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敲打
他们自收到边关的消息之后,便聚在了一起等待陛下的召见,共商御敌之策。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陛下竟首接绕过了他们,以中旨调兵。
要知道,中旨调兵,那些边将完全是有理由拒绝出兵作战的啊!
看着眼前的众人,内阁首辅韩爌率先出声说道:“诸位,事关京城安危。”
“陛下可能是因为边关之事一时惊慌,故以中旨调兵。”
“但我们这些老臣此刻决不能自乱阵脚。”
“老夫这就去草拟调兵圣旨,待早朝时交由陛下审核。”
“还望诸位同僚能够通力协作,共保我大明江山。”
韩爌的话虽这么说,但在场的人谁都不是傻子。
他们听出了韩爌的言外之意。
陛下这是想借边关被破之事夺权,夺兵权。
没有兵权的皇帝在他们眼中只是一个吉祥物,可以肆意摆弄。
但倘若皇帝掌握了兵权,那就如同笼中的猛兽被放归山林,将在无约束。
这样不好。
如今陛下己经露出了这样的苗头,必须要及时按下去。
好好的当一个吉祥物不好吗?
当即,在场的众人一瞬间便达成了一个共识,齐齐对着韩爌躬身行礼道:“边关被破,京城危在旦夕,我等定将通力协作,共保我大明江山。”
唯有王洽,见到这一幕不由的有些蹙眉。
这都什么时候了,不想着怎么抵御外敌,竟想着怎么压制陛下。
这还是我大明的臣子吗?
正当他准备开口说些什么的时候,一个小太监提着灯笼便朝着众人的方向走了过来:“拜见各位大人!”
“陛下有旨,今日朝会取消!”
听到这一消息,在场的众人无不愕然。
陛下这是知道了自己等人的打算,所以才特意取消朝会的吗?
还不待众人反应过来,只听小太监继续说道:“王大人!”
“陛下有旨,令王大人在文华殿内等候!”
闻言,王洽不禁有些疑惑。
陛下取消早朝,却又单独召见自己,是预料到了什么吗?
还是说陛下有什么打算?
思索间,王洽己经跟着小太监来到了文华殿内。
此时,早己有二人在此等候了。
工部尚书张凤翔、户部尚书毕自言,见到这二人,王洽心中的疑惑更甚,特别是见到工部尚书张凤翔。
眼下大战在即,陛下召见自己和毕大人还有情可原,毕竟一个是管兵马调度,一个是管钱粮的。
可是,陛下召见工部的张大人又是为了什么?
总不能让他在京城附近再建一座新城出来吧。
这怎么想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武英殿内。
王承恩轻声推开殿门,缓步走了进来。
“陛下,王大人他们己经在文华殿内候着了。”
闻言,朱由检轻轻的点了点头:“那些大臣们对朕用中旨调兵可有什么说辞?”
“回禀陛下,内阁首辅韩大人称陛下因边关之事略有惊慌,故以中旨调兵,韩大人提议重拟调兵圣旨,得在场群臣赞同。”
“唯有兵部的王大人,一首在忧心边关之事。”
听到王承恩的话语,朱由检倒是没感觉到什么意外。
这些人虽然明面上在担心京城的安危,实则不过是怕朕夺取兵权罢了。
重活一世,他早就看透了这些人丑恶的嘴脸,若不是外敌来犯,他都想立刻清理一下这些朝堂内的蛀虫了。
反倒是这王洽,着实令朕有些意外,听闻他素来廉洁,前世听信奸臣所言过早将其下狱,致使其病死狱中,着实有些可惜。
不过,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边关被破,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若是在后面的战争中他依旧不能向朕展示出他的能力的话,朕也正好缺一颗尚书的人头用来祭旗。
片刻后。
文华殿内。
“参见陛下!”
看着面前躬身行礼的三人,朱由检微微点了点头:“免礼。”
说着,朱由检便将目光落在了兵部尚书王洽的身上:“王大人,你是兵部尚书。”
“朕问你,为何朕首到边关被破才收到外敌入侵消息?”
听到朱由检的质问,王洽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回答是好。
看着朱由检那满是质询的目光,王洽知道,该来的总会来,这一关自己是逃不掉的。
虽说他是兵部尚书,但他也是刚刚升任不久,再加上近年来大明的防御重点基本都在辽东一带,其他地方难免有些忽视。
不止是他,前面的几任兵部尚书也基本从未关注过长城蓟镇防区一带防御的问题,但这个黑锅,也只能由他来背,谁叫这是在他任上出现的问题呢。
“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说罢,王洽便跪伏在大殿之上,头紧紧的挨着地板。
朱由检对此却并没有理会,随即便将目光放在了工部尚书张凤翔身上:“张大人!”
刚刚看到王洽被朱由检训斥的样子,张凤翔还有些幸灾乐祸,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么快就轮到了自己。
边关被破,和自己有个毛的关系啊!
我又不是兵部尚书。
但朱由检接下来的话语,却令张凤翔傻眼了。
“每年朝廷给工部拨款钱粮无数,用于维护各地城防。”
“朕问你,这些钱花哪去了?”
“为何我大明的边关一日不到的时间便被攻破了?”
听到陛下询问钱粮之事,张凤翔也顿时手足无措起来,磕磕巴巴的竟不知该如何解释。
“陛下,这...”张凤翔同王洽一样,也是刚刚升任不久。
但他对有关维护城防的钱粮之事,却并不是一无所知。
无他,各级官员贪没了呗。
可这要怎么和陛下解释呢?
随即,他的目光瞟了一眼地上的王洽,内心之中马上有了主意:“陛下,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说罢,张凤翔便有样学样的跪伏在地上。
眼看与自己一同前来的两位同僚皆被陛下训斥,户部尚书毕自言却异常的淡定,甚至略有些心动。
陛下,你快来斥责我吧,最好把我撤职了吧。
这个户部尚书,臣真心是干不动了。
看着毕自言那眼神里满含热烈的乞求,朱由检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把即将要说出口的话给咽了回去。
罢了,这位是财神爷,惹不起。
万一他要真是撂挑子不干了,自己短时间内还真的没办法找人来替代他。
毕竟大明现在的财政,真的是一言难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