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颂避开国庆人流找了一家藏在角落里的当地特色饭馆,准备最后再吃一顿这里的饭,就打道回府,继续她们的大学生活。
宋颂挑了个靠窗的位置,菜还没上桌,她微微侧着头,看向窗外,微风吹起她的秀发,在空中谱曲。
孟祺宁手里端着杯果酒,抬头抿酒间注视着宋颂的表情。
她知道宋颂的心里绝不像这微风夜晚一般平静,这是苏格的城市,在今天宋颂和苏格重逢前,宋颂知道的关于苏格的最后的信息,也是唯一的信息。
从宋颂开口和孟祺宁商量国庆假期要来宁城,孟祺宁就知道,宋颂大概是想来看看苏格的家乡究竟是什么样,毕竟她以为他们再也不可能重逢在亿万人之中。
宋颂在旅行的最后一天的最后一个行程安排就是来清山寺也是来祈福她和苏格平平安安,在世界两地。
宋颂看着窗外,其实己经不早了,外面没什么景色,宋颂看到的只是朦胧的记忆,匆匆闪过。
宋颂小时候性格就不像别的女孩子那样温柔,像个男孩一般调皮捣蛋,什么都干,宋颂和苏格认识也是源于宋颂实在是闲不住,又好奇心十足。
宋颂和苏格是同校学生,但不同班,宋颂第一次遇见他,就是惊奇双胞胎居然真的长得一模一样,小学生宋颂每天缠着苏格回答她无厘头的问题。
苏格从小就那样,话少的很,惜字如金一般,但渐渐地苏格的话也开始变得稍微多了一点,比以前的他多了一点。
宋颂和苏格成了好朋友,至少宋颂打心底里认定了苏格这个朋友。
可后来有一天,宋颂放学回家,发现苏格在等她,苏格说:“我要回我的老家读书,要转学了,你等我回来,我们再一起玩。”
宋颂只记得那天懵懵的,还没消化完苏格的话,悲伤的情绪还没涌上来,苏格苏忱就匆匆离开了,然后就再也没了联系。
宋颂性格开朗,朋友很多,但苏格的离开,让她很悲伤,那时的她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不舍得一个他,明明她有很多朋友。
再后来没有苏格的每天,宋颂终于找到了答案,或许是长大了,词汇量充足了,又或是点点思念终于堆积成形,让宋颂终于得以描述出苏格的不同,他的独一无二。
宋颂性格开朗,但她内心始终是个女孩子,所有人见她开朗,就不再顾及她作为女孩子的细腻,将她的大大咧咧作为借口,时常刺痛她的心。
苏格不会,在苏格身边,总有人维护她,会替她着想,在宋颂脸上仍然挂着笑时,问她:“你会不会不开心?
他们说话很难听。”
苏格不喜欢和人争吵,但是会冷不丁地出现在宋颂背后把她带走,不搭理那些人。
所以宋颂知道,万千人尔,不敌他一人,自分开之后,宋颂每盼着重逢,重逢没盼到,盼到了自己也要转回老家上学的消息。
自此,苏格就只留在了宋颂地日记本里,学业越来越繁忙,压得宋颂鲜少再翻起日记本,感受思念的酸涩。
但每年,宋颂总会开启新的一页,写上“苏格你在哪,今年能重逢吗?”
宋颂心里极其清楚,苏格在宁城,她在徽城,怎么可能重逢呢?
就算擦肩而过,也该认不出了吧。
宋颂只把苏格当作探寻前路的力量和勇气,却实在没有胆量奢望重逢,她怕自己做的不够好,怕重逢时刻,自己没有和他并肩站着的能力。
回忆被服务员手里滋滋冒油的特色烤肉打断,宋颂回头看向孟祺宁,发现她看她的眼神,不对劲。
孟祺宁在宋颂回头后仍然盯着她,让宋颂有些心虚了;“咋啦,别盯着我了,吃饭。”
“他,你打算怎么办啊?
明天就走了。”
孟祺宁知道宋颂想逃避这个问题,但是她逃她追,她插翅难飞。
“就该怎么办怎么办呗,还能怎么办?”
说着宋颂赶紧拿起筷子夹了块肉给孟祺宁:“吃点,吃点。”
“那什么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啊?
你这可不行,你手机拿来,我帮你。”
孟祺宁伸手去拿宋颂手机,但宋颂手更快,赶紧把手机攥紧。
“你要干嘛?”
宋颂警惕的眼神,把孟祺宁逗的想笑,“不?
你俩微信加都加了,不说句话吗?
这么多年没见,你不抓紧时间交流感情啊?”
“别管!
我有我自己的节奏。”
宋颂听了孟祺宁的话更加害怕她碰到自己手机,赶紧把手机塞包里了。
“好好好!”
你有你自己的节奏,孟祺宁也是被逗乐了,看着宋颂没出息的样子也是笑得不加遮掩。
宋颂的节奏真是绝了,凌晨三点十五在被窝里激动忐忑地睡不着,半夜给人家发了个信息;“你真的不记得我了吗?”
说完就自己把自己吓得赶紧给手机关机了,蒙着头就睡了,第二天一早仍然不敢看手机,手机首到高铁站门口才被开机。
不可避免的,苏格的回复弹出来;“不好意思,真的不记得了,要不然你具体说说呢?”
时间凌晨三点西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