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解剖台的冷意顺着橡胶手套渗进苏晚的指节。顶灯在金属器械上折射出细碎光斑,
像极了三年前手术室里,顾淮举着订婚戒指对她笑时,水晶吊灯碎在她眼底的光。
那时他刚做完台急诊手术,白大褂搭在臂弯,指尖还沾着淡粉色的缝合线,说:"晚晚你看,
这枚戒指的钻石是六爪镶嵌,以后就算我不在了,它也能替我牢牢圈住你。
""死亡时间超过36小时。"她的声音裹着冷藏柜的寒气,
手术刀尖悬在死者胃袋上方两毫米处。这是她惯用的"黄金距离"——既保证精准,
又避免器械触碰可能存在的防御伤。刀柄上的防滑纹路硌着掌心,
像极了顾淮送她的第一把解剖刀,刀柄内侧刻着的"苏晚"二字,此刻正被她握得发烫。
监控画面的闪回总在这时闯入。24小时前的清晨六点,顾淮穿着灰格纹睡袍站在厨房,
冰箱冷光映着他眼下的青黑。他对着隐藏在吊柜的微型摄像头晃了晃牛奶盒,
喉结滚动着说了句什么——后来技术科还原了这段被消音的录音:"晚晚,
今天给你做蓝莓松饼,你上次说太甜..."背景音里有微波炉"叮"的一声,
和他低低的笑声:"你呀,总说我做的甜,
可我就爱看你皱着眉头说'顾淮你再放糖我就咬你'的样子。""苏法医?
"实习法医陈宇的声音像根细针,扎破了记忆的气球。这个刚从医学院毕业的男生耳尖泛红,
手指无意识地绞着白大褂下摆,"陈...陈哥说您可能需要帮忙。
"她这才发现自己握刀的手在抖。镊子尖端轻轻挑起死者左手无名指,
戒痕周围的皮肤泛着不自然的苍白,七枚针孔呈北斗状排列,
最小的一颗直径仅0.3毫米——那是她去年生日送顾淮的钢笔,
笔帽内侧刻着的北斗七星图案。此刻那支钢笔正躺在物证台上,
金属笔帽还沾着她昨夜整理书房时蹭上的蓝莓果酱。"胰岛素过量。
"陈宇的声音带着学生气的犹豫,"但肝温衰减曲线...您看,正常情况下,
36小时肝温应该下降到...""28.6℃。"苏晚打断他,
指尖按在死者后颈的旧疤上。那是三年前顾淮为救她被失控电动车撞的,
当时他抱着她滚进绿化带,后腰蹭在路沿石上,留了这道月牙形的疤。
"这里有陈旧性注射痕迹。"她转动镊子,"针孔被故意藏在疤痕下,
凶手很熟悉顾淮的受伤史——比如,知道他总爱穿高领毛衣遮住这道疤的人。
"解剖室的空调突然发出嗡鸣。苏晚抬头,看见通风口飘下一根银色发丝——不是她的,
她的发尾染着栗色。她眯起眼,发丝落在托盘边缘,泛着金属特有的冷光。
那是根经过特殊处理的纤维,表面有细微的刻痕,
像极了顾淮书房里那套《法医人类学》精装本的烫金纹路。"陈宇,提取这根头发做DNA。
"她转身去拿采样管,余光瞥见物证台上的牛奶盒。条形码在射灯下泛着幽蓝,
前缀"TX"像两把交叉的匕首——那是顾淮未完成的小说《完美死亡证明》里,
虚构的跨国毒药公司代号。书里的反派总爱用这种标记,
说"TX"代表"Truth Execution"真相处决。手机在口袋里震动。
是赵东升发来的消息:"书房暗格开了。"刑警队长赵东升的皮鞋踩在木地板上,
发出与苏晚的高跟鞋截然不同的闷响。他站在顾淮的书房中央,手电筒光束扫过满墙的书架,
在第三排《法医人类学》上——那本书比旁边的《犯罪心理学》《毒理学导论》突出半厘米,
书脊有道新鲜的划痕,像被指甲刻意抠过。"我赌五包烟,这下面有东西。
"赵东升摸出瑞士军刀,刀尖抵住划痕,"咔嗒"一声,暗格弹开的瞬间,
霉味混着松节油的气息涌出来。苏晚闻到这味道,想起顾淮总在书房角落摆着一瓶松节油,
说是擦钢笔用的——可他那支刻着北斗七星的钢笔,
笔帽内侧的刻痕明明是用激光雕刻机完成的。七本黑皮笔记整整齐齐码在里面。
苏晚戴上手套翻开第一页,红笔字迹在米黄纸页上洇开:"他们以为我在写小说,
其实我在写死亡预告。
"落款日期是顾淮"车祸"前三天——那场让整个江城为之震动的高速连环相撞,
警方最终定性为疲劳驾驶。但苏晚记得,出事前一周,顾淮在书房熬了三个通宵,
键盘声从深夜响到凌晨,她端牛奶进去时,他揉着太阳穴说:"晚晚,等我写完这本,
我们就去冰岛看极光好不好?""监控是合成的。"技术科小刘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动作捕捉数据覆盖了顾淮近三个月的骨骼动态,连他左肩旧伤导致的微跛都还原了。
但有个问题..."他推了推眼镜,
"合成者故意在第三帧插入了0.3秒的真实画面——顾淮抬手调整摄像头角度时,
袖口露出了蝎子纹身。"苏晚的指尖停在笔记第三页。
那里画着幅草图:解剖台、不锈钢器械、穿白大褂的女人背影——和她此刻的模样分毫不差。
草图边缘有行小字:"她的刀尖离我心脏还有0.5厘米时,我会说'晚晚,
你终于懂我了'。""苏法医?"赵东升递来证物袋,里面装着半支钢笔,
"在暗格最底层找到的,笔帽内侧的北斗七星和死者手上的针孔位置完全吻合。
"窗外掠过一声闷雷。苏晚突然想起,顾淮有写日记的习惯,可结婚三年来,
她从未见过他的笔。此刻这支钢笔躺在她掌心,金属笔帽还带着体温——或许是顾淮的,
或许是...她摸出随身携带的证物袋,里面装着顾淮上周落在解剖室的钢笔,
两支笔的笔帽内侧刻痕完全一致,连激光雕刻的焦痕都分毫不差。
"叮——"手机提示音惊得她差点松手。是顾淮的邮箱发来的定时邮件:"亲爱的法医妻子,
当你读到这封信时,请检查书房《无罪辩护》第203页——那页被凶手撕走了,
因为它藏着注射针孔位置的示意图。"邮件末尾附着个附件,
是段监控视频:顾淮站在解剖台前,右手举着注射器,左手握着手术刀,
对着镜头微笑:"晚晚,你看,这枚针孔的位置,是不是和你上次解剖我时标记的完全一样?
"苏晚转身看向书架。《无罪辩护》是她上周刚买的侦探小说,书脊上还留着书店的塑封贴。
她抽出书,第203页果然空缺,只留下参差不齐的撕痕。更诡异的是,
书页边缘沾着蓝莓果酱的痕迹——和死者胃里的残渣颜色一模一样,
连果酱里混着的细小籽粒都分毫不差。"苏法医!"陈宇在解剖室打电话,
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冷藏柜的备用电源跳闸了!现在整个地下一层都没电!
"这句话扎进苏晚的耳膜。她手中的镊子"当啷"掉在托盘上,震得不锈钢台面嗡嗡作响。
解剖室的应急灯原本每隔三十秒会自动亮起,
此刻却彻底熄灭——备用电源跳闸的提示音在头顶炸响时,她正弯腰检查死者后颈的旧疤,
此刻后颈的寒毛根根竖起。黑暗来得毫无征兆。苏晚的后背重重撞在解剖台边缘,
金属的冷意顺着脊椎窜进脊椎骨。她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在颅腔里擂鼓,
比解剖台上那具尸体的心跳声要响得多。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陈宇的来电,
她按下接听键,听见背景里此起彼伏的电流杂音,还有陈宇压抑的抽气声:"苏...苏姐,
我在走廊尽头,你往这边走,我用手电筒照着你...""不用。
"苏晚扯下手套塞进白大褂口袋,指尖触到口袋里那支刻着北斗七星的钢笔,
金属棱角硌得掌心生疼。她扶着解剖台的边缘站直,手机电筒的光刺破黑暗,
在头顶划出一道惨白的光柱。光束扫过墙面时,
她看见挂钟的指针停在凌晨两点十七分——和三天前顾淮"车祸"发生的时间分毫不差。
地面泛着青灰色的冷光,是长期被福尔马林浸泡的水泥地面特有的色泽。
苏晚的鞋跟磕在消防栓上,疼得她倒抽冷气。手机光束往下移,
照见一串湿漉漉的脚印——42码,鞋底纹路是顾淮常穿的登山靴。
那双靴子她去年送的生日礼物,鞋舌内侧绣着"顾淮&苏晚"的缩写,此刻正沾着泥点,
像是被人在雨里踩过。她的呼吸突然一滞。三天前顾淮"车祸"时,
她在他衣柜最底层找到过这双靴子。当时他蹲在地上擦鞋,说:"晚晚你看,
这双靴子的防滑底是新换的,以后你去解剖室,我就穿它陪你。
"可此刻鞋底的泥点里混着暗红的痕迹,像干涸的血迹——不,更像是被水冲淡的蓝莓果酱。
手机光束顺着脚印移动,照见冷藏柜的金属门把手上挂着半枚袖扣。
银质表面刻着"顾淮"二字,和他常戴的那副袖扣一模一样。苏晚伸手去碰,
指尖刚触到金属,后颈突然一凉——是支发簪,银质的,簪头雕着并蒂莲,
那是她去年生日顾淮送的。发簪尾端系着根细线,线的另一端拴着个U盘,