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暗室银针与帝王心术
初秋的烈日炙烤着大地,士兵们的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刺目的光,他却如遭雷击般僵在原地。
攥紧缰绳调转马头的瞬间,腰间玉佩硌得生疼——那是富察仪琳昨日赠予他的护身符,此刻却像是命运的警钟。
策马狂奔至景仁宫,雕花木门内传来压抑的啜泣。
林砚撞开宫门,正撞见宜修跪坐在弘晖榻前,苍白的手指死死攥着染血的帕子,发间凤钗歪斜,华贵的朝服沾满药渍。
"皇后娘娘且放宽心。
"他强压下心头的慌乱,从袖中取出西域进贡的冰玉盒,指尖触到弘晖滚烫的额头时,几乎要以为摸到了烧红的烙铁。
"臣弟带来了太医院珍藏的千年人参,定能救小世子。
"林砚将冷毛巾覆在弘晖额间,余光瞥见案上打翻的药碗。
三日前他就通过卫临买通了御药房的小太监,此刻不动声色地扫过药渣——深褐色的汁液里,隐约泛着诡异的紫晕。
脚步声由远及近,温实初捧着新煎的药碗踏入内室。
林砚突然抬手拦住:"温大人,可否容本王验验这药?
"他抽出腰间银针,看着针尖没入药汤的刹那,宜修骤然急促的呼吸声清晰可闻。
青黑色如毒蛇般沿着银针游走,殿内空气瞬间凝固。
"是谁...是谁要害我的晖儿?
"宜修踉跄后退,扶着雕花床柱险些跌倒,凤目圆睁盯着药碗,仿佛那是张择人而噬的巨口。
林砚将银针收入锦盒,袖中的指尖微微发颤——他太清楚这毒的来历,分明是藏红花与夹竹桃汁液的混合,既能引发高热,又会扰乱脉象,寻常太医根本无从察觉。
深夜的养心殿烛火摇曳,林砚将调查报告呈给皇上时,刻意隐去了所有与皇后势力相关的线索。
"皇兄,此事恐是朝中某些势力所为,意在动摇国本。
"他展开密探绘制的关系网,将矛头指向了几个暗中结党的御史台官员,"这些人借编纂《明史》之机,私通江南盐商,图谋不轨。
"皇上握紧拳头砸在龙案上,奏折上的朱砂批注被震得簌簌掉落:"传旨,将御史台主事即刻下狱!
太医院全体停职彻查!
"林砚看着皇帝震怒的面容,心中却在盘算着更深的棋局——唯有将这场风波与党争挂钩,才能彻底斩断后续可能的连锁反应。
这场风波后,宜修对林砚的信任近乎盲从。
当他提议教导弘晖兵法谋略时,皇后亲自将祖传的青铜兵符交予他。
此刻的景仁宫后殿,十二岁的弘晖正专注地摆弄着沙盘,稚嫩的手指将兵俑排成八卦阵图。
"皇叔,这样布置可对?
"少年仰头询问时,宜修倚在雕花门框上,眼角泪光闪烁——这是她在暗流汹涌的后宫中,从未敢奢望的母子温情。
与此同时,林砚的布局在朝堂悄然展开。
他联合张廷玉、鄂尔泰等清流,以编纂《西库全书》为名,在皇家藏书阁设立"海外典籍译馆"。
当富察仪琳将父亲珍藏的《郑和航海图》送来时,晨光正透过窗棂洒在泛黄的绢布上,蜿蜒的航线如金色血脉,流淌着改变时代的可能。
林砚轻抚着图上褪色的标注,终于露出了抵达这个世界后的第一个真心笑容——那不仅是历史的佐证,更是他撬动整个王朝命运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