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午后,贾宝玉想起探春曾提及吟诗作画之事,心下一动,便往秋爽斋来寻探春,欲商议起个诗社,为府中添些雅趣。
刚进秋爽斋,便见探春正临窗而坐,手持书卷,若有所思。
贾宝玉笑着说道:"三妹妹,我今儿个来,是有个绝妙的主意,咱们府里姐妹众多,又都才情不凡,何不起个诗社,平日里以诗会友,岂不快哉?
"探春听了,眼中一亮,忙放下书卷,说道:"二哥哥此计大妙!
我早有此意,只是未曾寻得机会。
如今既能如此,定要好好筹划一番。
"二人正商议间,丫鬟来报,说宝姑娘、林姑娘、云姑娘等人来了。
原来,李纨知晓贾宝玉来寻探春,猜他二人定是商议诗社之事,便邀了史湘云、林黛玉等同来。
众人进屋,分宾主坐下,听闻要起诗社,皆喜形于色。
史湘云拍手笑道:"既是起诗社,须得有个响亮的名字。
前儿我见园子里的白海棠开得正好,不如就叫海棠诗社如何?
"众人皆称妙。
李纨点头道:"云姑娘所言甚是。
只是这社期,定在何日为宜?
"众人一番商议,最终决定每月初二、十六为社期,风雨无阻。
林黛玉托腮沉思片刻,说道:"既是海棠诗社,不如就以海棠为题,每人作一首诗,也算是诗社的开篇之作。
"众人皆道有理。
贾宝玉忙命人取来文房西宝,众人各自构思起来。
林黛玉略一思索,便提笔蘸墨,一蹴而就。
其诗曰:"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
倦倚西风夜己昏。
"众人看了,皆赞其构思巧妙,意境深远。
史湘云最是豪爽,一边踱步,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不一会儿也完成了诗作:"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众人看了,都笑道:"云姑娘的诗真是别出心裁,不愧是豪放之人。
"贾宝玉则时而看看窗外的海棠,时而又瞧瞧姐妹们的神态,迟迟未落笔。
探春见状,打趣道:"二哥哥平日里作诗总是才思敏捷,今儿个倒像是被这海棠勾了魂去。
"贾宝玉赧然一笑,提笔写道:"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众人评点一番,虽觉宝玉的诗稍逊一筹,但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一番评点过后,李纨笑道:"今日诗会,林姑娘的诗立意新奇,当属第一。
"众人皆无异议,林黛玉微微欠身,谢过众人。
诗会正热闹之时,忽然外面一阵骚乱。
只见赵姨娘神色慌张地跑进来,喊道:"不得了啦,宝玉和凤姑娘中邪啦!
"众人一听,大惊失色,纷纷起身往外跑去。
原来,贾环与马道婆合谋,用魇魔法算计贾宝玉和王熙凤。
二人突然发起狂来,一个手持宝剑,见人就砍;一个胡言乱语,满地打滚。
贾府上下乱作一团,众人皆惊慌失措。
贾母、王夫人等赶忙赶来,见此情景,吓得魂飞魄散。
贾母搂着宝玉,老泪纵横,喊道:"这是造了什么孽呀!
"王夫人也是哭天抢地,大骂是何人如此狠毒。
邢夫人在一旁也是面色惨白,手足无措。
府里赶忙请了各路神仙道士来驱邪,然而皆无效果。
贾宝玉和王熙凤的病情愈发严重,气息微弱,眼看就要不行了。
贾府众人皆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整个府邸被阴霾笼罩,往日的繁华热闹不复存在。
且说林黛玉,听闻宝玉出事,心急如焚,匆匆赶到宝玉房中。
见宝玉昏迷不醒,面色苍白如纸,她只觉天旋地转,几欲昏厥。
强撑着走到床前,握住宝玉的手,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宝玉,你若有个好歹,叫我可怎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