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有趣,这三公主现在算是汤知渺的嫂子,因为正君是和汤知渺退婚的斐府公子——斐意如。
传言这平君还是斐意如求公主娶的;只因两人成婚三年未有子嗣。
公主在民间的名声可谓是水涨船高,有权有钱温柔又专情!
期间,斐家老太太一首遣人来请,老太太的心意我是知道的,毕竟就算汤家衰落,但和祖母的关系也十分要好,祖母去时老太太不顾众人的反对,亲自来的还认了我这个干孙女。
也罢,斐府这一趟该是要去的,斐老太太也是想看看老闺蜜的孙女,让她看了也好安安她的心,也对得起祖母和斐老太太的情谊了。
于是就让合一应下,但不必抬轿来接,我骑马亲自去就是。
回去的小厮答话后,斐老太太高兴极了,连连让人安排好,但坚持叫人抬轿去接,并言道:“这是我的小五,也是五小姐!
到了我这儿,必不让这孩子在受丝毫委屈。”
并且隐隐有了想留人在京城的想法…轿子停在了斐府外,只见一婆子迎上来,并说到:“五小姐快请进,府上夫人和侯爷他们都去宫里了,哎呀!
老太太哪也不去就想见见五小姐!
还打算亲自出来,天气冷怕该染风寒,我们劝了又劝才劝住了!”
汤知渺听到后也柔软下来“劳烦老太太惦记了!”
那婆子穿的十分体面,规矩也不错,实在难看到女子入这行;可想,服侍的斐老太太,何等尊贵。
先领着汤知渺进了茶房,倒了一盏热腾腾的茶,就又退避出去。
这茶吃不吃倒无所谓,只是汤知渺主仆二人刚从外面进来,冷风寒雪的,身上自是一股寒意,捧着茶暖暖身子也是好。
茶房里也是只有主仆二人,还能整理一番仪容,实在是妥贴不过。
老太太见了汤知渺后,紧紧握着汤知渺双手,眼中自是藏不住的欢喜!
:“你这丫头!
来这般久都不想我!
罢了,你是个好孩子!
我不生你气。”
……宫里斐玉如说到:“母亲,你说兄长是不是真糊涂啊,怎么还让公主娶平君了,他舒隐也配?”
斐母:“你兄长啊,难做啊。”
好端端一个人怎么就怀不上!
斐玉如:“不行,我现在就去舒家!”
斐父连忙把人揪回来:“人多口杂,回家再议!
你汤表妹来了,你不一首喊着没人陪你玩?”
斐玉如:“能有我哥的事情重要吗!”
斐父和斐母总算把这祖宗哄回去了,两人哪里敢告诉她,上次的清平宴,公主竟然怀孕了。
汤知渺午时来的,生生拖到酉时吃完饭才让回去!
老太太本不愿意放人,汤知渺谎称有事要办,过几日再来住,这才让人回去!
从宫里回府的斐氏一家也在路上,巧的是,相互都掀起遮帘。
一抹斜阳沿着窗棂洒进轿子内,撒着细碎的光,少女容色渐显。
仙姿如玉,恍若天人。
清风拂过,卷起两三青丝,少女黛眉如弯月。
浅笑着头微点,轿过光去,转瞬即逝。
放下帘子后,斐玉如道 :“母亲你可看见了!
那人!
那人!”
斐母感叹:“看见了,看见了。
确实是个妙人。
那人坐着咱们家轿子,是你汤表妹无疑!”
斐玉如:“汤妹妹一身浅衣,坐在哥哥未嫁时的雾色轿辇中,好像那下凡的神仙!”
才说到神仙,斐玉如突然想到了自己明年的亲事,不假思索:“母亲父亲,我娶夫时,请的观音就要汤妹妹来扮!
观音送我的孩子定和汤妹妹一样好看!”
言毕,大眼睛扑闪扑闪的看着斐氏夫妻。
斐父看着女儿如此乖巧可人,不禁好笑:“若那时你汤妹妹还在京城请她也算合适。”
斐母听此则是思索着什么。
而酒店二楼的窗边有一位华服公子也瞧见了。
仇序之 自语:斐意如退婚那位?
倒是好颜色。
夜半时分,斐府。
斐母对斐父道:“三公主倒是好本事,娶平君的礼让儿子一手操办,办的好,礼应如此若是办的不好那就是无德无能之人。
还要重金请观音,明明知道我们意如不能有孩子,她们安的哪门子心!”
扮观音的女子形貌德行等都有要求,还要是完璧之身,不然掷筊时是请不来观音的!
“我查到一些事情,倒看来,意如不能孕育之事,并非那么简单。”
斐父沉沉道。
“我的儿子啊!
命不该如此!”
斐母语气转变轻快道。
“对了,我觉得乖女儿下午说的不错。”
“她的年纪还小呢,那时人家不知道在哪呢,何况还有之前退婚那事。”
斐父道。
“你呀糊涂!
我说的三公主这件事,就她有老相好,意儿没有?
就让渺姐儿扮观音!
也好叫三公主尝尝此番滋味!”
斐母言。
“好是好,可你怎知她的生辰八字观音会同意?
还有母亲不会同意的。
母亲是真疼她。”
斐父担忧。
“母亲这你就交给我吧!
母亲是最想留渺姐儿的人了!
听母亲说连小侍也不曾有!
这样的女子头一份啊!
谁不夸意儿办的好!
至于菩萨,怕也是第一次见这样的妙人…”斐母说完这些轻快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