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上海的阴影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初到上海,心中没有多少激动,更多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对这座城市的期待,也有无法忽视的压抑感。

这座海派文化的城市,虽然每天都弥漫着咖啡与烟草的香气,但空气中总有一种说不清的湿气与阴霾,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潜伏。

上海的夜晚特别迷人。

霓虹灯将大街小巷照得如白昼一般,灯光反射在湿漉漉的街面上,形成了道道光影。

人们匆匆而行,不停地低语、交谈、交易,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似乎永远不会褪去的疲惫。

白天,城市是钢铁与水泥的丛林,夜晚,却是另一个模样,弥漫着某种神秘的气息。

作为一个刚刚毕业不久的年轻记者,我和许多刚踏上这座城市的外乡人一样,感到兴奋与迷茫并存。

我的工作并不复杂,报社每天都有层出不穷的稿件需要编辑,除了偶尔去采访一些地方的小商贩,报道一些琐碎的小新闻,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但每当夜幕降临,回到我住的那间简单的公寓时,心中总有一种不安的预感,仿佛这座城市在向我诉说着什么。

我的公寓位于上海的老城区,街道虽然不起眼,却被众多商铺围绕,常常人声鼎沸。

我的住处是一个典型的民国时期建筑,虽不豪华,但独有一番沧桑之美。

窗外常常有小商贩推着手推车经过,***清脆,像是一种安慰,也像是种无言的提醒:你己经融入了这座城市。

但这座城市似乎也不打算让我轻松融入。

每个傍晚,当我从报社回家的时候,总能感觉到某种看不见的目光注视着我,透过那层层迷雾,仿佛有某个暗影在我的背后,悄然跟随。

起初,我以为是自己过于紧张,便没有放在心上。

但渐渐地,那种感觉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在一些特别安静的夜晚,街头寂静无声,只有脚步的回响在空旷的巷道中回荡。

那天傍晚,天色刚刚黑下来,我刚从报社走出,便在巷口遇到了一个人。

他穿着一身深灰色的长袍,背影孤单,似乎与这座城市的繁华格格不入。

他的步伐沉重,每一步都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

我有些下意识地跟着他的脚步看去,然而很快,我便发现自己停下了脚步。

那个人走得极慢,他的身影渐渐融入了浓密的夜色中,逐渐消失在街角。

这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陌生人,然而那种不知为何涌上心头的不安,却让我不由自主地回头望了望。

他离开后,街道恢复了安静,只剩下我孤单的影子在昏黄的路灯下拉长。

我没敢再想下去,匆匆转身走进公寓大楼。

没过多久,便接到了一个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带沙哑的男声:“你是林霄先生吧?”

我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是的,您是?”

“我是李琛。”

对方低沉地说,语气中有一种明显的紧张,“我知道你在报社工作,听说你是做新闻的。”

“是的,您有什么事?”

我眉头微皱,这个陌生的名字让我有些不安。

李琛的声音突然压低了几分:“林先生,晚上方便见面吗?

我有些事情,想和你谈谈。”

我心中泛起疑问,但还是答应了:“好吧,您说地点。”

电话那头没再多说,挂断了电话。

随后,他又发来了一条短信,地点是上海市区一家不太显眼的酒吧。

晚些时候,我便按约前往了。

酒吧的门前挂着一块暗红色的牌匾,上面写着“幽篠”,字迹己经被岁月磨损,仿佛这个地方早己被遗忘了。

推开门的一瞬间,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

酒吧里灯光昏暗,空气中弥漫着烟草与酒精的味道,几位顾客低声交谈着,偶尔有悠扬的爵士乐响起。

吧台旁坐着几个身着西装的男子,他们的眼神有些麻木,仿佛这个地方己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庇护所。

我找到了李琛。

他坐在角落的桌子旁,身形消瘦,目光黯淡无光。

见我走近,他赶紧站起身,急忙拉开椅子:“林先生,坐。”

我坐下后,便不再多说话,静静等着他开口。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似乎在努力平复内心的恐惧。

片刻后,他终于开口:“林先生,我……想和你谈一件事,关于‘午夜引路人’的事。”

我愣住了,“‘午夜引路人’?”

李琛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您也许听说过一些关于他的话,但我可以告诉你,这不是简单的传闻。”

他低声说,“几天前,我的一位朋友在午夜失踪。

警方找不到任何线索,只有几个模糊的目击者说,他们看到一个男人,穿着旧式长袍,走在街上,像是幽灵一样消失不见。”

我心中突然有了不祥的预感。

那个夜晚,我也看到过一个穿长袍的陌生人——就是他!

我不禁深吸一口气:“这和‘午夜引路人’有关?”

李琛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低声说道:“不只是失踪的问题,林先生,这个‘午夜引路人’带来的,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可怕。”

我把目光投向窗外,街道依旧安静,夜色逐渐加深。

外面的灯光照在玻璃上,泛起微弱的光晕,仿佛一切都在沉默地等待某种不祥的降临。

我知道,这座城市并不像它看起来那么简单,某些阴影,正在悄悄逼近。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