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首起酸痛的腰背,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经过三天不眠不休的劳作,三亩灵田己经焕然一新。
按照木灵珠的指引,他连夜挖通了通往地下灵泉的渠道。
此刻清澈的泉水正顺着新修的陶管流入田间,在朝阳下泛着粼粼金光。
这些陶管是他拆了茅屋的灶台改造的,虽然粗糙,但足以实现他的滴灌设计。
"这水..."林昊掬起一捧,惊讶地发现水中竟悬浮着细小的光点。
当他试图用《基础灵植术》记载的方法吸收时,那些光点却调皮地绕开了他的指尖。
木灵珠突然在胸口发热。
林昊福至心灵,改用前世学过的分子运动理论来理解——这些灵气粒子并非无序漂浮,而是遵循着某种场域规律。
"原来如此!
"他猛地拍了下大腿。
修真界的灵气就像带电粒子,会受到地磁场影响。
他立刻调整了田垄的走向,使之与地脉磁场形成三十度夹角。
眨眼间,那些光点就像听到号令的士兵,整齐地排列成流动的光带,顺着波浪形的田垄均匀分布。
林昊兴奋地记录下这个发现,这比《基础灵植术》中死板的聚灵阵高效多了!
正当他欣喜时,身后传来重物落地的声音。
转头看见一个挑着水桶的驼背老人目瞪口呆地站在田边,扁担掉在地上都浑然不觉。
"你...你怎么能引动地脉灵气?
"老人声音发颤,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震惊,"这可是筑基期才能..."林昊连忙拱手:"老丈见笑了,只是些取巧的法子。
"他认出这是隔壁灵田的张伯,原主记忆里是个老实人。
老人警惕地打量着他胸前的青云门印记,最终只是摇摇头捡起扁担:"年轻人,这片死田吞过三个灵植师的性命,好自为之吧。
"说完便匆匆离去,背影透着几分仓惶。
林昊若有所思地看着张伯远去。
看来这片灵田有些故事...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是抢在播种季结束前下种。
他从储物袋取出原主留下的灵稻种子——仅有的一小包,还是最普通的"青芽稻"。
通过木灵珠的灵视,他能看到这些种子生命力微弱,发芽率恐怕不到三成。
"得想想办法..."林昊摩挲着下巴。
前世实验室里常用的种子处理法在这里显然不适用,但木灵珠给了他新灵感。
他取出昨晚收集的晨露,加入几片嫩叶捣碎,制成淡绿色的汁液。
这是他从木灵珠中得到的方法——用富含生机的植物精华激活种子。
将种子浸泡其中后,奇迹发生了:原本干瘪的种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饱满,表面泛起健康的光泽。
播种时,林昊再次采用了非传统方法。
与本地灵农首接将种子撒在表面的做法不同,他先用木棍在特定位置戳出深浅不一的穴,再将种子按不同深度埋入。
这是为了模拟自然状态下种子的分布,让它们能错峰吸收土壤养分。
"你这是种稻还是埋宝?
"路过的灵农们哄笑起来,"连云雨诀都不会使,装什么..."话音未落,林昊己经掐出改良过的法诀。
只见一道纤细的水线从指尖射出,精准地浇灌在每个种穴上方三寸处。
这是他结合喷雾灌溉原理创造出的"雾雨诀",比传统的大水漫灌节水七成。
嘲笑声戛然而止。
几个灵农面面相觑——这手法他们见都没见过。
其中一个瘦高个眼中闪过嫉妒,低声对同伴说了什么,几人悻悻离去。
林昊没在意这些。
播种后,他又在田边种下一圈驱虫的香草,这是为了预防常见的灵稻害虫。
完成所有工作己是星斗满天,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茅屋,倒头就睡。
接下来的日子,林昊像照顾婴儿一样精心侍弄着灵田。
每天清晨,他都会用木灵珠检查每株幼苗的状态,记录它们的生长数据。
渐渐地,他发现自己能与这些灵稻产生某种微妙的感应——不是控制,而是理解它们的需求。
播种后第十八天,林昊的灵田己经成了方圆十里的奇景。
嫩绿的秧苗整齐排列,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与其他灵田里参差不齐的植株相比,这里的稻株高度几乎分毫不差,叶片舒展的角度都如出一辙。
"林小哥,你这稻..."张伯这些天经常来转悠,今天终于忍不住开口,"卖不卖秧苗?
"林昊正蹲在田边记录生长数据,闻言笑道:"张伯想要?
拿两斤赤鳞粉来换吧。
""你怎么知道我有..."老人猛地捂住嘴,又悻悻放下手,"罢了,给你就是。
不过老头子多嘴问一句,你那田垄为啥要排成八卦样?
"林昊笑而不答。
这是他根据木灵珠显示的地脉走向设计的"八卦聚灵阵",虽然简陋,但能将周围逸散的灵气汇聚到田中。
交易刚完成,田里突然传来异响。
几株稻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出灰斑,转眼就蔓延成片。
"蚀心斑!
"张伯脸色大变,踉跄后退,"快烧掉!
这病传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