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西河村的难题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西河村距离镇政府约十五公里,沿途是一条坑洼不平的乡村道路,路边杂草丛生,偶尔能看到一两户低矮的农舍。

陈一鸣坐在镇政府的吉普车里,透过车窗向外望去,眼前的景象让他有些沉默。

“这条路多久没修了?”

他问道,目光落在前方一处塌陷的路面上。

开车的李国梁摸了摸脑袋,有些尴尬地笑道:“镇长,这路啊……本来去年就打算申请修一下,但经费一首没批下来。

村里又穷,咱们只能先维持着,遇上雨天就更难走了。”

陈一鸣微微点头,语气平静:“基层工作,最怕的就是这些拖着的小问题。

看着不大,最后却成了最大的障碍。”

李国梁讪讪地笑了笑,没有接话。

车子颠簸了近半小时,终于停在了西河村村口。

这里的村庄比陈一鸣想象中更加破败,几乎每一栋房子都斑驳不堪,墙壁上爬满青苔,屋顶上垒着几块临时压住的砖瓦。

村口那条原本清澈的河流,此刻却漂浮着一层黑灰色的油污,河岸边堆满了生活垃圾,偶尔还能闻到刺鼻的气味。

“这里的河水污染怎么这么严重?”

陈一鸣皱起眉头,语气里多了几分不悦。

“唉,还不是那家化工厂。”

李国梁指了指远处一座冒着白烟的厂房,“村民说污染就是从那里开始的,不过厂子每年都有税收,上头也有关系,咱们镇里不好动。”

陈一鸣听着,眉头皱得更深了。

他抬起头,看向村口的公告栏,发现上面贴着一张早己发黄的搬迁通知,字体模糊不清,甚至被风撕开了一角。

他走近仔细看了一眼,赔偿金额和搬迁安置方案简陋地写在上面,丝毫没有细节。

“这种通知贴出来,村民会答应才怪。”

陈一鸣冷声说道,眼中闪过一抹锐利。

---村委会的办公室位于村子的中心,门口围着几位满脸愁容的村民,他们三三两两地低声议论着,看到陈一鸣一行人后纷纷停下,投来了复杂的目光。

“镇长来了。”

村支书王大成快步迎了上来。

他年约五十,皮肤黝黑,穿着一件皱巴巴的中山装,脸上堆满笑意,却掩饰不住眼中的疲惫和无奈。

“王书记,我先听听大家的意见。”

陈一鸣站定,目光扫过围在周围的村民,语气平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村民们面面相觑,终于有一个穿着粗布衫的老汉开口了:“镇长,我们不是不想搬。

可厂子把河水都污染成这样,赔偿的钱根本不够我们去别的地方生活。

还有上次村里几个孩子,喝了这河水肚子疼,去医院花了好几百,谁来管?”

“对啊,我们不是不讲理,可我们连自己都养不活了,还搬什么家?”

一个妇女也附和道,她怀里抱着一个瘦小的孩子,神色间充满了焦虑。

陈一鸣听着,点点头,表情沉静。

他没有急着发话,而是转头问王大成:“村里上次开会讨论搬迁,是怎么定下来的?”

王大成叹了口气:“镇长,我们也没办法啊,厂子那边态度强硬,村里又穷,靠自家那点地能挣几个钱?

当时有些人为了省事就签了,可还有几户人死活不同意,这事儿就一首拖着。”

陈一鸣沉思片刻,问:“那环保办查过吗?

河水污染这么严重,厂子到底有没有问题?”

王大成闻言,顿时表情有些不自然。

他支吾着说道:“厂子嘛……当初建的时候批文是有的,这几年也做过环评,数据说没事,但村民们不信。”

陈一鸣看着他,眼神中透着一丝锋利:“问题总有源头,不可能无缘无故污染成这样。

我这次来,就是要把事情搞清楚。”

说完,他抬起头,看向围在周围的村民,声音坚定:“乡亲们,我知道大家的难处。

今天我会和镇里的人一起去厂子看看,之后会想办法解决赔偿问题。

有什么需求,随时来找我。”

村民们听完,一时间议论纷纷,有人露出了些许希望的表情,有人却还是满脸怀疑。

然而,陈一鸣目光笃定,似乎给了大家一种信心。

---离开村委会后,陈一鸣并没有立刻返回,而是沿着河岸慢慢走了一圈。

他注意到,河流越靠近厂区,水质越浑浊,岸边的植物几乎都枯黄干瘪。

他从河里捞起了一块带着油污的碎布,拿在手中仔细端详,随即转头对李国梁说道:“现在联系环保办,我要看厂子的环评报告。”

“镇长,这件事……”李国梁显得有些犹豫,但在陈一鸣坚定的目光下,他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我去安排。”

陈一鸣站在河岸边,风中带着一丝腥气。

他看着远处那座厂房,眼中透着深思。

“问题解决不了,我不会走。”

他低声说道,像是对李国梁,也像是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