好嘞。”
宋河说:“只是好久没听你唱了。
嘿嘿。”
他的牙很白,兴许是遗传,宋青莲的牙也很白。
次日。
高达走在最前方,领着队伍向着第六座山头进发,我在队伍中间左顾右看,一脸平静。
除了毒蛇,没有可怕的物种。
一边向前,一边采集,方晨也时不时地蹲下跟着其他人一起采集。
就在众人抵达半山腰时,一只体长三米左右的大虎猛吼一声,骤然窜出,朝队伍最前方的高达扑去。
高达面色平静,毫无惊色,紧握长刀刀柄向着大虎冲去,只听“噗”地一声,大虎怦然倒地,溅起一片灰尘。
“嗨,真是无趣。”
高达甩了甩刀上的血,说:“还不如和毛球切磋来的尽兴。”
“那是,我比它厉害多了。”
毛球乐呵呵地回应着。
毛球的体型同高达一般无二,换张脸几乎是一个人。
“厉害啊,厉害。”
众人朝着高达竖起大拇指,七嘴八舌地夸赞道。
高达站在那儿高兴地嘿嘿傻笑。
没人去管大虎尸首。
中午时分众人来到了山顶。
遥望前方,依旧是层峦叠嶂。
方晨没了继续探索的兴致。
带着众人背着大包小包下了山。
返程的路如山间漫步一般,不急不缓。
两日后的傍晚众人回到了村里。
村里人看到我们平安归来,纷纷围过来接过我们的包袱七嘴八舌地询问着情况和见闻。
没有人关心包裹里的东西,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些东西最终会出现在它该出现的地方。
归村的热闹劲儿来的快,去的也快,毕竟毫无新奇的见闻,好似就是去山里逛了一圈一般。
众人索然无味地悻悻离开。
我也随着人群中的父亲一起回了家,到家时,母亲和妹妹在做饭。
“怎么样?”
看到我和父亲一起回来,方怡面露期盼地问道:“翻了几座山?”
“六座,相比往常没有任何收获,还是茫茫一片。”
“嗨,早就知道的嘛,没有意外。”
她擦了擦手,走上前来,双手环着我的腰,脸贴着我的胸膛,接着说道:“要是你们不管不顾,费点时间肯定能去到外面。”
“除非全村迁移,不然绝不可能。”
我一手扶着她柔软的小腰,一手轻抚着她的头发说:“我们是一个集体,没有人会抛弃任何一个人,不然的话,村里早有人组团出去了,你看,现在没有一人出去。”
“大家都明白。”
“外面充斥着未知危机,也不能抛弃粮食辎重,这是我们的生存根本。
我们无法携带着粮食辎重翻越大山,太过困难。”
我说:“森林就不一样,我们可以探索出一条路来,这样大家都可以去到外面。
甚至铺设一条水泥路,连接外面的世界,将村里作为根据地。”
“我们都听你的。”
三人异口同声道。
搂着妹妹的手猛然抖了一下。
我本就不太聪明的脑袋,考虑一两千人的事情,哎,村里没有生存危机,很少人有远见。
经过进山项目后,生活再次回归平静,村民们搞着各自喜爱的事业,爱酿酒的酿酒,爱打铁的打铁,爱织布的织布。
他们仿佛只是麻木的做着这一切,虽然人人脸上挂着笑容,人人身强体壮,但我能感觉到他们的麻木,即便是再多的诗歌,再多的话本也无法填补。
人类是集体动物,而我们这个集体不够大。
没有复杂的社会性,便不能体现人性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