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这是穿越还是穿书呀
房子的原主是个特务,三年前被绳之以法,房子自然就充公了。
父亲当时也是高瞻远瞩,耗费巨资(125元)买下了三间正屋,外加两个耳房,虽说花费巨大,这可是父亲从工作以来存下的所有积蓄。
但这西合院位于市中心,面积也不小,怎么看都是笔划算的买卖。
西厢房和西倒座房住的是李奶奶一家,李爷爷是老兵转业回到地方,进了派出所,在5年前再一次抓特务的时候英勇牺牲,随后他的儿子李伟顶班儿李爷爷顺理成章的成了一位光荣的人民警察。
经过五年的摸爬滚打,加上李爷爷的余荫李叔终于熬到了我们所在地区的派出所所长的位置上。
加上李婶和一儿一女一家五口。
李奶奶还有一个女儿李敏在纺织厂上班,三年前己经出嫁。
东厢房住的是刘叔一家,老刘家可厉害了,一家4个儿子。
东倒座房住的是赵爷爷,听说是一个老红军,现在轧钢厂看大门。
无儿无女孤寡老人一个。
我走进正屋,屋内还保留着一些老式的家具,散发着古朴的气息。
阳光透过窗户纸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没过一会儿父亲和赵爷爷一起回到院里。
父亲走进堂屋,顺手脱下工作服,挂在门后的衣架上。
“宝贝女儿呦,想爹爹了吗 ?”
父亲边说边把我怀里的小丫头抱了过去。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这个时代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家都是重儿轻女。
我家也不知道咋回事儿,女儿是宝儿,儿子好像是大街上捡的一样。
“别闹了,快点端碗吃饭”。
母亲的声音从厨房中传来。
这晚饭丰盛的我都想哭。
一人一碗野菜棒子面糊糊,一人一个不知道什么面做的小窝头。
唯一的区别是,父亲有两个。
桌子中间放着一小碗咸菜。
这能吃饱,不是我吹,就这么大的窝头我能吃十个。
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吃了第一口我就后悔了,这玩意儿拉嗓子。
看着那手里的窝窝头,菜里面没有一点油。
呸,这一点咸菜也配叫菜。
吃吧,咬牙也要吃呀,不吃我就成了穿越大军中第一个穿越一日游的了。
含着泪吃完手里的窝窝头,屏住呼吸喝了碗里的野菜糊糊。
然后,然后就没然后了。
还想吃,想吧使劲想,梦里啥都有。
现在的家庭主妇你要说把饭做的多好吃,可能性不大。
要是说做的刚刚好那是炉火纯青。
说让你吃半饱,就绝对不会让你吃到六分饱。
我家一共5口因为是十年前进的城。
父母是城市户口,我是农村户口,弟弟妹妹出生就在城里所以弟弟妹妹也是城市户口,有人就要问了,咋地六十年代就有学区房啦。
没有,这个真没有,但是要命的是城市户口才有粮本,才能买定量粮。
成年人每月供应标准通常在25斤半到32斤之间。
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如高温、井下作业等,每月供应约40到49斤;轻体力劳动者为29到39斤;机关、团体工作人员和脑力劳动者为27到32斤。
中学生的供应标准为28到30斤,儿童根据年龄段递减,不满三周岁的儿童每月供应6到11斤。
少吧,这才哪儿到哪儿呀,今年最新通知,定量下调。
我家现在“父亲的35斤+母亲24斤+小弟15斤+小妹6斤共计80斤平均每天每人0.53斤”一天半斤粮食,别说吃饱了,不饿死就谢天谢地了。
现在正值夏天,在这个年代又没有多少娱乐项目,吃完饭唯一的消遣方式就是门口乘凉。
我们一家一起走出大门口。
父亲溜达到棋摊儿,这也是少有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
母亲和一群妇女凑在一起聊起了八卦。
弟弟妹妹继续他们的赶蚂蚁大业。
我百无聊赖的坐在了门口的台阶上。
顺手就摸向了兜里,擦,习惯性的摸烟。
这兜里比脸都干净,挺挺吧。
“易大爷,刘大爷,闫老师歇着呢”一声招呼声吸引了我的注意。
我抬起头看见对面门口坐着三个中老年男人。
这三个称呼出现哪一个都不会吸引我的注意。
唯独这三个称呼一起出现,让我瞬间想到了前世的一部非常火爆的电视剧《禽满西合院》。
道德天尊---易忠海,亡灵法师---贾张氏,净世白莲---秦淮如,父慈子孝---刘海中,雁过拔毛---闫埠贵这些奇葩一一浮现在我的脑中。
这是穿书了,这是禽满西合院的世界。
我记得电视剧的开始是1965年呀。
这是提前到了。
咋办呀,这一院子都是人才呀。
千万千万不能粘身上,这些禽兽粘上就是癞蛤蟆怕脚面,他不咬人但是他膈应人呀。
溜了溜了,然后扭脖儿回到了家里。
躺在炕上继续研究我的空间。
经过不断试验,我知道了空间收取物资需要有媒介接触,不论是身体还是物体间接接触都可以收入空间。
而且收入东西的大小以及重量和自身的身体素质,以及精神力强弱有关。
我现在的身体状态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基本处于亏空状态。
但是精神力似乎远高于常人,可能是因为我是穿越过来的,融合了原主的精神力。
所以我现在的精神力远高于常人。
研究了半天也没研究明白能不能种植植物,但是研究出了这个圆形空间的圆心处似乎是时间静止的,我抓了一只蚂蚁放进空间里,在圆心首径50米范围内蚂蚁是静止不动的,在外围不能进去的。
我又把一盆蒜苗带进空间,在外围蒜苗的生长速度肉眼可见。
为了不引起家人的注意我迅速拿出蒜苗。
由此判断,空间中植物可以而且有加速,动物不行,进去就得静止。
植物的生长要素是什么,土壤,空气,温度,水。
带着花盆进来的蒜苗可以在里面生长,说明空间可以种植植物,只是没有土壤。
这还不简单,收呀。
找块无主的荒地,咔咔一顿收分分钟搞定。
正在我意淫的时候,突然想到,我吸收东西有限制呀。
这么大的空间这得收多少土呀。
就我这小身板不得吸成人杆儿呀。
我决定先从小规模尝试起。
趁着夜色,我偷偷溜到院子的角落,那里有一小片闲置的土地。
我小心翼翼地将一些土收入空间,累得气喘吁吁,但总算弄进去了一部分。
接下来就是找种子了。
家里倒是有些土豆红薯,可数量不多。
拿了一个土豆一个红薯,在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生活了这么多年,总会知道点种地的知识。
虽然一知半解但也勉强够用了。
把土豆和红薯切成小块儿,种在那块儿小土地里。
精神撤出空间,这一顿忙活,累得我双眼好像千斤重,闭上眼睛睡了过去。
一夜无话,迷迷糊糊中感觉有什么东西压在了自己身上。
“大锅,大锅,饭饭,饭饭”睁开眼睛看见小丫头骑在我的肚子上,伸着两只小手正要向我的脸上拍来。
“小丫头片子,你是想打死大哥吗?”
我笑着抱住欲欲行凶的小丫头。
“大锅,大锅,饭饭,饭饭”这个时代的小孩子可没有宝儿妈宝儿爸专门教说话。
所以小丫头三岁了说话还是不太流利。
穿上一件不知道几手的半截袖,看着上面大大小小的补丁,和那快要洗掉色的布料就知道这个半截袖有历史了。
穿上露脚趾头的布鞋,这一身穿搭在后世找个盆,首接上岗再就业。
转身抱起炕边的小丫头向正堂走去。
边走边逗弄小丫头,小丫头的咯咯声在院子里回荡。
王野坐在桌边的椅子上,让小丫头站在自己的大腿上。
小丫头高兴地蹦蹦跳跳。
秦婉端着一盆糊糊放到桌上。
看着那一盆糊糊,必须尽快搞吃的。
在这么稀汤寡水迟早得饿死个屁的。
吃完早饭父亲穿上工作服打了声招呼上班去了。
秦婉在门后拿起个竹筐,随后说道:“小野,在家看着弟弟妹妹,我和你李婶去挖野菜了”。
王野有气无力的应了一声“哦”。
在家带孩子,都快饿死了,在家带孩子可以吃饱呀。
“老二你先看会儿小妹。”
王野一边说一边走出自己的小屋。
来到耳房的杂物间,在里面翻找起来。
嘴里还念叨着,“鱼竿,鱼竿”翻了半天还鱼竿呢,连一件正经的东西都没有,就这一屋子放在后世收破烂的都不要。
终于在一堆破烂里找到了一根不到两米的棒子。
关上小门,对着卧房叫道“老二带着妹妹出来,我带你们出去玩。”
王江河拉着小丫头走了出来。
我蹲下身子,拍拍后背。
小丫头心领神会的趴在背上。
王野背起妹妹说道:“老二,拿着棒子跟我走”一路慢慢悠悠走到护城河,从家到这差不多两公里,我这个小身板还背着个小丫头真是要命呀。
“大哥你是要钓鱼吗”王江河问道。
王野一脸嫌弃的看着弟弟“老二你有鱼竿儿吗?”
王江河一脸茫然的看着大哥。
把背上的妹妹放在地上回头对着王江河说道“在树荫底下带着妹妹玩儿,不许靠近河边,听见没有?”
王江河不情愿的点了点头,他也想去河边玩,但他不敢呀。
这个大哥是真的打他呀。
王野提着棒子来到河边,河边还是有很多人的。
现在粮食不够吃家家户户都在想尽办法的找点吃的。
钓鱼就成了一项吃食的重要来源。
王野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把棒子伸入河边水底。
钓鱼是不可能的,没有鱼钩鱼线还钓鱼,像那些穿越的前辈一样,整根麻绳弄根针就去钓鱼,还钓三五十斤的大鱼,钓不上来还好,钓上来了,你当六十年代的人傻呀。
他们只是淳朴,见识少。
分分钟把你的钓鱼经历传成传奇。
成了传奇你还想苟着做梦吧。
切片是你的最终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