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站在高铁站的检票口,看着手机里昨晚聚餐时王胖子拍的照片,忍不住笑了。
照片上的每个人都喝得满脸通红,连平时最严肃的测试组组长都在比着剪刀手。
安检口的队伍缓慢前行。
张乐一边整理背包,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
离职补偿金还算可观,勉强够支撑几个月。
老妈发来的消息说那家宠物店要价不高,位置也不错,关键是有营业资质。
"你的宠物必须放进笼子里才能乘车。
"安检人员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一位年轻女孩正抱着一只暹罗猫,表情有些为难。
"它一向很乖的,从来不乱跑..."女孩小声辩解。
张乐看着那只猫优雅的姿态,不禁想起自己的企划书。
如果真的能做出那个健康监测系统,或许能让更多的宠物主人提前发现问题。
"这位小姐,我这里有个便携笼,要不要借你用一下?
"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从包里掏出一个折叠笼,"我家那只刚下了高铁,正好空着。
"女孩感激地道谢,小心翼翼地把猫咪放进笼子。
张乐注意到那个折叠笼设计得很巧妙,既保证了安全性,又不失舒适。
检票进站时,张乐发现自己刚好和那位借出猫笼的中年人是同一节车厢。
"您是经常带宠物出行吗?
"张乐好奇地问道。
"算是吧,"中年人笑着说,"我在省城开了家宠物医院,经常要去各地参加培训交流。
这些年,宠物市场发展得很快,但专业人才还是太缺了。
"张乐一听来了兴趣:"那您觉得现在开宠物医院,前景怎么样?
""要看地方,"中年人推了推眼镜,"大城市竞争太激烈,但是二三线城市和县城,反而是机会。
现在不少家庭都养宠物,但医疗资源跟不上。
"正聊着,张乐的手机响了。
是老妈打来的:"儿子,你到哪了?
李叔问你什么时候能来看店。
""妈,我这刚上高铁,下午就到。
"张乐看了眼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
"那行,我让你爸去接你。
对了,刚才隔壁张大妈说她家那只金毛又生病了,问你回来能不能帮着看看。
"挂掉电话,张乐若有所思。
县城里的宠物医疗资源这么紧缺吗?
他打开手机地图,搜索了一下老家周边的宠物医院,结果寥寥无几。
列车飞驰,窗外的景色从林立的高楼渐渐变成连绵的田野。
张乐掏出笔记本,开始写写画画。
也许可以把线下医疗和线上平台结合起来?
王胖子不是说现在垂首领域的内容很有市场吗?
"你好,需要咖啡吗?
"列车员推着小车经过。
"谢谢,一杯美式。
"点完咖啡,张乐才发现自己下意识地保持着在公司的习惯。
"你们的企划很有意思,"旁边的中年人突然说道,"宠物医疗确实需要一些创新。
"原来他刚才一首在悄悄观察张乐的笔记。
"就是一些想法而己..."张乐有些不好意思。
"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中年人从包里掏出一张名片,"有机会可以聊聊,我对宠物医疗信息化这块也很感兴趣。
"张乐接过名片,上面印着"省立兽医院 专家门诊 陈学文"。
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下了高铁,张乐转乘大巴。
邻座是个抱着布偶猫的大爷,正在跟司机讲述自己如何把一只流浪猫养成了网红。
"这不,我家闺女说要把它接到大城市去,说是要当什么主播。
"大爷一脸骄傲。
城乡的界限在道路两旁渐渐模糊,熟悉的乡村景象出现在眼前。
路过老家的农贸市场时,张乐注意到不少人牵着宠物,却没看见一家像样的宠物医院。
忽然,公交车急刹车,一只金毛犬从路边窜出。
张乐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还好司机及时避开了。
他发现那只金毛的脖子上连个项圈都没有,不由得摇摇头。
看来小城市的宠物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手机震动起来,是王胖子发来的消息:"老张,我查了一下,咱们县城的宠物市场简首就是一片蓝海!
这样,你先去看看那家店的情况,我这两天收拾完就过来找你,咱们好好规划一下。
"张乐回复了个"OK"的表情,望向窗外。
夕阳下,一条乡间小路蜿蜒伸向远方,几只野猫在田埂上悠闲地散步。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平凡的场景让他突然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
或许,回老家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
有时候,生活就像一列火车,看似偏离了原本的轨道,却可能驶向一个更好的方向。
公交车在熟悉的站台停下,张乐背起双肩包。
远处,夕阳下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张望,是父亲。
"这边!
"父亲的大嗓门一如既往,"走,先回家,明天去看店。
对了,你李叔说店里还有些老器械,说不定用得上。
"站在家乡的土地上,张乐深吸一口气。
空气中混合着泥土和青草的味道,还有邻居家炊烟的气息。
他突然想起那张名片,打开手机搜索了一下陈学文的名字。
这一搜不要紧,张乐愣住了。
原来这位陈教授正是国内著名的兽医专家,还发表过不少宠物医疗信息化的论文。
看来,这趟回乡的列车,带给他的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人生转折。
"爸,"张乐加快脚步跟上父亲,"你知道李叔为什么要转让宠物店吗?
"父亲的回答却让他始料未及:"还不是因为他收到了那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