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旧事如潮

苏州清念 cassetmini 2025-06-26 11:17:01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嘉靖三十二年,苏州城的春雨下得格外黏稠,仿佛要把这座千年古城泡成一坛陈酿黄酒。

李念把最后一味药材塞进竹编药篓时,听见廊下传来沈清的靴声。

少年从外头归来,玄色衣摆上溅着曹家巷的泥水,靴底还沾着半化的淤血。

李念下意识退后半步,沈清却只是把外袍往他肩上一搭:“去趟赌坊,把那把紫檀扇子赎回来。”

李念没应声,只是低头整理药篓的绳结。

沈清的外袍带着汗腥气和淡淡的松烟墨味,让他想起去年深秋,他在后院替少年处理剑伤时闻到的血腥味。

彼时沈清靠在梨花木廊柱上,月光透过破窗洒在他绷紧的肩胛上,像给这匹脱缰的黑马镀了层银边。

李念突然就觉得,自己在这人身上浪费的光阴,比为沈家抄写的《本草纲目》正文还要多。

后巷的风里裹着腥味,李念跟在沈清身后,听见货郎的叫卖声混着远处评弹的调子。

沈清把剑穗攥在掌心,突然偏头看他:“李念,你说我像那折子戏里的什么人?”

李念没抬头,只是盯着少年腰间晃荡的玉佩——那块羊脂玉是去年老夫人七十大寿时赏的,沈清却总爱拿去当赌资。

“少爷像《水浒》里的李逵。”

沈清突然把剑往地上一杵,李念险些被剑穗扫到眼睛,“我可不像那黑炭头般蠢。”

李念突然就觉得肩膀发烫,他闻见沈清身上的汗腥味混着酒气,像极了那年他初进沈府时闻见的血腥。

李念最早的记忆是滩涂上的潮声。

浙东的海岸线像被海兽撕咬过的旧绸缎,七零八落。

他跟着母亲在泥里挖蛤蜊,女人总能把那些藏在淤泥里的小东西一网打尽。

她把李念抱在膝头,用龟裂的手指蘸着潮水,在沙滩上画蝴蝶。

浪头卷过来,那些翅膀就碎成泡沫。

李念问母亲蝴蝶飞去哪,女人只笑,露出发黄的牙齿:“去吃桂花糖。”

彼时浙东沿海的渔村还没通官道,渔民们靠捕捞为生,屋顶的茅草总被台风掀翻。

李念五岁那年,母亲开始咳血,痰里混着绣花针似的鱼骨。

她把李念藏在腌鱼缸后,对讨债的盐商说:“我儿命硬,能扫尽晦气。”

盐商睃了眼襁褓,从腰间抽出把匕首:“抵十文钱。”

李念后来知道,那年闹饥荒,母亲为换半袋糙米,托人把五岁的他送去苏州。

浮舟在钱塘江上晃了七日,李念缩在舱底,旱獭似的只敢在月光下探头。

船夫嚼着生鱼干,说苏州城的绸缎能把太湖染红,吃穿用度比浙东好十倍。

李念只记得最后一晚,浪头打碎了桅杆灯,咸腥味里混着母亲咳血的甜腥。

沈府的后门临着护城河,李念被扔在青石板上时,正赶上春蚕上蔟。

管家是个鹰钩鼻的老头,操着吴侬软语盘问他:“叫甚名?”

李念攥着母亲给的碎银锞子,声音细若蚊蝇:“娘亲唤我念儿。”

老头嗤笑:“念什么?”

李念突然就哭了,把碎银子攥得发烫:“念……念吃粥。”

于是他在沈府的名帖上,就成了李念。

头一月李念在马厩扫粪,沈家的马总爱尥蹶子,有回尥断了他两根肋骨。

老夫人验伤时,见他眉眼清秀得像绣绷上的小狐狸,便把他拨去给二少爷沈清做书童。

沈清那会儿十二岁,正因打翻学政的轿子被关在祠堂思过。

李念捧着药汤去时,少年正把《孝经》撕成纸鸢,墨迹在空中散成乌青的蝶。

沈清睃了他一眼,突然把纸鸢塞进他怀里:“去放。”

李念摇头,肋骨还疼得抽筋。

沈清突然抬脚,把线轴踹进荷花池:“胆小鬼。”

李念那晚在荷花池边跪到天亮,看着纸鸢被春雨泡成脓包。

后来的日子像被潮水冲刷的礁石,棱角被磨得光溜。

李念给沈清磨墨时,总能听见少年把字写得七扭八歪,狼毫扫过纸面的声音像风刮残叶。

沈清的字写得不好,可李念总能在那些丑陋的笔画里,看见少年的性子——横冲首撞,不顾一切。

李念记得最清楚的,是沈清十七岁生辰那日。

沈府张灯结彩,戏台上唱着《牡丹亭》。

李念在后台为戏子们磨墨时,听见有人喊他:“小念。”

沈清穿着玄色蟒袍,腰间玉带系着把匕首。

李念忙低头,衣摆扫过案上的胭脂盒,颜料洒了少年一身。

沈清却突然把匕首塞进他掌心:“给我把这劳什子收好。”

李念攥着冰冷的刀柄,能听见自己扑通的心跳。

那天夜里,他在厢房外听到老夫人与沈清的争吵:“你这孽障,早晚把沈家祖业败光!”

沈清的笑声隔着窗纸传来:“祖业祖业,不过是个枷锁。”

李念突然就觉得,这把匕首,像是少年心里的野兽,在黑暗里磨牙霍霍。

李念把匕首藏在床下,刀身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他想起母亲临终前攥着他的手,指甲抠进肉里:“念儿,要活成个人样。”

可他看着沈清在院里比剑的背影,突然觉得,他们或许永远只能隔着这把刀的距离,一个在光里挥霍,一个在暗处捡拾残渣。

此刻回到药房,李念正把当归切片。

沈清把外袍甩在他肩上,李念下意识去接,袖口却被少年拽住。

“李念,”沈清的声音在头顶盘旋,“明早县学考试,我可不想再听我娘念叨。”

李念抬头,沈清正把玩着一把折扇,漆黑的扇骨在月下泛着幽光。

“少爷,”李念轻声回应,“您上次说要带我去听评弹。”

沈清突然把折扇“啪”地合上,李念心一紧。

“别岔开话题,”少年把折扇塞进他手里,“明早你陪我去。”

李念看着少年离去的背影,突然觉得手中的折扇变得格外沉重。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